我们都是单向度的人

2014-09-18 17:00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单向汽车业马斯克

19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写下了其最负盛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我引用这些当然不是为了批评发达工业社会,而是突然觉得单向度的人不只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专利,在我们这个社会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如果说以往极左路线导致我们单向度认为“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现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依然存在着这个思维模式。

最新的例子就是“互联网思维”,似乎互联网思维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颠覆一切产业,包括我们所在的汽车业。特斯拉(TESLA)的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则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案例,特斯拉电动车一出,仿佛全球汽车业巨头都弱爆了,只能接受等着被收尸的命运。

我相信,马斯克大概不会持这样的态度,最近他宣布向世界开放特斯拉专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因为仅仅靠他一个人,难以改变电动车的困境,必须靠全社会,靠更多参与者。他的成功只是局部的成功,而绝非电动车行业的成功。只有当那些汽车巨头更多参与进去之后,这个新能源汽车的世界才有可能形成,当然,马斯克的电池还有充电生意也才有更大转机。

在我看来,这种单向度思维看起来是这几十年来中国人特有的专利,过去阶级斗争时代已经证明了这实在是一种有害的思维,但它的余威不仅没有散去,反而于今更甚,不少先锋人物也不能幸免。

比如说“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王传福。如此言论要么是一种宣传手段,要么说明他对于汽车业的理解还只是在模仿阶段。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称这种现象为“对创新关注和投入的不完整性或片面性”。

李老师认为,目前,我国在创新政策和支持上,例如973和863计划都忽视了对工艺创新的资助。这可能来自一个误区,认为只有产品创新包含高技术,而工艺创新属于低技术。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实现创新突破,必须同时重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标杆学习企业是丰田等日本企业。

比亚迪能够造得了纯电动车E6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秦,但实事求是说,要造特斯拉还要拜托王传福至少将产品的工艺提高一个层次。

就我国汽车工业对创新关注和投入的不完整性或片面性的理解,李显君老师还提到另外一个层面,即只强调自主技术创新,忽视了自主管理和自主文化的协同创新。我认为后者是更要命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自主技术创新也是行之不远。这有很多血淋淋的事实,所以必须要提请高层注意的是,本身我们企业能力就弱,结果管理还是一盘散沙,有限力量还四分五裂,能够诞生汽车巨头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忍不住还要说,其实李显君老师也是单向度思维的持有者。他天然地认为民营车企就是比国有车企创新动力强。因为“民营企业的资本是自己的,所以它才有动力,动力来自于压力,市场的压力。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创新的动力呢?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压力,虽然也有考核,但一投入研发就会影响短期的利润,就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税收,所以,体制和机制上有问题”。

中国的民营车企和国有车企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们现在的企业——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大多都没有很好的制度安排——让员工,或者说核心员工、管理者与企业一同成长。只有资本的安排是不够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安排重要的就两条: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二是经营者来合理地分享红利。

这实际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自主品牌整体销量下滑之际,作为国有企业的长安汽车能够脱颖而出。本期封面故事《为什么是长安》部分解释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指出的是,作为国有企业的长安汽车还存在体制不够灵活的问题,但长安高层有其办法,不能解救自己,却可以解救别人,比如中层比如海归的工资待遇等问题他们是能够想办法解决的。

大家还记得前一阵子闹得很厉害的合资公司股比放开讨论吧?有人呼吁放开,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彻底放开,这实际也是中了单向度思维的毒,就跟前些年“一股就灵”的思维一样。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上汽再次提出领导干部要坐国产车,我很担心有人放炮说,这能够拯救自主品牌吗?好在没有。但我要说的是,自主品牌的成长是一个合力的过程,想要一招制胜,绝无可能,我们必须破除单向度的思维。

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又是那么不简单。

猜你喜欢
单向汽车业马斯克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寒冬”下的汽车业离“春天”还有多远?
单向空间
单向街书店: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
知世界
喜庆的春节
汽车业“负翁”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