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
作 者:吴甘霖 邓小兰 著
出 版:京华出版社
《做最好的党员》
摘录:越能体会奉献的意义,越能读懂党员的含义;要成最好党员,就得全心全意;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动自发;要讲群众关心的实话,不讲贴金和敷衍的废话;要听懂群众的话,也要让群众听懂;善于学习,不满和批评都能成为进步的基石。“给特权心态念‘紧箍咒”、“给膨胀心态浇‘冷静水”、“给侥幸心态灌‘醒魂汤”。
推荐人:
遵义市正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王 强
正值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阅读《做最好的党员》会有一定的帮助。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层级多。如何高标准、高效益开展这次活动,需要党员干部在解决“四风”问题上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知行合一。
虽是一本党政读物,但它摒弃了明显的政令色彩写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教会党员“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学”,能给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有益借鉴。
书房
读书的好处
文Ⅰ陈永堂
2月7日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谈到读书的三大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关于读书好处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读书的意义。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说明读书是保持思想常新、充满活力的“源头活水”。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让人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让人迸发出一些新的思想火花。
读书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不但可以继承前人的智慧,而且可以在前人智慧的启发下,产生新的智慧。1939年,毛泽东曾对党内同志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读书可以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在孟子眼里,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种“大丈夫”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具有重要意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此,习近平指出要“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读书,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他也殷切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读书的重要论述,加强读书学习,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作者系贵州省委讲师团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
《之江新语》选读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古人有语:“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现代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企业成长的母体。所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当好“企业公民”,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企业,甚或只顾赚取利润、不顾安全生产的企业,终究难以持续。可喜的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需要各方合力推进。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诚信体系,落实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使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付出的环境代价,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各界要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员,努力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舆论环境。广大企业要自律自重,树立科学经营理念,理顺内外部关系,争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使企业的发展 壮大真正走上和谐健康的轨道。
经典
现代语录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改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980年1月-3月上半月)
不吸引更多的人民阶层参加社会建设,不激发一直沉睡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谈不上什么革命的改革。(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 1918年3月23日和28日之间)
书架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
作 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出 版:党建读物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党员干部读本)
作 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出 版:党建读物出版社
《大清相国》
作 者:王跃文 著
出 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当下的力量》
作 者:托利(德) 著,曹植 译
出 版:中信出版社
鉴赏
《墨竹图》
(纸本水墨)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清代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郑板桥画竹,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此图气势俊逸,笔法秀挺硬气,神韵俱全,所渗透出的傲气风骨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