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
2013年,江口县GDP增速达到17%,首次进入铜仁市前4位,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人民群众对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成果的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三位、全市第一位;成功承办了全省春耕生产、全省驻村工作现场会,成功协办了全国开发性金融扶贫现场会和贵阳国际生态文明暨梵净山生态文明佛教文化论坛;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预审通过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全县呈现提速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
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江口建设幸福美好生活、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之年,全年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力争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力争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35%;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力争30%;招商引资到位52亿元以上,力争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力争20%;旅游总人次、总收入分别增长35%,力争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力争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力争19%。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
夯实全面小康物质基础
大力推进基础建设。抢抓省委、省政府投资205亿元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的重大机遇,围绕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切实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融入城镇、乡村规划,全县每个乡镇今年打造1~2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
大力推进投资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力争达到95亿元。以项目建设扩大投资,确保争取国家投资10亿元以上;以投融资平台扩大投资,力争贷款余额达到35亿元以上;以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52亿元以上,力争达到58亿元。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紧扣“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和“营养健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优先推动一业突破,着力打造梵净山特色旅游升级版,提升“梵净江口·佛光之城”对外旅游形象。力争全年实现入境游客4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35%和40%。以打造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坚定不移地抓好以凯德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发展,力争把凯德园区打造成以“农特产品、旅游商品和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的营养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德旺石材、桃映冶金2个集聚区的产业集聚。通过工业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户以上。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项示范产业,每个村都有一个示范基地。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业产业加工企业2家,农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围绕“梵净江口·佛光之城”城市形象,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既是景点景区,又是梵净山旅游功能服务区。同时,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镇体制改革,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确保城镇化率达到40%,城镇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到74%以上。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
加强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坚持把办好社会各项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着力提高群众收入,全力抓好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民主法制,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平安江口”建设。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注重生态建设,打造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口最宝贵的公共财富和民生福祉,也是最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江口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大对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和车坝河的保护,积极打造国家湿地公园,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区;加强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构建以梵净山、太平河为重点的生态屏障;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环境质量考核,落实好主要污染物减排、饮用水安全和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启动实施“通道绿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生态江口品牌。
突出改革创新,更加激发强大的发展活力。大力营造改革创新氛围,使创新举措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激发改革创新强大活力。依托独特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展区域合作空间,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建立与镇远、雷山等周边,苏州、大连等沿海地区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推动文化繁荣,构筑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正面宣传教育,散发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凝聚正能量;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两城同创”工作,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重感恩、谋发展、思变化、讲文明”的良好氛围;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供全面小康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永葆党员干部纯洁性和先进性。以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切实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本领,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足加快发展需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坚持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的地方、发展成效好的单位、急难险重岗位和关键岗位选拔干部,营造干事创业有奔头、服务群众有干头的良好氛围。加强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挂职干部、驻村干部的培养,储备一批条件成熟、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加快党校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打造人才创业环境最佳县。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引进一批熟悉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城镇规划、旅游发展的紧缺急需人才。抢抓全省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机遇,引进10名创业人才、50名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培养引进并重,开展县管专家、企业家杰出贡献奖、优秀乡土人才奖、技能人才奖等人才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技能大赛,让本土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推进民心党建工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推进干部驻村与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深度融合,建好村情、民情信息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整合部门力量和资源,将党建示范创建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园区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党建示范点,创建党建品牌;深入实施基层党建阳光工程,通过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上下监督、全程监督,让村级党组织在亮位次中凸显压力,党员在亮身份中倍感压力,工作在亮标准中承载压力,承诺在亮内容中增加压力,评议在亮业绩中传递压力;扎实抓好“领头雁”、“一村一名大学学历党员”和“党员创业带富”三大工程,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双带”作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组建民生项目特派组,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成果,始终保持反腐败的强劲势头。(作者系江口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