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轻指
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贵阳市云岩区连续12年蝉联全省经济强县建设考核榜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都是全省的排头兵、领头羊,2013年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100亿,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
第三产业一直是云岩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0.1:35.8:64.1,三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超过70%,“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作为云岩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为云岩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贵阳的喷水池、大十字、紫林庵、大西门,那些林立的银行、信贷公司,满街的楼宇店铺,川流不息的人流……都在讲述这个城市的繁华。
但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岩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城区面积狭小、区域交通拥堵、自身资源短缺等困境,此次轨道交通建设,将为突破这些困境提供良好的解决之道。
云岩区地处贵阳核心区域,东北接乌当,西北联白云、观山湖,南毗南明,是连接全市乃至全省的交通枢纽节点,这在带来云岩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致使区域交通资源相对紧张,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更造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运营成本的激增。
根据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云岩区人口密度达到10233人/平方公里,逼近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资源匮乏、社会公共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如何提升城市的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成为摆在云岩经济社会发展上的重要课题。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带动周边棚户区、疏老城改造,这无疑成为云岩解决发展困境破题的重要契机。
建设轨道交通,是为适应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需求,可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区域各组团联动的需要;其建设将极大地激发城市经济活力,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惠及建材、机械制造、电子、冶金等直接关联产业,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酒店公寓为代表的旅游地产、中介咨询、娱乐会展等间接关联产业,加之轨道交通各站点巨大的人流量,能够为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消费理念和生活理念的传播提供充足的市场,更将进一步改善云岩区投资兴业、旅游人居环境,为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可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轨道交通对加速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云岩区正按照“疏老城、建新城”的要求,立足 “一核两带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围绕“舒缓中心区、建设三片区、畅通内环、拓展外环”的思路,加强城市开发统筹与周边区县的联系,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轨道交通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也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它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投资、消费、人才、物资、知识和产业等,还带来了新观念、新理念和新生活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城市社会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加速云岩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产业、就业、住宅、商业、景观郊区化的转移。
轨道交通建设占地面积相对较少、运能大、运行时间稳定,有利于公交交通系统的整体调度,加之安全便捷、环保节能,将通过构成贵阳市轨道交通基本骨架,并与城市道路公交、市域快铁、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枢纽场站有效衔接,构成贵阳市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巩固贵阳市作为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域的优势地位。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准时、节能、环保、安全的交通方式,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骨干工程,也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是贵阳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解决“大城市交通病”的首要选择。轨道交通将打通云岩与各区域链接的新通道,使云岩区最繁华的喷水池区域总部集群、大十字区域总部集群、紫林庵区域总部集群、大西门区域总部集群相联,犹如一根串起该区各商圈的金项链,让云岩人告别拥挤的“老城之路”,实现全区域的畅通出行,为云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流动松绑,让云岩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轨道交通的建设符合现代化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有利于民生的进一步改善。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接近性将有显著提高,公共交通网将逐渐覆盖到城市中相对偏远的地区,满足城市居民对交通安全、快速、节约出行时间日益增长的需求,降低生活成本;二是以洁净能源为动力的公交系统不断完善,将有力地促进私家车保有量降低,有效缓解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压力;三是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关联行业众多,及今后围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服务体系打造,都将为区域就业、创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致力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贵阳,呼唤轨道交通;迈向有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贵阳,期待轨道交通;发挥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省会城市辐射力的贵阳,需要轨道交通;解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设施不足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盼望轨道交通。 (作者单位:云岩区轨道交通1号线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挥部 责任编辑/岳 振)
链接
老城区交通运行现状
目前贵阳城区的道路总长度约390 公里,道路面积约1314.3 公顷,道路面积率约为9.66%,与国家推荐指标相比(8%—15%)处于较低水平。城区道路密度约为2.86公里/平方公里,低于规范要求。特别是老城区次干路、支路通行能力有限,造成大量交通流集中于主要干道。
路网结构
贵阳市老城区为贵阳市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学校、医疗设施等最密集的地区,交通需求集中,交通流量大。南北向长约4 公里,东西向宽约2.5 公里,老城区核心区空间跨度较小,通过现状调研,既有承担交通功能的道路屈指可数,一环内形成“一环、二纵、三横”方格+环状的骨干路网构架,整体来看,路网结构不太合理,次干道及支路网密度较低,通道主要有:
一环:北京路、宝山路、解放路、市南路、浣纱路、枣山路;
东西向:主干道有延安路、中山路—市西商业街、都司路;次干道有沙河街、威清路—黔灵路、观水路;
南北向:主干道有瑞金路、中华路;次干道有环城北路-合群路-公园路、陕西路-富水路、友谊路-文昌路。
重要节点周日交通流量特性
喷水池交叉口、次南门交叉口、新路口交叉口、大十字交叉口为老城区最重要交叉口,交通流量较大。对这些交叉口交通流量进行了周日统计。
特性分析结论:周一至周六整体日交通量变化趋势不大,结论为:
1.拥有各类尾号车辆数目基本一致;
2.路网容量已趋饱和。
2012 年车速运行评估:
运行状态仍不容乐观,平均行程车速低于15km/h,低于非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主要体现在:
早晚高峰:12km/h
早高峰:14km/h
晚高峰:10km/h
(资料由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