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君
干部“走读”让群众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两段顺口溜,是对当前一些“走读”干部脱离群众不良作风的讽刺,非常生动形象。
靠什么整治“走读”现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呢?答案就是让“走读”干部动真心为百姓服务。
让“走读”干部动真情,变“走读”为主动“留守”,先要让干部认识到自己身处一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组织干部学习,让其认识到“走读”的危害性,力争把自己定位为“全天候办事员”“全科型服务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改作风改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触及灵魂,需当头棒喝,一流的执行必须有一流的制度。对干部“走读”开展专项整治,用制度约束“走读”,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人为本,不能搞制度移植、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实际,杜绝制度“水土不服”,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岗位职责与责任追究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等。还要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入手,以制度管人、用环境留人,真正使干部把“心”放在基层,动真心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