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斌+胡珊
“老书记这人也糊涂了,弄个娃娃回来当书记,这能够让我们放心吗?”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毛头小子还想当一个村的家?”
一个24岁的在职研究生,在老书记的建议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参加支部书记选举,虽说是全票当选,但不少群众还是有各种疑虑。一个80后能当好一个拥有近2000人口村的党支部书记吗?
回家乡 挑重担
陈亮1987年出生在汉川市一个边远湖区——刘家隔镇杨湾村。陈亮的父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武汉做建材生意,并有所成就。2011年6月,陈亮大学毕业后,随父亲一道回乡投入近两千万元创办了一家工厂。致富后,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还在农村,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几年来,村里修路、村级活动室建设、帮扶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他都积极解囊相助。同年9月,陈亮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深造。
年轻、研究生学历、家庭经济条件丰厚,陈亮完全可以在大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他却把眼光放在广阔的农村,自己的家乡!当时,陈亮的老家杨湾村面临“两委”换届,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希望能找一个年轻的接班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首先就想到了已经是中共党员、回乡创业的陈亮。
开始陈亮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怕挑不起担子。但经过老书记的反复劝说,曾经担任过村支书的父亲也教导他说,脚上粘点黄泥巴,以后做事情会更稳当些。最终促成陈亮做决定的,还是内心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记得自己入党转正的那一天,陈亮还特意去看了电影《建党大业》以纪念自己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并深深地为那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所感动,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所折服。经过谨慎思考后,他接受了组织的召唤。
在老书记的建议下,陈亮参加了党支部书记选举。在全村25名党员中,他全票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既然挑起这个重担,就一定要干好。”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的当天,年轻气盛的他就在心里和自己暗暗较劲,“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一定要在村里面干出点成绩来,把杨湾村发展好!”
刚上任时,陈亮自觉还没有多少工作思路,只是凭着满腔热情,想为群众办一点实事。但是,很多群众当面就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毛头小子还想当一个村的家”。陈亮的倔劲上来了:“我就不信我干不好!”
在老书记、老党员的协助下,就在2011年陈亮上任的3个月里,他为村里增加了一台200千瓦变压器,疏洗了一条300多米的进水渠,推了一条1000多米的田间运输路,自掏腰包慰问了村里的16户五保老人、贫困户。一个一个工程,一点一滴小事,越来越多的村民熟悉了他,了解了他,接纳了他。
集民意 建规章
为了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尽快熟悉农村工作,陈亮走东家、串西家,不做别的,就是和村民们拉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更经常去老书记、老党员家,虚心请教商量。
刚上任时正值夏季,天气极其炎热,他拿着工作笔记本在村里的各个小组来回跑,走访党员和村里的群众代表,一边听取他们的建议,了解村里积累的一些问题,一边宣传自己对抓农村工作的一些想法和打算。白天碰不到人,陈亮就晚上去。有时去晚了,很多老党员、老干部都已经休息了,但还是会起来和陈亮商量村里的事情。
那段时期,陈亮几乎没吃过一顿好饭。有时在亲戚家凑合吃点,有时错过了饭点就吃泡面。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80后,烈日下天天走村串户,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没有一处是白净的,父母看了很心疼,陈亮笑笑说,“既然领起手,就要负起责,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累没什么。”通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每一户乡亲,同时对村里16户五保老人、贫困户、烈士军属自掏腰包进行了慰问,慰问金额达8000余元。村民的要求建议、村里的老大难问题整整记了两个厚厚的笔记本。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陈亮渐渐摸到了治村的门道。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年轻精干的他觉得,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村发展的前提,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陈亮了解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道路。他明白要想引进项目带动致富,必须先把路修好。说干就干,陈亮开始着手道路改造,他亲自监工,每一条水泥路上面都有他的汗水。如今,全村90%以上农户都已经通了水泥路,村容村貌的改变,让村里人不敢小瞧这位“娃娃书记”了,村里人也开始管他叫“陈书记”。
熟悉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后,陈亮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村干部考勤制度、杨湾村财务管理制度、村级道路养护管理制度、计划生育管理制度等,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他将自己制定的每一项制度都拿到“两委”会上与全体村干部一起讨论,做到民主决策,共同遵守,用制度约束人。正是因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全体村干部从考勤、值班、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老党员刘牛佑说:“小陈这人做事就是踏实,老是把村里的事放在心上。”他务实的作风,逐渐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群众心中的疑问渐渐打消了,更多的是对他的褒奖和夸赞。
查民情 办实事
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事,成为陈亮赢得民心的绝招。杨湾村地处湖区,常年大雨涝、小雨渍、无雨旱。连通村里的一条沟渠已多年未疏洗,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去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袭来,地势较低的杨湾村变成了“水袋子”。暴雨刚过,高温干旱又接着而来,引水灌溉又成了一大难题。如此旱涝不保收,村民们一年的血汗岂不白流?这条全村人的“生命渠”一定要疏洗!陈亮与几个村干部商量后,决定争取上级支持。在那段时间,陈亮与镇政府分管领导一道,多次到市有关部门汇报,终于争取到项目资金。工程开工后,他每天泡在工地上检查质量。经过15天的紧张作业,共投入4万多元,清沟挖渠2500余米,挖土方近2万方。工程完工后,村里的主干道上到处是施工时掉落的土渣,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影响了交通。他又自掏腰包拿出1000元,请人将道路进行清扫。看到渠内清澈的流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我们明年收成有望了,陈书记真是我们丰收的靠山啊!”
为了解决好杨湾村与邻村断头路的问题,陈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余万元用于修建通村公路,并将自己的婚期推迟了半年,还把用于婚礼的钱挪出了3万多元作为垫付资金。此外,他充分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筹集善款10多万元新增200kw变压器1台,低压整改3个小组,解决了5个小组电力严重不足问题,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始后,还没等驻村工作组来到村里,陈亮首先带头开展了清洁乡村工程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全部参与,群众自觉将房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将门口道路进行清扫。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修建了40座统一规格、统一模式的垃圾池。在不便修建垃圾池的地方,陈亮就和村干部一起从汉正街买回30多个240L的垃圾桶放在需要的地方,同时配备2名专职保洁员定时清理转运垃圾。为了建立长效机制,陈亮还自己起草了《村规民约》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以进一步改善乡风民风。由于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杨湾村清洁乡村工程成为了全市“样板村工程”。
在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陈亮作出公开承诺:“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不领工资、不要补贴,不为自己谋取任何福利,只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建设杨湾、发展新农村。”2014年2月,陈亮被汉川市委评为“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并获得了2000元奖金。陈亮回村后,把全部奖金分发给了贫困户。“这伢虽是个娃娃,干的都是纯爷们的事,杨湾村他当家,我们放心!”现在提起杨湾村的“娃娃书记”陈亮,村民们都自觉地竖起了大拇指。
谈及未来,陈亮眼神坚定而自信:“我们村两委考虑在村里建一个小型水厂,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还想在发展致富项目上取得突破,吸引村民回乡,繁荣农村,就地解决城镇化,因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要生活质量能跟上去,住在农村也不比城里差。”这个“娃娃”书记,正将青春和激情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