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学法”的理解与思考

2014-09-17 22:16杨军卫
考试周刊 2014年60期

杨军卫

摘 要: “新语文教学”要坚持语言学习规律,应当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只有“举三”才能“反一”的主张; 要“把语文课改造成一门真正的艺术”课,“美读吟诵”是师生共同演绎“综合课堂艺术”的舞台;“新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背诵识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

关键词: 新语文教学法 “举三反一” 美读吟诵 博闻强识

我有幸于二零一零年四月在省城兰州金城大剧院参加了“全国教学名师巡讲团赴各地讲学活动”。在活动期间我认识了清华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在这次巡讲会上,他主讲的专题是《新语文教学的理念和艺术》。在演讲中,他以宏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切身的成长经历,深挚的教师情结,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并用饱满的热情,缜密的思考,阐述了“新语文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艺术,震撼了每一个与会者的心灵,赢得了全场上千人的阵阵不绝的掌声。

会后,我重温了韩军老师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等一系列教育论文,更深刻了解了他的“新语文教育”观,引发了深刻思考。

一、“举三反一”,回归语文知识积累之本

早在1996年,韩军老师首次提出了“语言的学习的规律,应当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的主张。他认为语文的学习首先必须“举三”才行,然后才能“反一”。他所谓的“举三”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面积阅读、大容量积累,这是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提;“反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标准。没有“举三”,难有“反一”。“举三反一”是学习语言、形成言语能力的根本规律,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总思路。

“举一反三”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曾不失之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新语文教学中已远远不适应。它讲究把课讲得深刻、细致、透彻、全面,其结果是少慢差费,耗费时间,收效甚微。

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大约1400多字,我尝试运用“举三反一”的方法,只用了三课时(比以前减少了两课时),其中第三课时完全是一堂阅读拓展课,指导学生阅读了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观看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相关片段,和以前所教班级相比效果好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对于亲情的理解深刻多了。有位学生在以“至爱亲情”为话题的读后感中深情地写道:“亲情是我们坚实的依靠,是我们情之所系,心之所牵。”

在此之后我才真正领悟了韩军老师所说的“简简单单才是语文——以少胜多”的道理,领悟了“举三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新语文教学艺术,掌握了“深细俱全”的备课,“蜻蜓点水”的讲课,以及“备课是一座冰山,讲课仅仅是冰山一角”的内涵。这种教学艺术和方法运用在古文言文的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如词类的活用、词义的辨析及相近文章的比较阅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韩军老师演讲时神情激动地说:“我的梦想,是把语文课改造成一门真正的艺术。”语文课应当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一幕幕“综合的课堂艺术”,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相一致的,同时“新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突出“人文精神”和“知识体系”原则。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语文教学” “精神教育”的理念,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人文精神”和“知识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把语文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演绎“综合课堂艺术”的舞台,“吟诵”是语文教学之本。

“吟诵”要求教师有驾驭语文课教学需要的艺术家的禀赋,应当辅以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用音乐烘托出来。韩军老师讲到这个问题时,即席朗诵了杜甫的诗《登高》,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时,他那沉稳、雄浑的美声朗诵把每一位听众带到了那萧瑟、苍凉、阔大、雄浑的秋江景色之中,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感慨和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韩军老师的“美吟”使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更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巨大震撼,与其说这是诗歌朗诵,不如说这是一个语文学科的艺术家在进行一场精彩艺术的现场表演,不由让人发出由衷的喟叹:美哉,“新语文教学”的领头军。壮哉,“不尽长江”的语文新天地。

从此我便开始了近三年之久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美读吟诵”尝试:努力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读书课”,让学生在“吟”“读”中感受文意,体悟“言语”;让“诵”“读”替代讲解,让平面的“美读”“吟诵”变成立体的交响;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独特体验”。

例如,教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辅之以粗犷雄浑的音乐,通过多种朗诵形式,指导学生在吟诵中感受鼓响前的“安静”“寥远”;感受鼓响时的“奔放”“火烈”;感悟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对陕北汉子勇于冲破封闭,挣脱羁绊,走向繁荣品格的礼赞;感受鼓停时的“出奇的寂静”和“渺远的鸡啼”的沉寂、渺远。

声情并茂的诵读,不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而且生发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说这是力量的宣泄,是生命的礼赞;有的说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对“安塞腰鼓”宏阔场面的精彩描述,还不如说是作者内心深处郁积已久的不可遏止的生命激情的抒发……

三、博闻强识,回归语文教学的看家之本

《礼记·曲礼上》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整个句子的原意是说“有广博的见识,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做善事很勤勉却不倦怠,这就是君子”。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礼记》中把“博闻强识”的学养与“敦行不怠”的品格修养放到同等地位,加以推崇,奉行为衡量“君子”的标准,足以证明“博闻”与“强识”的重要意义。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这是既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又是每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更是每个中小学生应对各种考试和将来就学求职的看家本领。

纵观历史,从古到今,无论是文学家、史学家还是政治、家思想家,凡有建树者,哪个没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哪个没有超强的记忆力?苦写作,才完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诸葛亮每天在黄府花园内读书台上攻读天文、地理、兵法等书,才造就了经天纬地之才。

毛泽东写诗无人能比,就是因为他读得多、记得多,他的诗百分之九十都有来源;邓小平的女儿问邓小平:“爸爸,怎样才能学好语文?”邓小平回答:“背!”江泽民对朱自清的《春》能倒背如流,去美国高校演讲时用英语背诵《独立宣言》。 语文教师必须懂得:背诵是根本,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背诵,这是语文学习的最佳捷径;一篇文章让学生读熟了,甚至能背诵了就等于已经掌握了这篇文章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要努力做到:准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古汉语、现代汉语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现当代优秀散文和古今经典诗词。

由此观之,“新语文”的“新”不是“新旧”的“新”,而是科学,是民主,是以学生为本,是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真实,自由,个性。“新语文教学理念和艺术”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科内容,突出学科特点;必须渗透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聆听与对话中填充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与文本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渊博的文化素养,以此感染激励学生向语文知识的纵深方向钻研。相信,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学”将在语文教学田地中孕育出一片丰泽沃土,创造出一个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1993.1.

[2]韩军和新语文教育.教育家成长丛书.

[3]“新语文教育”论纲.2000.9.

[4]礼记·曲礼(上).

[5]语文课程标准.

[6]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