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摘 要: 盂兰盆会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然而“盂兰盆会”在日本被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却趋于销声匿迹。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在全民参与这一点上日本的模式值得我国学习。
关键词: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盂兰盆会 全民参与
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颁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此公约颁布以来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在此期间,日本将“盂兰盆会”抢注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盂兰盆会”是从我国流传到日本的,这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中国现阶段面临严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这既有时代的因素,又有全民参与方面的因素。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该如何保护好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在全民参与这一点上,日本的模式非常值得我国学习。
二、日本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全民参与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时至今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并且使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日本国家财政每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200万日元的补助资金,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与个人给予资金支持。政府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文化厅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成专题片播放,让全体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并且日本政府把每年11月的第一周是定为文化遗产保护周,鼓励学生到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学习和参观。在日本,每个城市、村镇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同时有一些财团法人、志愿者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得十分精细和透明。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都要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一旦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一些财团就会进行资助,每一项资助他们都会记录成册,详尽介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资助的方式和资金,并向民众公开。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等则会由专人编辑成书并且发行,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
三、盂兰盆会的全民参与
盂兰盆会最初起源于印度,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现已成为仅次于新年的日本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江户时代以前日本全国举行盂兰盆会的时间基本统一于旧历七月。但自明治政府废除旧历采用新历以来,大部分地区的“盂兰盆会”改为每年8月举行。日本的盂兰盆会,一般是8月13、14、15日三天举行祭祖仪式。其中13日为迎盆,意为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14日为中盆,即祖先的灵魂在家的时间,15日为送盆,即送别祖先灵魂的时间[1]。盂兰盆会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成为日本全体国民都非常重视的一项传统祭典。“盂兰盆会”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魅力使日本人可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参与;其全民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重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文化遗产必须向全体国民和社会公众公开展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和价值,这是他们“活用”其文化遗产时最重要的方面。“而活用主要是指充分地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发挥文化遗产的功能”[2]。盂兰盆会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每年一到8月份各地的新闻都报道盂兰盆会的相关信息。甚至有的电视台还对当地的大型盂兰盆会进行现场直播。在日本各地,盂兰盆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充分利用,在不破坏其原始形态的前提下使盂兰盆文化很自然地融入了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2.努力创造各种渠道让民众与其接触并参与其中
日本各地每年8月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而这期间最吸引人的就是“盂兰盆舞”,节日晚上当地的民众会自发前往广场参与跳盂兰盆舞的活动,每到此时男女老幼纷纷穿上“浴衣”,和着歌谣围在一起跳盂兰盆舞。除此之外,相关商品的售卖、交通秩序的维持、盂兰盆文化的宣传活动等也是由民众们自发组织和完成的。
3.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
就“盂兰盆会”而言,盂兰盆会表达了日本民族对佛陀和先祖的尊敬,和中华文化中“慎终追远”的儒家观念相同,同时是向仍在世的父母、亲戚、长辈和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意[3]。因此,日本人通过像盂兰盆这样的祭祖仪式将逝去的祖先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将个体的生命与祖先留下的轨迹连接在一起,在感谢祖先的恩惠的同时,也进一步正视自我和重视生命。每年一到盂兰盆会家长们就带着自家的小孩参与其中,使得日本民众从小就对“盂兰盆会”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有深刻认识,并能够积极、自发地参与其中。此外,还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四、结语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众才是遗产保护的主体,使民众自发地爱惜和保护自己的遗产。在这种全民参与保护的氛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被动地要求民众配合,而是全体国民的自觉参与、珍惜和保护。这是日本非物质文遗产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放在全民背景下进行,由全民参与,民众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将其视为自己的事情,主动自觉地将其作为自身社会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中,将其传承下去,充分利用[4]。
参考文献:
[1]邢永凤.盂兰盆节与日本的氏神信仰[J].日本研究,2009(03):94-96.
[2]周星,周超.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J].文化遗产,2008(01):133-143.
[3]胡孟圣.“中元节”、“盆祭节”的文化蕴涵——中日民间传统节日文化透视[J].日本研究,2002(4):94-97.
[4]姜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日本酒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及其借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5-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