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才+马秋洁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除情况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结果 82例患者中,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并淋巴结转移患者22例(单侧16例、双侧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 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患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
[关键词] 甲状腺癌;分化型;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4-0022-03
甲状腺癌是指甲状腺组织出现癌变,绝大部分属于分化型的甲状腺癌,而甲状腺癌主要包括滤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1]。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该病,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居多[2]。由于早期分化型的甲状腺癌病变未有特异性,因此使得术前诊断常不准确。目前,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对于分化型的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范围存在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或是国外指南而选择的。本文结合我院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所具有的经验及遵循的原则,并对比国外医学会的指南,通过从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的清除情况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50例,年龄15~75岁,平均41.4岁。所有患者术前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甲状腺癌,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甲状腺切除手术,同时行不同程度的颈部淋巴结清除。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采用B超对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进行检查,以评估颈部淋巴结的情况及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边界、血流情况、有无钙化等。13例早期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需在再次手术前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并评估甲状腺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残余甲状腺癌的情况。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前患者均行B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中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和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式。若患者甲状腺癌仅局限于一侧,则采取肿瘤局部病灶切除或甲状腺叶并峡部切除;若患者双侧甲状腺叶均有癌变,则采取甲状腺全切除;若患者癌组织出现浸润或弥漫至峡部,则采取峡部切除术,若弥漫至对侧叶,则需根据弥漫的范围采取腺叶全切或近全切;若患者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则应采取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术后患者均常规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如口服左旋甲状腺片(75~150)μg/d。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术后采取书信、电话或门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10年。
2 结果
2.1 甲状腺癌浸润范围及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及B超检查,均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单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16例,双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切除基础上加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患者甲状腺浸润范围及手术治疗情况见表1。
2.2 手术后并发症
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同时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3.66%,术后24 h内2例患者发生切口内出血使得颈部肿胀和呼吸困难,再次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后发音出现好转,经喉镜检查发现声带无活动受限。
2.3 术后随访
术后采取书信、电话或门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10年。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其余患者仍存活至今。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发生率的80%以上[3]。分化腺癌主要包括滤泡状癌和乳头状癌。由于早期分化型的甲状腺癌病变未有特异性,因此术前诊断常不准确;B超因其具有微创、简便、易操作、经济有效等优点,成为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4]。目前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对于分化型的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范围存在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
3.1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范围
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中发生率的80%以上,其生长较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5]。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甲状腺切除术为,并在术后予内分泌甲状腺激素治疗。然而目前对于甲状腺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国内外的意见尚不一致。有学者主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采取单患侧腺叶切除并峡部切除,他们认为患者术后对侧腺体出现癌灶者较少,但是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6]。有些学者则认为,对于甲状腺切除主张进行全切或近全切除,由于分型甲状腺癌常为多癌灶,采取全切除可以将全部癌变进行切除,另外还存在以下优点:①有利于日后对患者进行131I治疗;②有利于采用131I进行放射性扫描和通过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进行监测;③有利于降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④有利于一次性解决多灶性癌;⑤有利于延长中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因为甲状腺全切除较易产生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损失等,所以在进行全切除时需对患者的甲状旁腺在技术上进行保护[7]。总之,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具体的临床分期包括:①Ⅰ期甲状腺癌,指癌组织仅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叶,并无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只需采取患侧腺叶并峡部切除。②Ⅱ期甲状腺癌,指肿瘤组织未穿透甲状腺的包膜,腺体的活动并未受到限制,除需采取患侧腺叶和峡部切外,还应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③Ⅲ期甲状腺癌,指肿瘤侵入至甲状腺包膜,或周围其他组织,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且固定,此时应对患者患侧行甲状腺叶并峡部切除或对侧甲状腺叶的部分切除[8]。④Ⅳ期甲状腺癌,指肿瘤出现远处转移,这种情况主张对包括远处转移灶在内的癌变组织行积极手术治疗,其不仅能解除肿瘤组织对气管造成的压迫,而且利于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治疗。endprint
3.2 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的指征
对于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而对于颈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则主张进行选择性的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由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较易转移至中央区,所以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原发病灶进行处理时,需同时对患者中央淋巴结进行清除。该清除术除了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还能较好地保留患者颈部外形及功能。
3.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如口服甲状腺制剂,主要是为了在甲状腺切除后对甲状腺进行补充,另外还具有抑制THS的作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能明显的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美国指南”对于术后口服甲状腺激素的时间为建议连续使用5~10年,若10~20年仍有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则口服年限适当延长或终身服用。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对放疗和化疗较不敏感,而术后的放疗仅适合于肿瘤组织少量残余的患者,因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主张采用放疗和化疗方法。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去除多灶癌、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Ⅲ和Ⅳ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等患者残余的甲状腺功能,特别是对滤泡状癌的效果较佳[9-1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单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16例,双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切除基础上加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内分泌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颖娟.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8-19.
[2] 王洪东,王伟,殷彤.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10-511.
[3] 左世东,何家林,廖恒祥. 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7):91-93.
[4] 巴蕾,管延升. 甲状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5-86.
[5] 尚文周,李世宽. 某医院甲状腺癌手术1099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63.
[6] 罗定远,黎洪浩,龙淼云,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未分化甲状腺癌1例[J].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6):921.
[7] 王素华,肖冬英,高晓霞,等. 131I核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0.
[8] 范林军,姜军. 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应用现状与争议[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31(5):404-406.
[9] 郑新亮.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 417-418.
[10] 金慧,张宝林.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103.
[11] 王宏,殷彤,宋莹. 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83-484.
(收稿日期:2014-04-04)endprint
3.2 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的指征
对于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而对于颈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则主张进行选择性的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由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较易转移至中央区,所以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原发病灶进行处理时,需同时对患者中央淋巴结进行清除。该清除术除了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还能较好地保留患者颈部外形及功能。
3.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如口服甲状腺制剂,主要是为了在甲状腺切除后对甲状腺进行补充,另外还具有抑制THS的作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能明显的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美国指南”对于术后口服甲状腺激素的时间为建议连续使用5~10年,若10~20年仍有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则口服年限适当延长或终身服用。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对放疗和化疗较不敏感,而术后的放疗仅适合于肿瘤组织少量残余的患者,因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主张采用放疗和化疗方法。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去除多灶癌、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Ⅲ和Ⅳ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等患者残余的甲状腺功能,特别是对滤泡状癌的效果较佳[9-1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单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16例,双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切除基础上加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内分泌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颖娟.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8-19.
[2] 王洪东,王伟,殷彤.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10-511.
[3] 左世东,何家林,廖恒祥. 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7):91-93.
[4] 巴蕾,管延升. 甲状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5-86.
[5] 尚文周,李世宽. 某医院甲状腺癌手术1099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63.
[6] 罗定远,黎洪浩,龙淼云,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未分化甲状腺癌1例[J].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6):921.
[7] 王素华,肖冬英,高晓霞,等. 131I核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0.
[8] 范林军,姜军. 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应用现状与争议[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31(5):404-406.
[9] 郑新亮.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 417-418.
[10] 金慧,张宝林.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103.
[11] 王宏,殷彤,宋莹. 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83-484.
(收稿日期:2014-04-04)endprint
3.2 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的指征
对于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而对于颈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则主张进行选择性的颈部淋巴结清除术。由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较易转移至中央区,所以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原发病灶进行处理时,需同时对患者中央淋巴结进行清除。该清除术除了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还能较好地保留患者颈部外形及功能。
3.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如口服甲状腺制剂,主要是为了在甲状腺切除后对甲状腺进行补充,另外还具有抑制THS的作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服用甲状腺激素能明显的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美国指南”对于术后口服甲状腺激素的时间为建议连续使用5~10年,若10~20年仍有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则口服年限适当延长或终身服用。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对放疗和化疗较不敏感,而术后的放疗仅适合于肿瘤组织少量残余的患者,因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不主张采用放疗和化疗方法。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去除多灶癌、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Ⅲ和Ⅳ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等患者残余的甲状腺功能,特别是对滤泡状癌的效果较佳[9-1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情况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单侧甲状腺癌患者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35例;单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16例,双侧并淋巴结转移患者6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合并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切除基础上加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为3.66%。术后随访1~10年,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口服甲状腺激素内分泌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颖娟.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8-19.
[2] 王洪东,王伟,殷彤.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10-511.
[3] 左世东,何家林,廖恒祥. 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7):91-93.
[4] 巴蕾,管延升. 甲状腺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5-86.
[5] 尚文周,李世宽. 某医院甲状腺癌手术1099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63.
[6] 罗定远,黎洪浩,龙淼云,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未分化甲状腺癌1例[J].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6):921.
[7] 王素华,肖冬英,高晓霞,等. 131I核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0.
[8] 范林军,姜军. 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应用现状与争议[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31(5):404-406.
[9] 郑新亮.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 417-418.
[10] 金慧,张宝林.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103.
[11] 王宏,殷彤,宋莹. 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83-484.
(收稿日期:2014-0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