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婷
《雅典的泰门》是文学大亨莎士比亚在悲剧领域中最后的一次尝试,在本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主人翁泰门的境遇描写,希望通过在雅典这一块被奉为人文圣地的地方不断努力,能够恢复简单的、纯真的人际关系,然而人性的丑恶以及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最终降临时,泰门便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撑。作者用象征主义式的写作方法,隐晦地对英国命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对人文主义圣地——雅典的分析以及注定要分离的人世的现实,全方位地进行探讨,为广大读者展现出莎翁《雅典的泰门》对英国命运最后的解读。
创作于17世纪的《雅典的泰门》是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将创作重点由悲剧转向传奇剧的一个重要过渡点,在作品中莎士比亚一再试探,但却找不到英国命运的逻辑性总结,只能将毁灭作为本书的结局,这样的悲剧氛围下,人文精神由最初的无限生机最终走向了没落之路,该部作品充斥着作者文学创作过程中全部的喜悦和忧伤,是作者对命运探讨由最初的信心满满转变为失望结尾的体现,作者在本作品中否定了一切自救的可能性,对命运的无奈使得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作品艺术风格逐渐转向了平和与淡然。可以说《雅典的泰门》,其不仅仅承载的是作者对戏剧创作内容的拓展与尝试,更是对人文思想没落,英国命运该走向何处地一次深层叩问与思索。
人文圣地浓厚的英国社会象征分析
雅典拥有着最为丰富和优秀的文学传统以及美德,其代表着早期文明中所有智慧以及人类美德的化身,在作者内心深处,这样的世界正是自己对于祖国的深深期盼。在文艺复兴浪潮逐步深入的推广过程中,早已踌躇满志抱着对古典文明失落的痛惜以及幻想精神不灭的理想主义者,趁着这阵“人文主义”的风潮,声势浩大地开展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运动,希望以此为契机,唤醒早已沉睡的麻木人们。雅典——这个象征着终极文明希望的圣地,所有对古典文明的推崇者都希望尽可能地将其转变为现实,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然也将其作为不懈的奋斗目标,希望英国能够成为可以让所有的有主见的知识分子以其为基础,可以在这块温暖、安宁的栖息地中找到一方最终的归宿,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弹着琴,咏诵着自己美丽的爱情,抒发着自己无限的哀伤,人与人的关系简单、美好,在这样的世界中乐此不疲地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莎士比亚将这份深厚的喜爱与眷恋之情深深地寄托在这个美好的地方中,并通过进一步的升华将其转化为生养自己的祖国——英国。
然而,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或者是一个空想主义者,他十分清晰地认识到,英国作为一个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资本大国,在国家内部,外表看似忠实遵循中世纪传统设立的中世纪体制以及基督教会,其实早已丧失基本的精神与教义,只是以一副伪善的面孔存在于世间,所以在本书开头,作者便直言不讳地说道:“世界变得怎样啦?”“变得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样的国度,最缺乏的是基本的人文关怀,可惜严密的政治以及教会以强大不可摧毁的铜墙铁壁将社会变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基于此,莎士比亚特别希望,在恢复雅典这个人文圣地的基础上,实现英国社会的道路正常化运转。因此,莎士比亚为英国社会编织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前景,并给予了这个想象中的地方十分美好的名字——雅典,在这个世界里坚持禀性的基督教原始教义的主人公“泰门”,身份显赫,对周围人友善、慷慨,他身上拥有着一切的美德,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在这种最基本的行为规则下,泰门成为了古典秩序准则的忠实践行者。然而泰门所遇到的善良人们、友爱环境只不过是他的身份为他带来的虚幻的幻境,一旦其家道中落,不再拥有多余的钱财用以维持他的人际关系,泰门所有的朋友都不加一丝挽回的转头离开,这使得忽然坠入凡间的泰门开始逐步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理性与神圣的概念被一一抽离,泰门认识到“人们对于没落的太阳是会闭门不纳的”,这是泰门自身真实悲剧命运的预兆,也是对喧嚣、虚伪世间的诚实表述。莎士比亚让家道辉煌早已不在的泰门看到了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们各种各样的丑恶面,然而泰门对此并没有一味地妥协,他积极地进行了反抗,各种因素充斥下泰门开始了不懈的争斗,然而没有众人力量的支持,泰门是找不到最终的出路的,他的美好愿望最终灰飞烟灭,泰门终生追求的神圣与美好已经无法找到重新存在的可能,可以说泰门的反抗,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位有着深刻觉悟的人文主义者对于英国现实社会的一次思想上的抗争,泰门的失败也标志着莎士比亚尝试的无力。
对《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
对现实绝望与英国社会的无法改变的现实分析
在不断地抗争中,泰门逐步认识到阻隔他与美好社会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因素便是代表财富的黄金,这是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打败的外部敌人,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对黄金与生俱来的罪恶进行论述,其中尤其以戏剧中第四幕第三场的内心独白更为经典:Gold?yellow,glittering,precious gold?No,gods,I am no idle votarrist:roots,you clear heavens!Thusmuch of this will make black white,foul fair,wrong right,basenoble,old young,coward valiant.Ha,you gods!why this?whatthis,you gods?Why,this will lug your priests and servants fromyour sides,pluck stout men's pillows from below their heads:Thisyellow slave will knit and break religions,bless the accursed,make the hoar leprosy adored,place thieves and give them title,knee and approbation with senators on the bench。
这一大段的心理活动将泰门的真实想法进行了最为经典的论述,译作汉语意思是“金子啊,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子,拥有无限神奇的魔力!世人对你的崇拜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不需要很多,哪怕只有特别少的一丁点儿,他们只要拥有你,就拥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他们可以将黑的毫不费力气地就变成白的,可以把无限丑陋的东西在转瞬之间就化装成为美的事物,他们可以颠倒黑白,可以把明明是错的事情渲染成为是对的,身份卑贱的人只要拥有金子就可以获得尊贵的地位,人人敬仰。老人拥有金子后可以返老还童,一个懦夫为了金子可以奋不顾身地去奋斗。它能够使得教义不同、信仰不同的宗教联盟成为兄弟,也可以让同宗的人们分裂、冷眼相对;它可以使偷窃的小贼获得很高的地位,可以让声名狼藉的恶棍在社会上呼风唤雨;可以让长相丑陋、品行不端的社会混混得到众多青春美少女的以身相许,使已经人老珠黄的寡妇再一次成为人人艳羡的新娘;无论她的外表多么不堪,所有人都将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脸庞!!这就是金子,这就是金子让所有人为之疯狂的神秘力量!”
泰门的这一段叙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熏陶下,财富已经成为整个英国社会为之痴迷的神秘物件,它拥有着改天换日的魔力,有了金子,一个人所梦想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变得唾手可得。泰门选择了逃避,然而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在他隐居之后,他无意间发现的金子将这一切梦想打碎了,所有人都在问他同一个问题,他忍不住反问:“Why dost ask that?I have forgot all men;Then,ifthougrant'st thou'rt a man,I have forgot thee.”(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已经把那些毫无牵扯的人忘光了,如果你还会问,那么我也把你忘记了。)主人公泰门对现实的绝望真实地展现出英国社会已经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大潮已经成为了定局。
以主人公与世别离的落魄境地
分析作者对英国命运的最终解读
在《雅典的泰门》这部作品中,雅典的命运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悲剧,重新构建起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已经成为了不可能重新再现的盛世美景。主人公泰门在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后,他毅然决然地举行了最后的一次宴会,这场告别之宴因为泰门的决绝与往来宾客的虚伪嘴脸而变得更加悲剧化,充斥着绝望的气氛,泰门最终认识到了自己镜花水月般的梦想最终只能走向穷途末路,这样的归宿是早已注定好的结局。因此在最后的陈词上,泰门的语言几近悲凉甚至是绝望,在揭穿这些狐朋狗友虚伪面具的同时,泰门也坚定了毁灭的信心。他一再强调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宴会,甚至用诅咒的语气希望这些以为又能得到大笔金银财宝而蜂拥而至的朋友们“再也不要见到比这更好的宴会了”,希望他们今后的每餐都能吃到最好的食物:水和蒸气。泰门已经认识到自己早已被蒙蔽的灵魂是多么的可笑,因此他决定把心灵重新清理干净,泰门讨厌这样的世界,他希望这个世界赶紧毁灭,因此,他希望这个屋子可以燃烧起来,代表着罪恶的雅典大陆赶紧沉没,这不仅仅是泰门对于雅典社会的失望,更是莎士比亚对于金钱至上的英国社会深深的绝望,泰门用“痛恨一切的人类”宣示着自己的不满和失望,然而莎士比亚却依旧希望在初次的尝试失败后,给予泰门重新的以及改变世界的机会,这也是他对英国命运最后的一次尝试改变,作者对于泰门在原始的自然社会中生存给予了厚望,希望在美妙、丰美的自然恩赐中,泰门可以找到真正的出路,寻找到自由、和谐的存在意义,然而在大自然美好、宁静的背景下,泰门的悲剧依旧是无法摆脱的,在远离喧嚣人间的原始森林中,泰门在一次挖树根的活动中,挖出了他这辈子最为痛恨的东西——金子,这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可以从平民阶级逾越为高级贵族的重要标志却使得泰门更加诅咒命运,因为如若没有发现,它就和默默无闻的泥土一样被永恒的封存,可是代表着人类无法磨灭的欲望的金子一旦出现,早已不问世事的泰门又一次被卷入到世间的纷扰中,那些所谓的“朋友”又隔三差五地来到泰门居住的地方寻找黄金或者索要黄金,这使得泰门无法忍受的愤恨之情终于爆发了出来。莎士比亚设置这一情节,颇有神来之笔的意味,在这一部分的分析上,不难得出英国社会无处不在的黑暗以及贪婪使得作者多么的深恶痛绝。
故事发展到这一段落,读者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雅典梦重塑已经成为天方夜谭,这就意味着要重新构建基督教教义的理想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实中的贪婪和欲望早已将这份执着的生存空间全部占据。泰门寄希望于回归自然,然而在大自然的生活因为金子的重新出现又为他招来了无尽的烦恼,这使得作者最后坚守的人文主义伦理又一次地被摧毁。人文主义在这个时候只能成为一种虚幻的安慰,看到的人会觉得有种狂欢但却蕴含着无尽的悲伤,它只能作为对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无法慰藉的孤独进行安慰,人文主义作为一个含义丰富但却十分温暖的词汇,在此刻却变得异常苍白与无力。泰门最后选择了告别世界:here lie I,Timon,whoalive allliving men didhate:passbyand cursethyfill:butpass,andstaynotherethygate.
(我就是泰门,我睡在这个地方,每个人都讨厌我,我已经告别了以前的我,你想骂就尽管骂吧,尽情地骂,但是,请你停下你高贵的脚步。)
这样的归宿,是放弃所有高贵品格以及坚持的泰门,在最终认识自己当初是多么幼稚可笑后,无法避免走向的结局。与当时人们认知在高度进化的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所有令人瞩目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拥有无限潜力,然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样的英国拥有着更深层次的危机:信仰缺失、人情冷漠、虚伪。泰门作为一个简单、天真的善人一步步地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社会的黑暗,人类无尽的贪欲下,自我救赎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结语
《雅典的泰门》,主人公泰门在认清社会的虚伪后便一直进行着对抗和逃离,然而最终走向了命运的尽头,存在于森林内的一坛黄金在作品中扮演着对一个人品行进行检测的试金石,这样的诱惑下,检验的结果一再地令人沮丧,作者在此处深刻地指出,人类无尽的贪欲才是整个英国命运无法改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