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师生角色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传统的歌唱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自然引入歌曲教学,却往往唱了两三遍,在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丰富歌曲,例如加入乐器伴奏,或者加入声部,等等,歌唱本身的魅力却完全没有发挥。学生连演唱歌曲都没有掌握,怎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下面我就这几年的摸索与实践谈谈体会。
1.用歌唱的美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做到端庄、漂亮。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愿意让他们看到一个美丽的音乐的传递者。因为在小学生的眼中,漂亮的老师和好听的歌声是融为一体的。在教学唱歌曲《咏鹅》时,我特地换了一身漂亮的裙子,在音乐伴奏声中,我舒展轻盈的舞姿,模仿湖面上的白鹅,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进行歌曲范唱,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奇异的光彩,那是对老师的欣赏和喜爱。学生从我的歌唱中,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咏鹅”图。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追星族”。新世纪的小学音乐教师为什么不成为孩子们眼中、心中的明星呢?当学生用欣赏的目光看音乐教师时,就能看到歌唱中的美,那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近美,用多种方法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2.低段唱歌教学利用“图形谱”。
“图形谱”是歌唱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图形谱帮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我感受到图谱的重要性,图形谱让孩子们看得见音乐,摸得着音乐。音乐从“无形”变为“有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进入音乐的审美状态。此外,图形谱还能帮助低年级学生记忆歌词,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具体填词学唱时处理歌曲,把握情感。图形谱的使用要体现有效性,并不是所有歌唱教学都非要用不可。有些乐曲结构简单、短小、旋律变化不大,无需借助图谱,仅仅通过聆听与简单的律动就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
3.音乐鉴赏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师施教的对象是天真的孩童。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其原有的音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从儿童的视觉出发,选择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不要将成人理性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知识体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各有不同。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多运用图谱表示、动静交替的方法,通过创设意境、增加音乐活动及肢体律动感受体验音乐。对于高阶段的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欣赏。老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交流展示空间,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师生共同参与、想象、表现。
4.创设视听的美
音乐作品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有时还借助直观的视觉辅助听觉感知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思维联想和想象,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我在组织教学时尽量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直观地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例如:在聆听《小青蛙》这个作品中,我采用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的不断变化,屏幕上出现了花好月圆的夜晚,以及小青蛙在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景;小青蛙勇敢地抵抗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我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结合,使孩子们受到了音乐作品美的感染。
5.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的话,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于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地听,就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就密切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效果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效果明显优于只听效果。运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程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6.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完成的过程。教师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如,每次进行创编表演的教学活动时,我常常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需要什么,或者和他们一起创编,有的时候,我还参与到学生的表演中,和学生一起快乐表演,比如:执教《划船调》一课时,在学生完全唱会歌曲后,要求学生聆听教师用歌声提出的问题,根据曲调填词回答,学生也可以模仿着提出问题,教师回答。生:“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呀?什么圆圆在水间?”师:“太阳圆圆在呀在半天呀,荷叶圆圆在水间。”学生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教师的喜怒哀乐有时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教师要更多地走入学生中,从而使课上充满欢声笑语。
总之,“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全面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