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柏林
物理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学科,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审题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审题能力是由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识图能力、估计能力、分析能力、猜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多种能力组成的。审题是进一步解题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审题能力,才能为迅速解题确立正确的方向。
从学生初二年级接触物理学科起,教师就要将培养审题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提炼出物理知识点和规律,找准物理问题实质。每节课都要力求安排当堂限时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审题、解题。课后学生作业,也要求学生有时间意识,让学生养成拿到问题后就专注审题、解题、检查的良好习惯,训练敏锐的思维,一气呵成解决问题,切忌断断续续。通过一段时期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敏锐性,为正确解题得高分提供保证。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1.学生在读题时要逐字研读。读题的形式开始可以是朗读、小声读,最后是默读。要引导学生明白“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的意义,逐字读题是必需的,仔细阅读,弄清题意,排除干扰,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分析,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合理步骤,从而迅速正确解题。在读题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应迅速出现学过的相关知识框架,确定所用物理知识的大致范围,是力学、热学、光学还是电学,进而确定牵涉的具体知识点,进一步确定需要用的物理模型或者物理公式等。如果审题时间不足,急于下笔答题,条件分析不清,公式选取不当,则可能导致答题时多费时间,甚至南辕北辙。
2.指导学生读题时适当地进行圈划、标注。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答题时用笔圈划出要点,可以促进积极思考,帮助加深理解题意,透彻把握问题关键所在。笔者研究过许多物理考高分的学生的试卷和答题卡,现在考试的试卷和答题卡是分离的,允许在试卷上做出若干记号,不影响阅卷评分。多数高分答卷的学生在读题时在关键词、易混点、易错点、解题关键之处做上了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波浪线、圆圈、三角、五角星,等等。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的含义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做出的记号就好比路标,便于学生回头检查。一些思维的关键可以用简洁的字词在靠近题目的空白处写出来,方便学生回头检查时迅速理清思路。在审题时,如果感觉思路不够清晰、自己感到把握性不大的题目,可以先写出猜测的答案,同时用红笔或者与众不同的大记号标注出来,方便学生在完成整个试卷后,优先检查把握性较低的题目。如果审题时遇到无从下手的题目,也可以先放一放,空在那里,但一定要做好明显标记,先完成其他问题,回头重新思考。
3.牢牢把握对应关系。在物理问题中,通常会涉及好几个量,各个量之间相互联系,在变与不变时往往会产生难点。在教学中,为了很好地确立对应关系,笔者编了一个口诀:“各家分各家,各次归各次,分清变不变,找准相等量。”
例题:如图所示,R■=8Ω,R■=12Ω.当S■闭合,S■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①表示数为0.5A,则②表示数为?摇?摇 ?摇?摇;现把S■、S■都闭合,①②都换成电压表时,②表示数为?摇 ?摇?摇?摇.
本题牵涉多个物理量,仪表也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笔者在和学生审题时,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对应关系:一是分清有几家?是R■和R■两家。二是分清有几次?共两次:第一次是当S■闭合,S■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此时R■和R■两家并联,①表测R■电流,很容易得到电源电压6V;第二次是把S■、S■都闭合,①②都换成电压表时,此时R■和R■两家串联。三是分清变不变,变化的是电路连接和仪表,抓住不变量:电源电压、导体电阻值。四是找准相等量,第一次两电阻并联时电压相等,第二次两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依据欧姆定律,建立未知量和已知量的联系,本题可解。牢牢把握对应关系审题,逐步分析,可以避免张冠李戴,实现化繁为简。
4.养成紧扣问题实质的习惯。学生在读题审题时要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迅速把握问题的实质。现在的很多考试题目都在一定的情境中,如何将情境中的物理问题提取出来,往往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中等基础的学生而言。这就有一个如何找准切入点的问题。在读题时,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哪些是创设情境的,哪些是修饰的,去掉枝枝叶叶,剩下的就是题干了,缩小了思考的范围,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用到的物理知识点。
例题:“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问:(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摇?摇 ?摇?摇N。(2)2012年9月25日,该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当舰载机着舰后,浮力将?摇?摇 (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本题中有很多日期、名称、数据,但不少和解物理题无关,如舰长304m、舰宽70.5m都属于干扰的枝枝叶叶,解决第(1)问的题干就是满载时排水量67500t的舰艇满载时所受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很容易便可以得解。第(2)问可简化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物重增加,所受浮力如何变化?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很快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通过作业、检测的及时批阅,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及时反馈。在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物理课上,更要指导学生充分纠错,加强对审题错误原因的分析。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审题分析的思路,自我暴露思维过程,这样通过师生共同评判,可以加深对错误思维的认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得高分的原因,常常是由于考虑不周,没能够充分考虑隐含条件。这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多做类似有过错误的题目,多感悟,多总结,审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升。当然,不同学生的审题能力缺陷各有不同,有的是识图能力欠缺,有的是猜想能力不足,教师就要注意加强个别指导,实施不同的针对性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必须立足基础。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哪里出现思维障碍就训练哪里。我们把物理问题比作锁,学生已有的基础物理知识犹如一把把钥匙,审题的过程就好比在选择钥匙,确定开锁方式。复杂问题往往就好比锁了几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选择几把钥匙组合一定可以把复杂问题解决。
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适当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好比学生熟练掌握了每一把钥匙的灵活运用,就保证了考试中获得基础分。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也会根据平时的物理素养,敏锐地感知本问题大概是几把锁组合而成,估计要用到哪几把钥匙,通过分步解题,一定可以得到部分分数甚至满分。
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审题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