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威
摘要:该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单位广东药学院讨论了医药院校的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模式等问题,并且对当今医药院校的信息工程类实验室如何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以及自身如何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51-02
随着中国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少医药院校的公共课授课部门(如教授计算机课的部门)独立成一个系,甚至成为一个二级学院,并且伴随着学科建设和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而扩大,如笔者所在的单位,广东药学院的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于2006年成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计算机、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媒体、电子、计算中心等共6个系的一个比较大的二级学院。我们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也有最初只有上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通用计算机机房,发展到现在有包含计算机通用机房、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原理实验室、电子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该文针对医药院校的特点,浅谈对医药院校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发展。
1 医药院校中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一般院校,医药院校的信息工程类院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信息工程类学科在医药类院校不是主流学科,所以该类学科往往得不到重视,所获得的经费在全校是偏低的。在医药院校中相对其他院系其经费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保证专业在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全校公共课的实验需求,另外还要兼顾其自身特有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某些管理的难题,例如,如何兼顾公共课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资源配置以及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如何更好地管理等问题。针对学院发展出现的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问题,我们将学院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分为三类:通用计算机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我们实验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灵活措施确保我们实验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顺利地进行。
2 医药院校中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设置
1) 设立通用计算机实验室(机房)
此类实验室设置目的为主要承担全校的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公共课实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上机实验。此类实验室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一个机房有68台计算机),或者一台服务器再加上68台无盘工作站。此类实验室承担了我校和我院的大部分上机实验,实验室利用率是很高的。此类实验室在大学城校区和中山校区各八间。此类实验室的特点是实验室的数量比较多,承担的实验课程比较多。管理上采取专人管理加上勤工俭学的学生管理。此类机房的计算机都装了硬盘保护卡,装软件都是采用先把一台计算机设置成为开放状态,然后在此台计算机装软件,再通过网络克隆到整个机房的其他计算机上。日常机器维护以及装软件等是由我们在大学城校区和中山校区各有一个专人负责。期末必须把下学期的实验安排以及需要安装的软件准备好及时上报给实验中心,以便下学期做好实验准备。而实验室平常的开关门由勤工俭学的学生负责。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方案确保了此类实验室的高效运作。
2) 专业实验室
此类实验室是我们本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使用的实验室,主要有传感器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DSP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等。此类实验室承担本院特有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科研,设备的使用率比通用机房要低。此类实验室的主要实验设备一般有实验箱或者实验平台,我们俗称为硬件实验室。此类实验室承担的课程比较少,但是仪器的电子配件比较多,容易损坏或者丢失,上课前以及上课时需要专人做实验准备。此类实验室配备人专门的实验员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准备。
3) 创新实验室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类的专业的学生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1][2]。我院设立的创新实验室目的就是培养工程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此类实验室购置的器材有电脑、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数字万用表、电焊台、电烙铁、电动微型台转等。该实验室面向对象为我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二和大三学生,在大学城校区和中山校区各成立一个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的管理采取由学生办的老师指导学生成立的自治学生学术协会——创新协会为主,以专任实验老师为辅。创新实验室对创新协会的学生开放,由创新协会的负责人负责开关门,保管实验仪器,以及实验仪器的需求申请,专任的实验老师负责实验设备的登记,以及设备的购买,更新等工作。平时创新协会的学生可以在创新实验室搞电子设计等。由于创新实验室集中了门类齐全的电子设计仪器,所以也是专任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类的课程设计以及电子设计大赛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
3 医药院校中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发展展望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相关院校的经验,医药院校的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 加强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2) 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而制定的法规,是对实验室实现科学管理高效率地管理的有效保障[4]。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工作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得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使医药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3]。实验室各级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有利于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要搞好医药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必须配备有一定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他们应该是懂业务、素质高的实验人员队伍[3]。所以,配备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实验人员是搞好实验室管理的保证。实验技术人员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同时也应是本专业的管理行家。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实验技术和管理的需要。医药院校应引进高历、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提高实验队伍的综合能力,把实验技能和实验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最佳效能。鼓励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工作,以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职称评定较难,工资待遇较低,致使一些人不愿意在实验室工作,这是高校值得重视的问题。
4 结束语
医药院校实验室信息工程类的实验室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教学科研机构要继续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丰富实验室所需的硬件设备和满足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实验室的管理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为本,制订科学的管理制度,开创相应的激励机制,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出设备齐全资源配置合理技术体系完整的医药院校的信息工程类实验室!为医药院校实验室信息工程类实验室的建设走出新路子,为我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端.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从卡文迪什实验室看实验室的作用[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8,27(10):1-3.
[2] 万华方,朱利泉,李帮秀,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4):168-171.
[3] 赵书平,席先成,时利民,等.军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管理模式[J].前卫医药杂志,2000,17:321-322.
[4] 向秋,王建红,黄岚珍,等.医药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5(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