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造性学习的JSP程序设计课程教改探讨

2014-09-17 14:18贺道德童岳嵩武玲玲刘传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22期

贺道德 童岳嵩 武玲玲 刘传山

摘要:针对目前Web应用开发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灌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提出教师以“引导为模式”的导向性教学,学生以“兴趣为基础、创造为目的”的主动式学习来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以JS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上述思想的教改方案,最后通过教学验证,充分说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导向性教学;创造性学习;教改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49-0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Web应用开发作为网站服务的架构与设计,其地位也是越来越高[1];由于社会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Web应用开发类的相关课程。由于Java的平台无关性,使其非常适合进行Web应用开发;因此,JSP(Java Server Pages, Java服务器网页技术)作为基于Java的动态网页开发语言也就成为首选网站开发技术课程在高校中开设[2-4]。JSP程序设计程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大多数高等学校教师教学一般采用先讲基本语法,然后讲解例子,最后让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有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通病,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该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教学研讨会、同行讨论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对Web应用开发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导向性教学,创造性学习”的教改方案,并将其付诸于JSP程序设计课堂。根据调查结果说明,本教改方案能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1 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应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而学生的就业难,最主要一个因素是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扎实,没有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从而导致得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在有些高校采取在学生毕业前搞就业前技能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如果一般高校(特别是二本高校)将教学定位于应用性人才培养,且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则让学生在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之下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技能,则上述问题就会很容易得到解决。

接下来,笔者分析学生在没有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案下进行的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后调查得来的教学效果。有90%以上的学生上课听得清楚,理论也能够理解,但拿到一个程序设计题后,则无从下手。出现此教学效果的原因在于:

1) 教师“灌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使得教学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以及教师对本门课程的把握程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所涉及的知识有多少,学生则可获得多少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明显与当前信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合,使知识面得不到发散性展开。从而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范围不宽。更进一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水平差,且适应新环境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弱。

2) 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不强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一般采取讲座式教学,教师在讲台前讲授并演示教学理论与基本技能,在实验课时,教师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练习,教师遇到学生问题后给予回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首先不会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因为教师所授内容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感觉不到课程的重要性;同样,对于本课程的大多数相关信息也只有从教师处得到,且作为程序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有限;因此,学生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另外,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但学生在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且在学过这门课程之后,得不到一个很好的实际效果的情况下,其学习兴趣也是建立不起来的。这一点,从需要参加高考的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可以得到说明:面对大量题海的枯燥训练,学生仍能够努力学习;而一旦进入高校之门,不需再挤高考之独木桥,就会放松自己的学习;最后在毕业之时,因基本技能之差而找不到工作;这些都很好的说明“重要性的认识”是兴趣培养的前提之一。

3) 教师进行“知识性”教学

教师的教学局限于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该门课程教材上的内容,因此教学很片面,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只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而面对复杂性问题则无从下手。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师,不再是初等教育的教师,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以及教师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系统的去学习这门课程,从课堂走向课外,再从课外走向应用。

2 基于“创造性学习”的教改方案

由于Web应用开发类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开发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系统的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开发具有实际价值的应用系统。因此,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兴趣和时间去创造出自己的成果。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该文从创造性学习出发,制定了如下教改方案。

2.1 “引导式教育,创造性学习”的教学观念

在教育界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点更有用。引导式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教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各项知识技能的方法为主,而不是以教育某个知识点为目的。以JS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JSP这门动态网页工具,如何获取这门工具使用技巧的方法,而不是以具体掌握某个技能为目的。这样,我们以引导学生走向这门课程学习为目的来进行教学,就会克服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教材的限度,学生学会了知识的检索和利用能力,就可以通过当前信息时代的不同途径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以达到最终的学习和应用的目的。

当我们将学生引导进这门课程后,兴趣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一切,而兴趣大部分来自于“成就感”,因为只有感觉到获得了成功,学生才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而Web应用开发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工具使用性课程,这里不涉及我们去发现什么原理,定理等内容;而是需要我们使用这门工具去创造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程序结果。因此,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程序开发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应敢于设计,勇于创造;往往只要达到了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哪怕是将教材中的例子改一个小小的代码,这也是我们创造的结果,也是你的成绩,也值得肯定;因为一个新的发明并不是一定要有高深的理论支撑,只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即可;另外,大型的软件系统往往也是从小段程序代码开始。

2.2 “项目式”教学模式

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能够用JSP这门动态语言工具开发出一个Web应用系统,这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因此,“项目式”教学就是为实现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与技能,将教学与应用系统项目开发相结合,以软件工程技术为指导,系统的从项目选题到软件测试及维护,来完成相应教学。当然,为实现“项目式”教学,在使用JSP程序设计开发之前,学生应掌握软件工程技术的开发流程,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能。此外,我们还应着手将课程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技能知识教学,在这一部分主要进行基础技能教学和项目的前期设计。第二部分为项目设计详细设计和开发部分。当然,这两个部分也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在第一部分重点强调基础技能的掌握,而第二部分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2.3 严格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肯定的一种方法;如果考核制度不严格,学生随便就能过关,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成就感,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在JSP程序设计这门课中,我们采取分阶段进行考核,在每个阶段,学生对项目设计的成果进行汇报,教师给出考核成绩,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记分册;另外,对成绩差学生应找其谈话,分析出原因并加以改正。在期末,则采用验收项目成果的方法来进行考核,验收的成果分为项目验收报告与Web应用系统。最终成绩评定的比例为:平时考核的各项成绩之平均值占总成绩的30%,项目验收报告占20%,Web应用系统占50%。

3 结论

通过实际教学实施基于“创造性学习”的教改方案后,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站系统项目;为完成本项目,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利用实验室、图书馆及个人电脑等设施与设备在课上、课间及平时休息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开发;从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及创新性能力等。这些都说明该教改方案对Web应用开发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洪安,费仁元,王民.集成式Web应用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2).

[2] 王芳,王元志.如何配置JSP环境变量和构建自己的开发目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3] 张燕.浅谈高校JSP课程实践教学要点[J].高教论坛,2010(12).

[4] 郭文龙.基于JSP工厂模式的工资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