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无论是从计算机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外界的破坏影响来看。为促进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安全,应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采取有效对策维护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176-02
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我国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广泛,在各行业领域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矛盾的产生,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使计算机用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应加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力度,维护网络信息环境健康安全。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简析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计算机操作人员在对计算机进行合理操作时,不受设备与软件应用的影响,保证计算机运行正常操作。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前提。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体或企业依赖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交流,但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等,使重要信息的外流,给个人或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由于计算机自身硬件设备的原因,也会造成信息安全威胁。由于目前大多数信息的应用管理都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成为计算机应用的首要任务。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众多,即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自身出现的问题,也包括垃圾病毒的入侵等等,下面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总结。
2.1 恶意攻击
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调查中发现,恶意攻击是造成网路信息安全的最常见问题,对计算机用户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预测的。在恶意攻击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主动攻击。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应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机的网络信息进行破坏,在进行信息破坏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使正常的网络信息被破坏[1]。第二,被动攻击。被动攻击是恶意攻击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计算机入侵形式,在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网络信息进行截获,或通过非法渠道入侵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破译或窃取,使重要机密信息外露。这两种恶意攻击的方式都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进而给计算机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2 病毒传播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病毒传播是仅次于恶意攻击的另一重大信息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往往伴随文件的下载而产生。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病毒不易被发现,通常会隐藏在程序或文件中。病毒的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触发则会迅速的传染,使计算机应用造成瘫痪。病毒的传播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且潜在性较高,在不经意间进行文件的传输或复制,就会造成病毒大面的传染。计算机病毒中毒不深时,会降低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影响运行速度,当中病毒较深时,则会造成网络文件的损坏或丢失,带来的后果不可想象[2]。
2.3 外界环境影响
计算机对外界环境影响的地域能力不高,在外界环境改变时,会使计算机运行出现异常,容易造成正在操作的网络信息丢失或损坏[3]。外界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突发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影响。例如,地震、雷雨、电磁干扰等,环境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震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另外,计算机在接地处理方面的处理不足,使计算机应对环境影响的能力较弱。
2.4 网络开放环境的安全隐患
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最大特性在于网络信息环境开放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给信息安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网络信息入侵分子都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进行攻击,使数据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依托于TCP/IP协议,自身的安全性不高,也使网络信息安全容易受到影响。
2.5 操作不当
通过严密的计算机操作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能。由于计算机用户本身安全意识薄弱,在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设置安全口令,或对账户密码设置的安全等级不高,使黑客较容易入侵电脑系统,造成密码被篡改,信息被泄露。
3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效防护措施
为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对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护,加强计算机网络账户的安全,同时做好计算机设备的安全防护,实现网络信息环境的健康安全。
3.1 防火墙保护
通过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网络防火墙就是对网络访问安全级别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其他外部用户以非法方式访问获取网络资源的一种方式,能够以限制网络访问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较为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安装防火墙并通过防火墙对网络中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视,以不同的防火墙形式如代理型、包过滤型以及监测型等防止外界网络信息的侵入[4]。在使用网络防火墙保护网络信息之后,还可以安装杀毒软件。目前我国的杀毒软件技术较为先进,例如微点主动防御软件、费尔托特斯安全、瑞星、金山毒霸,都是防护较好的软件,能起到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3.2 加强账号设置
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开放性,用户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信息安全威胁,对计算机用户账号进行篡改,造成重要信息的外漏。因此,为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要加强账号设置,对密码的形式和复杂程度要提高,避免单一的应用数字或应用字母,增加破译难度,提高安全性[5]。同时对密码进行定期的更换,以避免不法分子掌握密码破译方式,对账号进行更改。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计算机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网络应用形式不断丰富,用户在进行账号申请和密码设置的过程中,要避免用户名和密码均相同的情况,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例如,对微博账号、支付宝账号以及公司系统账号的密码设置要避免相同,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3.3 加强漏洞补丁
对计算机进行漏洞补丁是对计算机正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弥补,通过程序安装等方式,实现电脑程序系统安全正常。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系统运行和程序操作不当的问题,给网络信息入侵者提供恶意攻击的机会。据调查了解,通常用户所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在着漏洞危险,用户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为计算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处理。检查并修复漏洞的方法通常是进行漏洞补丁的下载安装,以促进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市场上修复漏洞的软件有360、金山卫士、超级兔子等,都能有效查找漏洞并及时修补。
3.4 增强加密技术
用户将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以及重要文件进行加密,使用户计算机遭受攻击被不法分子入侵时,也会保护重要文件信息,已被加密的信息不容易使不法分子窃取这方面的数据资料,使损失降至最低。目前的文件加密技术根据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密码加密是最为基础的通过设置对称密码以及非对称密码对文件进行防护;操作系统防护能够通过电脑系统对文件组织和存储形式进行加密;文件分析技术则能够通过分析文件的语法结构和关联的应用程序代码而进行一些置换和替换,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可以达到一定的文件加密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增海,王洪苹.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5).
[2] 刘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的相关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4).
[3] 邓景辉.浅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防护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6).
[4] 张小彦.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0).
[5] 安睿.基于bagging的电力信息安全态势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