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宇
摘要: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包括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系统和质量信息数据收集系统。质量信息数据收集系统提供了有关雷达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信息;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系统通过对专家评价意见的收集,利用D-S模糊综合评判算法,计算得到雷达综合评分,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雷达产品的改进依据。系统提供友好且易操作的用户界面,提高了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评价的工作效率和评价的准确度。
关键词:雷达装备;数据库;质量与可靠性;评价;D-S证据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173-03
目前在雷达研制、生产过程中管理和指导设计、检验、试验和生产,及时评价产品质量并自动分析出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比较缺乏。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是进行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和保证雷达装备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雷达质量与可靠性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趋势。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多,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种类多、容量大、周期长,如果单纯依靠手工方式需化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易出现过多的人为偏差,因此有必要建立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以保证质量与可靠性数据的及时收集,保证信息的统一集中,保证评价标准的一致,评价方法的标准化。雷达的质量能否得到及时评价和分析,直接关系到承制方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使用保障。该文介绍的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包括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系统和质量信息数据收集系统。
1 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
1.1系统目标
鉴于开展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发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用于质量信息的收集及雷达质量与可靠性的评价。
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可提供评价项目的定义与管理;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法的定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实现;评价结果报告的生成以及质量信息和数据的录入和查询。系统能够面向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权限的界面,实现信息的共享。
1.2系统总体构架
目前较为流行的两种开发模式分别是Client/Server模式与Brower/Server模式。Client/Server模式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Brower/Server模式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Client/Server模式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在大量的数据录入,Client/Server模式更加强大,更加灵活。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系统充分利用了客户/ 服务器( C/ S 即Client / Server)结构[1]的特点,能够并线程处理雷达可靠性评价过程及质量信息收集中的大量数据,能够接受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
为了更好的实现代码的移植性和可复用性,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系统选择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构架结构[2]。
在模型层,将最底层的代码进行了封装,将数据库的连接、DS证据融合算法、各类对象的初始化均放在该层进行处理。
在控制层,实现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流程,接受表现层传下来的用户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对数据的访问、修改、更新、增加等操作。
在表现层,采用界面的方式呈现各种功能,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处理文字、数字等方式的输入数据及输出各类结果。
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系统软件构架设计如图1所示。
1.3系统功能
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包含两部分数据信息。
1) 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信息
该部分的信息主要有:评价组专家信息、项目基本信息、专家可信度、评价因子信息、评价因子权值信息、定量评价记录信息、定性评价记录信息等。
2) 产品质量信息
该部分信息主要有:现场技术问题处理信息、质量信息反馈记录、产品故障信息统计、采购验收信息等。
系统需要提供对以上两类信息的查询和维护, 同时还具有用户信息管理等其它功能。按照系统的功能需求, 将系统分为5 大功能模块, 其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 用户管理
该模块处理用户的有关信息,包括对界面输入的用户名称和密码进行合法性判断,对登录用户进行权限判断。根据设定的不同权限,进入不同的界面。本系统中共设置两种权限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评价组长。
2) 评价项目管理
该模块处理与评价的雷达项目相关的信息,包括评价项目的建立,评价项目属性的维护,评价项目中评价组装家的定义;根据项目属性,选择项目和评价专家可进行在研项目或者批产项目评价因子权值定义及该专家对该项目的可信度的定义。
3) 评价因子管理
该模块处理与评价因子相关的信息,包括对评价因子名称、技术要求、评分细则、及支持文档等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
4) 评价管理
该模块处理与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的相关信息。包括对批产项目、研制项目的定性评价;通过使用DS融合权值或者系统默认权值对批产项目、研制项目进行定量评价;对典型雷达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查询、排序;对每个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按规定评价格式进行导出。
5) 质量信息管理
该模块处理与雷达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对现场问题技术问题处理信息、质量信息反馈记录、产品故障信息统计等信息的收集、删除、修改、查询。
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2.1研制项目与批产项目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雷达的质量与可靠性形成于设计,依靠生产过程来保证。因此,雷达质量与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研制和生产两个阶段来建立。但由于雷达研制与生产阶段差异较大,针对雷达自身特点、研制、生产和使用状况,分析得到影响雷达质量与可靠性的因素,综合考虑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分别建立研制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和批生产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将顶层指标层层分解成基本的评价因子,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时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针对相关的设计和技术资料、定量数据等信息,按照评价标准的评分细则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等级。
2.2 D-S证据推理算法的软件实现
D-S证据推理是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所依据的数学方法是证据理论[3],核心是证据合成法则-Dempster Shafe法则[4]。最先由Dempster提出,后由Shafe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不精确推理理论。通过建立评价因素集、建立权重集、建立评价集、建立多因素评判的隶属矩阵、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5]的软件实现,就可通过专家的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算法,计算出雷达总的得分,也就完成了对典型雷达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综合评价。
3 结束语
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通过分析典型雷达装备的特点组成和功能特性,就雷达质量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纳,确定质量与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建立原则,确立了多层体系结构的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评价制定了标准的分析和评价管理流程。典型雷达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雷达质量与可靠性的评价过程简便易行,切实提高了评价工作效率和评价的准确度;对雷达装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宇军.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76-378.
[2] 陈云芳.Struts 2 基于MVC的Java Web应用开发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10.
[3] 段新生.证据理论与决策、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3-36.
[4] Kari Sentz. Combination of evidence in dempster-shafer theory[M].Binghanton University, 2002.
[5] 高红星,何宏平.基于D-S证据融合的雷达安全性评估[J].中国电子科学院学报,2006(6):49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