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2014-09-17 20:21侯明
人大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工委选民

侯明

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就是以人大代表为主体,通过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和固定人员,接待前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的选民群众,进一步畅通和便捷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渠道。“社情民意站”是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掌握社情民意的平台;是选民协助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执行职务和向人大代表倾吐心声、发表意见的载体。对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新条例、内容和原则作进一步探讨,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实践,将有助于其他地区和相关工作进行举一反三、借鉴和参考。

(一)创新条件

1.客观条件

(1)人员条件。即人大街道工委和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人大街道工委通过组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并实行代表公示制度,疏通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密切了代表同选民的联系,增强了代表责任意识,提高了履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自觉性,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新活动奠定了人员基础。

(2)物质保障。即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的物质条件。从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提供固定的场所来看,客观上,作为一种利益相关主体,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解决了如办公场所、办公用品等硬件设施,提供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建设所需物质条件,给予该项创新以极大的支持和保障。

(3)现实需求。即社区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需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使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逐渐增多,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操作条件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由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般兼任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因此其可以较好协调人大街道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所产生的建议和意见的有效办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在操作层面成为可能。

(2)人大街道工委的推动。由人大街道工委负责具体工作的推动和实施,是在选民联系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大人大工作进社区力度的新举措。

(3)人大代表的认真履职。缺少人大代表的履职,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成为“空站”,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创新内容

1.人大代表履职机制方面

(1)代表联系选民方式创新。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履行“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第四十五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可以说是对代表联系选民方式的创新。

(2)代表活动形式创新。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监督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并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发挥好监督协助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一府两院”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民情民意。因此,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选民的呼声,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人大在社区开展的代表活动“化整为零”,创新了闭会期间开展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

(3)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大代表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反映建议和意见的需要,是人大街道工委与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和筛选并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逐一解决,化解社会矛盾,是对现有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2.和谐社区建设管理方面

(1)政府决策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特别是“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使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群众认可且符合实际的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机制的重要创新。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社区治理是在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其行为直接指向社区中的公共事务,直接关系到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置身“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在社区治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3)和谐社区建设方式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居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是发展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建,使社区高度自治,公共事务民主、透明、高效,社区各种意见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协商与相互妥协,为社区居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基层党委、人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创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3.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形式创新。人大代表通过“社情民意站”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知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社区居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反映和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和能力普遍提高,社区居民群众自主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实际上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2)社会管理工作方式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提升了社区社会群体服务管理水平,完善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从源头和根本上破解了社会管理有关难题,特别是增强了社区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社区建设者和建设成果享受者对社区的参与热情,提高了社区凝聚力以及社区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3)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加强社区管理,建设和谐社区,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维护群众利益,需要拓宽社区居民群众利益表达、利益维护和利益实现的渠道和途径,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的表达机制。实践证明,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及其在“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的有效运作,是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创新。

(三)创新原则

1.为人民服务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各项工作创新要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解决实际问题原则

在哪个方面进行创新活动,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取决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城市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社会发展的矛盾,因而各项创新活动必须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围绕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招法和举措。

3.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原则

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推动发展的过程。创新的目标就是实现发展,机制创新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如果说,从实际问题出发是立足当前的话,那么这种机制创新就是立足长远,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一个好的机制其内部必然包括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处理好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机制创新中的协调机制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和谐发展的实现。

4.人民群众评价原则

坚持人民群众评价原则,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把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凡是群众满意的,都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并视情况加以复制和推广,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工委选民
中共梧州城工委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