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燕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族抒情民谣,也是该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民歌。这首古老的歌谣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如《本调阿里郎》《新调阿里郎》《珍岛阿里郎》《密阳阿里郎》等数十种变体,内容上虽然都是抒发对丈夫的爱恋之情,但曲调上却有很大差别,音乐风格相当地方化。本文所研究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这是目前《阿里郎》民歌流传度最广的一个版本。
歌曲《阿里郎》的基本结构就是短短的四个乐句,在这里,为了分析的方便可以简单地把它分成A、B两段。歌曲音乐具有典型的朝鲜族音乐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五声音阶的旋律变化使得音区整体跨度不大,旋律围绕调式骨干音螺旋式上行移动,以四度和二度作为构成旋律的支柱音程,而尽量避免大小分解三和弦式的旋律进行,这些既使得整首歌曲的音乐富于变化,同时也体现出了朝鲜族音乐的一些重要特点。B部分的第一乐句出现了八度的音区跨越,但是也是缓慢的上下行运动,并没做较大的音程跳动。唯美的旋律表达出歌曲委婉缠绵的意境以及妻子对丈夫的坚贞不屈和浓浓的期盼之情。这首歌曲虽然没有复杂的曲式结构,但自然质朴的音乐语言也最能打动人心。
“阿里郎”演唱组合在2002年第十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凭借改编后的歌曲《阿里郎》一举斩获通俗唱法专业组特别大奖。因此,他们演唱的通俗唱法版本的《阿里郎》最为世人熟知,也是较为成功的《阿里郎》翻唱作品之一。歌曲把原来简单的四个乐句进行了三次有变化的再现,在这三次变化中,无论是速度、节奏和调性都根据歌曲情绪的递进而发生不同的改变,使得同样的旋律反复听来也不显得单调。特别是B部分插入的Rap节奏和DJ打碟的音效,更体现了歌曲年轻化的音乐语言。
特别是在歌曲开头部分反复吟唱的“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呦”乐句中,点明主题的唱词配上逐步巡回递进的音程结构,表达了歌者内心的期盼和无奈的等待。
这首歌曲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有很多的演唱版本,随着网络上韩剧的热播,特别是近年来在年轻人中掀起的一股“哈韩”之风,使得这首代表朝鲜民族音乐特色的古老民谣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因为它一个八度的音域和口语化的歌词,在众多的演唱版本中还是以通俗唱法较多,民族唱法其次,美声唱法因为审美习惯和演唱方法的不同而相对较少。
这首民谣的整体音域是最接近人声自然音区的,因此,用真声演唱为基础的通俗唱法来诠释再合适不过,同时也更能体现歌者的个体音色。
歌曲前奏部分用电子合成器模仿吹管乐器的效果,安静地奏出了主题旋律,然后朝鲜族前短后长的鼓点节奏出现。在基本的A部分,歌手金泽南用他那沙哑而充满磁性的声音舒缓地唱出歌曲主体,仿佛自言自语地诉说着心底的故事,把听众一下就带入了歌曲的意境。
间奏部分是一个速度加快的过渡段,A1和B1部分明显加入了鼓点,情绪也随之昂扬流动起来。特别是紧接之后朝鲜语的说唱部分是全曲的一个亮点,这一段更加强调朝鲜音乐长短节奏的变化,既保持原有民歌的音乐风格又融入了一些流行元素,深受年轻听众的喜爱。在随后A2、B2、A3、B3的两次变化再现中,歌手金润吉一个人独唱主旋律,其他三人做节奏垫音,更加随性自由的发挥,充分展现出了金润吉那充满爆发力和穿透力的音色,特别是当他用真声唱出对于男歌手而言几乎不可能的#f2时,全场都为之沸腾,惊为天人。歌曲尾声部分又回到了与开头相呼应的速度,缓缓唱出的最后一句歌词又把人带回到了那种委婉凄怨的唯美情绪之中。
歌曲《阿里郎》抒情性较强,整体音区在一个八度之内,就算是1=G,那最高音也只有d2,在众多的演唱版本中民族唱法要多于美声唱法。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首民谣长期都是在劳动人民中传唱,用美声这样一个舶来品来表达歌曲,似乎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歌曲的整体音区跨度不大,难以体现美声唱法的技巧优势。现在人们比较容易听到的是青年歌唱家雷佳的民族风版本,歌曲是用朝鲜本民族语言演唱,风味十分浓郁,雷佳在表现这首歌曲时,特别注重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就像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主张的“声中无字,字中有声”[1]一样,想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歌唱的技术要为音乐服务之外,同时也要注意把歌词的意境表达到位。
虽然通俗唱法在刚进入我国时,往往被认为是毫无技术性可言的,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其自身也在发生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演变,从最初港台式的气声唱法、轻声唱法,到后来受欧美流行音乐影响的摇滚唱法等,都体现着外来文化对于中国通俗唱法的影响。在进入21世纪以后,通俗唱法立足于自己的本土文化,逐步形成了大家较为熟知的所谓民通唱法、美通唱法等适应中国听众审美需求的演唱方法。但是无论怎么改变,缺乏专业、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指导,都是无法拓展音域、美化音色和自如的表达歌曲情感的,只有通过专业、系统的通俗唱法学习,才会获得有气息支撑的、具有一定穿透力并富于表现力的、有控制的声音,而不是只依靠话筒“无病呻吟”地喃喃自语。
歌剧《图兰朵》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一首著名的男高音独唱曲目,也是很多美声唱法歌唱家在音乐会上的必选曲目。而在著名通俗歌手刘欢的个人演唱会上,他却与香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用原调共同演绎了这段美妙的旋律。通过这一点,人们可以明白,一个专业的通俗唱法歌手是不应该受到歌曲类型限制的,他可以用所掌握的通俗唱法演唱技巧来表达各种风格类型的歌曲,展现出与其他唱法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早在中国儒家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就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文中认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2]运用通俗唱法来表现民族风格的歌曲,显得更加生动、自然,贴近生活,虽然有的时候听起来似乎少了些民族唱法的甜美和美声唱法的醇厚,可那深入人心而又亲切动人的感染力,确实是其他两种唱法所不能取代的。
1 歌曲艺术表现力的拓展 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是指在演唱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它以有组织的节奏、旋律以及歌词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了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精神上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并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就像平时人们在听一首歌曲时,虽然并不能看到歌唱者的影像,可是通过歌唱家动情投入的演唱,很好地诠释了歌曲的内涵,令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足见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对于架起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心灵桥梁是多么重要。
运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不仅使得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更加贴近普通群众,而且细腻真挚的情感表达也让歌曲的表现力大大加强。在民族和美声唱法中,大部分高音区的演唱都被处理成持续的强音,以强调音色的饱满通透,而通俗唱法中却运用“强爆破、弱延长”的技术处理,不同的表达效果给歌曲的艺术表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得歌曲的艺术魅力大大增强。
2 审美体验的多样性 审美体验其实是一种鉴别、欣赏、认知的经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是审美主体内省、概括的结果。音乐是最能传情达意的艺术,也最擅长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音乐速度的快慢、音乐力度的强弱、音乐的音色变化等,都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很多相近之处。《论语》中曾记载: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滋味”[3],这就是音乐美的魅力所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倾听音乐作品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与音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审美主体所产生的诸多心理体验是人们对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一首歌曲首唱之后,大家都会很自然地将其作为范本,并与以后的翻唱作品进行比较,很多固有的审美评价都已根深蒂固,可这往往成为歌唱技术向前发展的一个桎梏。无论是哪种唱法,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时,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表达歌曲的内在意境,而通俗唱法更是特别强调歌手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和文化素养来演绎歌曲。因此,每一个专业的通俗唱法歌手在演唱同一作品时,都会带给听众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使听众在每一次欣赏之后都会得到一些新鲜感,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优秀音乐作品常演不衰、流传至今的原因。
3 唱法融合的启示 在歌曲的实际演唱过程中,很难说三种唱法是决然孤立、毫无关联的,无论是在呼吸、位置、共鸣上,还是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上,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从理论层面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歌曲的演唱是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唱法,各种唱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只是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无论哪种歌唱方法,只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被广大受众所喜爱,那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否则就是阳春白雪,无人问津。运用通俗唱法来演绎民族风格类型的歌曲,可以表达出单一作品不同于其他唱法的独有韵味。
艺术需要多元化的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各种声乐艺术虽有各自的一些特点,但又有着许多共同的基本规律。通俗唱法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汲取民族、美声唱法的营养,互融互进、合理借鉴,但是它因人而异、因歌而异的技术复杂性也确立了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所以,各种不同的演唱方法仍然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完善,更具鲜明的特色,而不会出现所谓殊途同归的结局。
随着声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演唱方法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于任何一种声乐演唱技术,都不能武断地评价它的好与不好,而只能讨论其在表现某一首作品时演唱方法是否适合。唱歌不能拘泥于“唱法”,只有掌握好唱法运用的灵活性和实际操作性,才能为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服务,这也是研究演唱技巧实际运用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沈括.梦溪笔谈[M].沈文凡,张德恒,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公孙尼子.乐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孔子.论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