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开发的探索

2014-09-17 01:47:20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电导向实训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天津 300309)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上的引入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劳动组织方式及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劳动者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汽修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同时具备不同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但从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汽修人才培养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法,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对于汽修机电维修工而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发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有必要。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具备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专业能力使学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社会能力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些基本能力和基本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引导学生步入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二)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北京、河北等地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如何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其教学组织形式及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教师将作为教师给中职学生上课,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学校认为中职学校管理的困惑是什么?结果是“三难”:一是学生难,没兴趣,缺自信。二是教师难,教什么,怎么教。三是学校难,教学难,管理难。科技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方式不断变革。现代人除要掌握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职业教育是发现、评估和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的汽修机电维修实训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适合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应用。

(三)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可行性

适用于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通过论证校企结合师生共同确定的岗位任务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开展的教学组织过程。实训项目符合岗位需求,能从岗位直接提炼可行性实训项目。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对性强、效率高,具有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和焕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功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设计要求:第一,每个项目都要明确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第二,真实工作岗位任务或维修案例引入,以任务驱动。第三,实际工作项目,教师主导,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估自己的学习行动。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实训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评价提高职业行动能力。

二、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一)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利于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利于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

(三)研发教材教辅资源库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利于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教辅资料; 编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体化教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四)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利于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技能鉴定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育双多学生评价模式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利于探索以用人单位为主、多方参与、多元评价和对接技能鉴定,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三、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开发过程

汽车维修机电实训项目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一个典型实训项目可以划分为几个学习任务,即“内容是工作的学习任务”,“用于学习的工作任务”,简称“学习任务”或“学习性任务”。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的数量和大小并没有特定的标准,它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如果实训项目很大,综合性和开放性就很强,但是可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控制能力和较好的教学资源条件,还需要学习者有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培养学习者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如果实训项目设计得很小,教学比较容易实现,但是相对又比较难以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在低年级处于职业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时,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实训项目,便于教学组织与实施。 实训项目的设计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根据产品、岗位、工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较合理的设计典型实训项目。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是“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学材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它是基于工作过程而形成的。

(一)汽修机电维修工作过程分析

接车:和客户交流,了解故障现象和客户需求,填写任务工单并经客户签字确认。

信息:将汽车开到检测线上进行进一步检查,确定故障原因。

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

实施:按正确步骤操作并记录工作过程,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遵守健康、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检验:上检测线作最终检查,检验维修质量与结果。

交车:开具明细发票,向客户解释维修过程,交车。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布置任务书。任务书是制订一堂好课的标准,其结构包括主标题、学习材料、学习过程等。教师制订的任务书其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对整个自主学习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能力构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设计,将课程划分为由任务组成的结构模块,以行为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

2.导言。导言即导入技能,重点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可以向他们引入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围绕中心——找出要素——进一步细化、分析要素”的方法形成较完整地对一个问题较详细的研究。教师引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实训工位、维修手册、设备工具、耗材清单、信息资源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资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教学活动。

表一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内容的设计(样章)

表二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学生工单

表三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评价表

四、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效果

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主要为汽车机修岗位服务,它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汽车构造、工作性能后进行的维修任务,为学生毕业后直接顶岗参与机电维修工作奠定基础。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促进有目的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从技术资料中获取和分析专业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

帮助学生从实际经验和书本抽象的描述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这种基于汽车机电维修实训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机电维修实训项目,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解决汽车机电维修岗位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03).

[2]李和平.行为导向教学法模式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04).

[3]吁诚铭,陈燕.中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

[4]唐俊成,刘健,吴斌.职业教育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猜你喜欢
机电导向实训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