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灵梅
母亲和民民的到来,一家人团聚本该高高兴兴,可是我们 3个人总是不合调。我们把他视作成人,要求很高,我们只重视学习成绩,不懂心理健康,对他的不良习惯,缺乏耐心,抚爱少训斥多,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我的内心很复杂,既恨铁不成钢,又无法容忍老金粗暴对待,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间经常吵架。
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潸然泪下,要求回家。
1976年 4月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金瑞。那时候我们要上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不和谐的家庭,我无处诉说,无人指点,整天绷着一张脸,孩子们怕我离我远远的。今天想起来,不禁感叹信任沟通是多么重要。
天生我才必有用。益民和金瑞兄弟俩读书成绩很好,考试每每都是第一名,双双把奖状挂在墙上。从那时开始,我家里墙上一直挂着两幅地图,一幅中国地图,一幅世界地图,上方写着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当时我只是作为一种自我暗示和自我勉励,是对未来事业的一种期待。在那个时代,虽然国家的前途很迷茫,个人就更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我始终觉得心有不甘,总想着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要划过一道痕迹。当然伟大的人物划过的痕迹很深,我们小人物的痕迹很浅,指甲印似的,没有什么颜色。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万县工作的时候,我和老金的工资是 29块钱一个月。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还要赡养两家的老人,每个月每家寄十块钱,负担很重。为了节约开支,除了职工宿舍不要钱,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一分钱都不给外人赚。我和老金分了工,他负责洗衣服、打煤饼,早上领着孩子背唐诗学英语,我负责买菜做饭解决一切生活需求。
我买来了理发工具给老金、孩子们理发,直至孩子上大学。
我买了一台蝴蝶牌脚踏缝纫机,那时候缝纫机是凭票供应的,我的徒弟小江是四川开县人,有一些人脉,好不容易给我搞了一张票。我经常去买一些布料,给家人做衣服,难度较大的老金的中山装,孩子穿的脱卸式大衣都是我的杰作,自己穿的衣服更不在话下。那时布又便宜,店柜里的零头布更便宜,我做的衣服成本低廉又漂亮。回老家探亲,没钱买礼物,我就买些布料,自己设计做成成衣,送给亲戚。比如老金的侄女水君的连衣裙啊,侄儿的小花衬衫啊,外甥女余涛姐妹三个一人一款连衣裙,令她们爱不释手,至今难忘。
我还买来毛线给家人打毛衣织帽子,万县冬季房间里阴冷阴冷的,我自制保暖拖鞋非常好看。
我学会了烧菜做饭,自己腌泡菜,自己包饺子蒸馒头。
孩子们的衣食并不亏欠,课外读物也不少,可我从来没有给孩子买过一件玩具,很是遗憾。
万县的农民粮食不够吃,我们家的粮票用不完,就用它去换鸡蛋和橘子,我们用一斤粮票可以换五斤橘子。总之一分钱掰作两分钱用。
劳累过度,引发风湿热。我在万县工作的时候正是中国跟越南关系比较复杂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是中国援助越南打美国,七十年代末,中国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我是车工,生产加工一些零部件,主要是罗经和其他航海仪表。记得那时经常赶货,时间紧任务重,晚上加班加点,非常劳累。有一次晚上加班到 12点,我极其疲倦。宿舍建在山坡上,实在爬不动了,只好坐在石阶上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爬。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家里又没有电扇,老金很怕热,就在凉席上洒水。我本身劳累,抵抗力下降,一睡那席子,后脊梁就有冰凉刺骨的感觉。我想起来把席子上的水擦干,垫上床单。老金睡得迷迷糊糊,不肯起来,我只好忍着。结果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发高烧,到医院检查无法确诊,不知是何病。高烧持续了一周,关节部位冒出好多红斑,血沉 110,并发了心肌炎,这才确诊为急性风湿热,马上住院卧床不起。
我在医院一住就是三个月,每个周末老金都会带着烧好的饭菜来医院看我。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走路,筷子也拿不稳。想织毛衣,毛衣针对不准孔洞。医生说:“你是风湿热引发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病留下后遗症,引起心瓣膜萎缩关闭不全。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运动,先步行锻炼,从走五米走十米开始,慢慢多走点,再爬山,再慢跑,逐渐恢复心脏供血的机能。”我遵医嘱坚持锻炼,总算基本康复。
未能见父母最后一面。我一生中,最大遗憾是未能为父母尽孝,见上最后一面。每当我想起这事,心中立刻涌上痛楚。当时从万县到宁波,不通火车,只有轮船,从万县到宁波要五天五夜,而从宁波返回万县则要八天,另外回去一次费用也不少。1972年底父亲不幸中风,我回家看过他,顺便把民民接到万县。民民走后,父亲因想念他,药食不进,无奈之下,我又托同事把民民送回老家。
父亲弥留之际,床前围着很多人。我哥问他:“要不要打电报叫灵梅回来? ”老人说:“不用,太远啦,回来要很多钱,有民民代表就可以了。 ”聪明的民民一听这话,赶快爬到楼梯上喊:“外公,我在这里呢。 ”因为这时他只有 4岁,怕个子太小外公看不见,外公微笑着看了他一眼,就走了。
父亲去世的头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到我四川家里来,坐在餐桌旁,背对着我。我问:“阿爸你怎么来了?”他说:“灵梅我好饿,你炒碗鸡蛋饭给我吃吧。”我炒了一盘鸡蛋饭,父亲吃完就走了。第二天早晨 8点我就接到父亲去世的电报。我是父亲最疼爱的女儿,父亲的灵魂是特意来向我告别的。那年我父亲只有62周岁,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这件事让我无法解释。
我母亲比父亲多生活了十年,她的病是脑部肿瘤,压迫脑神经,说话语无伦次,一阵清醒一阵糊涂。医生说脑部手术风险很大,费用极高,建议保守疗法。每当她行为失控时,哥嫂只好给她服用镇定剂,镇定剂吃多了,引发慢性中毒就走了。她是1986年7月去世的,当时我在江山经委工作,工资也不高,每月五十四元。加上我工作又很忙,母亲临终时我正好在上海出差,没来得及赶回老家,这样我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第二章 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
一是我小时候在农村那种纯朴善良、开心活泼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我大胆的乐观开放的性格;二是生活的磨难锻炼了我的意志,变得坚强而独立;三是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及时让领导发现和重视我的才能。这三个因素对我实现自己的梦想起了很大作用,总之,任何经历都是财富。
一、山沟沟里吹来改革之风
文化革命结束。在文化革命的十年里,我们一直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1976年 9月毛泽东主席去世了,1978年,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时文化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我们虽然生活在四川省万县的大山沟里,但广播里还能听到新闻。到了这时我们觉得曙光就在眼前,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希望。这时老金开始努力自学英文,他给自己定下任务,一大早起来读英语,每天要记 20个单词。因为厂里有些机床设备是从瑞士和捷克等欧洲国家进口的,说明书全是英文,没有人能翻译,所以他自觉挑起了这副担子。
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工作单位——四五五厂是个国防工厂,条件比较好。集体宿舍前面有个小广场,广场前方放个大电视机,晩上大家搬个凳子看电视。大概是 1980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的,剧中才子佳人卿卿我我的情调,文化革命时期是遭批判被禁止的,现在竟然又恢复上演了。我很震惊,也很兴奋,回家跟老金说:改革之风真的吹到山沟沟里来了,我要为新的改革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
准备改革。改革的微风吹进了山沟,四五五厂作为大型国营企业,1981年左右就开始准备企业改革,工厂抽调徐宝素同志牵头成立了企业管理科,引进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美国的绩效管理方法。那时第一次提出了责、权、利对等,岗位责任制等,即所谓“掌握多大的权力,就承担多大的责任,就享有多大的收益”。厂里逐步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资料室也购进了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图书和杂志。那时晚上加班也开始发两毛钱的加班补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多了。工厂老厂长陈财元是从上海航海仪表厂调来的,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常常向他请教企业如何经营管理,受益匪浅。
毛泽东主席去世了,三线建设的必要性遭到质疑,江浙人都想返回老家。我在一次关于工厂未来去向的研讨会上,提出将工厂搬迁至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议。当时我虽然只是一个科长助理,人微言轻,但这个提议得到了广大同事的拥护。8年后工厂果然都搬迁了。
心中燃起梦想。文化革命结束之前,中国是不允许有私人经济的。现在国家渐渐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我心中就开始燃起梦想。我在日记中写道:将来我要办一个服装厂,生产学生装,生产女士塑身内衣。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喜欢做衣服。我从参加工作、成家以后,家人的衣服基本上是我买布动手做的,回家乡探亲时买不起礼品,就自制服装当作礼品送给亲戚。
第二个原因是我本人想塑身。那时候我刚生了第二个孩子不久,因产前高血压,为了预防子痫再度发作,医生给我吃了很多降压药,造成内分泌失调,产后身子发胖,竟然有 145斤,被人戏称 “苏联老太太 ”。那时巿场上没有塑身內衣,普通文胸也只有上海巿场才有,我用的文胸是我自己动手缝制。由此我联想,其他女性应该也会有类似的需求,办一个内衣厂肯定生意不错。
第三个原因是我在电视上看到发达国家学生统一着装,女生穿着小裙子,男生穿着小西装,实是好看,于是我又想为学校的孩子们设计生产校服。但当时都是些朦胧构想,倒也没有具体计划。
努力工作节节升。四五五厂的职工,大部分是大 中专生,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少。我本来是个车工很不起眼,但领导觉得我任劳任怨,工作能力强,而且经常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两年后就提拔我做车间的计划调度,再后来又被总厂调去担任技术设计部科长助理。我经常参加厂级会议,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才干。
我们厂是生产军用导航设备的,设计专家们各自分工很细。李国先是科长兼总工程师,傅大学是副总工程师,陈林根是设计电子线路的,张为民是高工,技术科一共有三四十人。有的是设计零件的,有的是设计部件的,有的是做数据论证的,当中还有校对、审批流程,我来负责协调沟通他们的工作,竟然大家都很配合。
总的说来,一是我小时候在农村那种纯朴善良、开心活泼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我大胆的乐观开放的性格; 二是生活的磨难锻炼了我的意志,变得坚强而独立;三 是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及时让领导发现和重视我的才能。这三个因素对我实现自己的梦想起了很大作用。
参加厂长经理选拔考试。1984年,当时国家 逐步实行改革,国务院要求国有企业,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担任厂长(经理)。我们厂的老厂长陈财元将要退休回上海,需要一个储备厂长来接任,所以上级给了工厂一个考生名额。我在一次厂部的调度会上得知消息,我告诉他们 “我想试一试 ”。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知识。
考试时间定在 8月,考场设在重庆,是国家经计委组织的首届厂长经理选拔考试,考试的内容,都是关于企业改革开放的话题。 8月份的重庆如同火炉,天气炎热,教室里没有空调。我从离开船校十六年再没有考试的经历,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历时 4个小时,考完试后人都站不起来,晃晃悠悠扶着墙壁才走出教室。我的同学兼同事张家和在门口捧着冰棒等着我,吃了冰棒我才慢慢缓过神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