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
根据2014年监督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和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省人大财经委从3月份起,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有效投资、外贸出口等重点内容深入调研,召开省级有关部门座谈会,听取省咨询委专家意见,并实地考察部分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汇总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指标稳中有升,结构调整加快
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一背景下,我省上半年GDP增速达到7.2%。李强省长代表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时,对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概括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深化改革主动有为、环境整治强力推进、结构调整扎实有效、改善民生积极努力”。
主要经济数据充分印证了政府工作积极有为、经济发展平稳健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权力清单改革试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成效初显,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但相对于全国上半年GDP增速的7.4%,我省GDP增速一定程度上显得有点“滞后”。不少关注浙江发展的媒体发起了“浙江怎么了”、“浙江落后了吗”的议论。
对此,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潘毅刚指出,此轮经济增速放缓是全国性的调整,浙江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由于浙江微观基础的市场化活跃程度较高,因此在宏观变化上表现得更明显。他强调,经济增速放缓是适应外部冲击和结构调整的自适应过程。不能以下降“慢”认为其很好,也不能以下降幅度“深”认为其不好。
省咨询委专家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要对经济增速放缓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只要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与我省年度发展目标基本相符,就不要过多地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他们指出,上半年我省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937元和10979元,同比增长9.4%、10.9%,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这说明,经济发展为浙江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看经济既要观大势,也要谋局部。在理性看待我省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对一些突出问题高度关注。
问题之一:工业增长后劲不足
工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以来却明显增长乏力。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主要指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7.5、0.2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持续下降。工业投资增速已从2012年的16.9%、2013年的15.9%,下降到今年1-6月的7.8%。上半年制造业投资仅增长5.1%,同比回落13.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等投资不足。企业投资信心明显不足。据省经信委5月份对全省10587家小微企业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内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占比仅为9.6%,处于观望状态、无投资意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3.3%、47.1%。如果工业长期“失血”,将导致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严重不足。
对策:抓企业、抓投资、抓出口
抓工业,首先在于营造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良好氛围。专家学者认为,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经济兴,要举全社会、全省之力,坚持走工业强省之路。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二八定律”,今年上半年我省工业发展现状印证了这一规律。1至5月份,占全省20%的年销售1亿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占到了全省产值的80%,平均增速超过8%,远远超过销售1亿元以下的企业。因此,下半年要继续坚持“抓大扶小”,对大企业“抓点”,对小企业“抓面”,统筹促进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针对企业反映的投资审批难、审批繁问题,要继续改革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快建立民间投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要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对我省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产业项目,加快一批重大产业类项目落地、开工和投产。
专家提醒,当前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订单竞争日趋激烈,下半年出口仍可能出现“过山车”现象。要不折不扣执行“出口多补得多、出口快奖得快、参展多贴得多”的政策,千方百计让出口更多一点、更快一点。
问题之二:金融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截至6月末,浙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96%,延续去年“双升”趋势。虽然在地方政府、银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金融风险总体平稳可控,但化解风险压力不可低估。目前我省化纤、纺织、钢构等行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较为集中,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保情况较多。企业贷款一旦发生风险,银行往往对担保链涉及的好企业进行“抽贷”,一家企业出险可能影响一批企业、一个区域。
对策:政、企、银要联动协作
防控金融风险隐患是一项紧迫任务。政府、银行、企业必须联动协作,齐心协力予以化解。政府要摸清风险底数,强化监测预警,定期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涉险情况进行排查。各金融机构应步调一致、协同应对,分类处置风险企业,特别是对自身经营良好的担保企业,慎用“连带保证”等方法,努力降低担保链传导风险。
在一些市县,为奖励银行共同参与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地方政府将财政资金存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企业资产风险联动挂钩。专家建议,这一作法既有助于用足用好政府性资产,又对银行予以适当制约,值得在全省推广运用。
问题之三: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
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引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上半年全省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2.6%、销售额下降27.5%。全省11个设区市城区商品住宅库存逐月加大,目前已达30万套,平均消化需要22.5个月,非商品住宅平均消化周期已达59.1个月。当前全省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税收近三分之一,房地产抵押贷款比重达46%。如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将对财政、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带来冲击。
对策:适时调整完善住房政策
在防控房地产风险上,有关专家建议,参照部分兄弟省市的做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完善住房政策,支持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合理释放。
展望下半年经济形势,省统计局王杰副局长表示:“总体来看,下半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动力大于下行压力。”省发改委专家认为,预计我省下半年经济运行可望呈现“稳走向好”的态势。
这份自信来自于对我国和我省经济的信心。虽然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但上半年国内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并未改变,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下半年,随着国家定向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五措并举”、“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经济组合拳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我省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已十分清晰,关键是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