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昌
作为故乡人,我写下这个标题,不禁悲从中来;为王有德悲,为他人悲,为自己悲。九十六年前,故乡的这位革命先驱少小离家,终生未回;八十二年来,似觉他之孤魂尚萦回于遥远的异地他乡。却不知其魂魄能否听到故乡人的召唤:有德归来哇——但愿这呼唤能够穿越时空,给他孤寂的灵魂以慰藉。呜呼!作为一名专做地方史志的人员,笔者曾经受命而作,也自由撰稿,写过或悲、或喜、或长、或短的不少文字,虽无行云流水之势,却也不至于像今夜这般,一方面好似心中萦绕着一股英灵的气息,另一方面也觉得面对这股英灵气息而一时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深感心志沉重,难以下笔……
王有德,男,汉族,1897年出生于阿迷县(今开远)平远街红果树村(1958年划属砚山县)。1911年,王有德小学毕业后,前往阿迷和昆明就读初中和高中。1918年,他为寻求革命真理,毅然与解福荫(大理人,1941年曾任蒙自中学校长)、蒋子孝(弥勒人,1930年曾任阿迷县长)等同学一起,背井离乡,取道越南,经上海到北京求学。王有德凭本事考取北京大学德语系预科班,但经济拮据,无从上学。一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外出开会,王有德横路拦车,倾诉了求学志向和经济贫乏的苦衷。事后,王有德给蔡元培写了一封“万言书”,深得蔡的赏识和同情,便为他在学校安排工作,换取在京求学与生活的费用。
王有德进入北大以后,一种前所未有、且闻所未闻的新思想、新文化,以及浓厚的革命气氛感染着他,渐渐提高了他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觉悟。1919年,他参与李大钊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著作的整理工作,进而在李大钊的革命思想熏陶下,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民主科学思想的感染下,逐步成长为我国较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在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中,他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反帝反封建游行和“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革命行动。1920年3月,王有德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德文翻译工作。1920年10月,王有德参加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我国最早的青年团员之一。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王有德还参加李大钊领导的早期北方工人运动。1921年夏,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有德参加了书记部的工作,在工人中开办补习学校,向工人灌输革命思想,讲解罢工斗争知识;参与领导北方重大的工人自发斗争;领导党报《工人周刊》的编辑和发行工作。
1922年,王有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3月2日,王有德拜访了鲁迅先生,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1926年3月18日,王有德与北京学生和革命群众10万余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及向段祺瑞政府请愿示威活动。示威活动中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后,中共北方区委决定把革命力量转移到广州和全国各地。1926年夏,王有德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和“新滇社”的同志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次年末,王有德毕业分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陈铭枢部任营长。他身先士卒,率部转战千里。1932年初淞沪抗战中,他在十九路军任团长,率领全团战士,英勇奋战。王有德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逝世于上海,年仅35岁。
这就是王有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2010年8月,全国党史系统开展革命遗址普查,砚山县也不例外。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13个乡镇(农场)的革命遗址进行筛选,最后列出16个重点普查对象,王有德故居自然名列其中。到王有德故居普查那天,记得是个阴雨蒙蒙、酷热难耐的夏日。从县城出发,便进入砚平高速公路,不久便进入著名的云南八大坝子之一——平远坝子(含稼依坝),高速路两侧,郁郁葱葱的烤烟、蔬菜、玉米等农作物飞速向后倒退。汽车一路西行,下高速后,就进入平远镇区。穿过回民聚居的田心村,往左拐个弯,但见繁花似锦的一片建筑中间,唯独有一幢断墙残壁的土木结构建筑,这便是王有德的故居。故居由前后一大一小两个四合院组成,基本框架仍存。走进故居,由于1952年土改时分到此房的8户贫农均已搬出,有一户人家把此地作为鸡厩,鸡粪混杂着潮霉的臭味四处弥漫,由于久无人居,处处破败,一片萧条。虽如此,也能隐隐感受到王家昔日人丁兴旺、财茂物丰的大户人家气派。王家衰败的历史原因不便细说,也无需繁言。普查组一行拍照、测量登记,写普查报告交上级党史部门及县内相关部门。针对王有德故居恢复重建一事,县史志办向县委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并得到原则性同意。
2012年,为把王有德故居打造成云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省“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延伸点,中共砚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投资300万余元恢复重建王有德故居。故居预计2014年6月竣工,该建筑仍为两个四合院,典型的跑马转角楼(即从一边楼梯上去转一周可从另一楼梯下)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四合院的民族文化特色,并用现代手法将精美的门楼木石雕刻造型诠释得淋漓尽致。屋顶采用中式双坡设计,底部加以中式的木色材质及青砖灰瓦、白石灰粉墙材质,下部青石板铺设的院心,大气而富有历史气息。
王有德故居即将建成,但“家徒四壁”,这就面临着如何充实“家底”的问题。但王有德的事迹材料归纳起来是:求学——云南讲武堂并参加北大马学会——《工人周刊》编委——黄埔军校——19路军——病逝,短短两三千字。
今年5月中旬,县史志办派专人到红果树村,通过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查看实物等收集故居遗物,为布展作准备:一是搜寻硬件资料,即王有德故居散落在民间的遗物,拍照、造册登记;二是对王有德软件资料进一步甄别,王有德信件等物品,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间,被其大侄孙女王桂珍为明哲保身而烧毁,经访口碑,确认王有德家由以前的兄弟三人变成了四人,其排行是:王有功、王有能、王有德、王有义。其中王有能10岁左右溺井而亡。就在我们在平远、开远中和营调查期间,恰逢州文联万国华老师一行到王有德故居采风,万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砚山县志办工作过,当时他去北京采访过王有德在北大马克思学术研究会的同事、入党介绍人罗章龙先生,又到广州调查过王有德在黄埔军校的情况,意外获知王有德在广州组建了家庭,妻叫贞以哲,育有一儿。这与王有义之孙王鹏文讲述王有德在广州有家,住董家湾6号或10号相吻合。据王有德之侄王承祖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期,广州的贞以哲除了书信之外,还有药品寄给王家至亲医病。
就在写此文期间,闻砚山县委批准县史志办、文广体旅局两单位组成调查组,到省内外王有德学习工作过的地方,查找王有德的生平材料,但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有德,魂兮归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