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闻客观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认知

2014-09-16 13:08陈艳
今传媒 2014年9期
关键词:客观性

陈艳

摘 要:新闻的客观性一般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与生俱来的属性、客观报道以及职业理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商业化趋势日渐明显,使得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真相,有违新闻客观性的种种行为。本文通过厘清新闻客观性的概念,试图为媒介环境的净化和新闻工作的发展提供正能量。

关键词:客观性;新闻属性;客观报道;职业理念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143-02

新闻真的具有客观性吗?童兵根据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指出: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征,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手法[1]。郑保卫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他[2]。

总体看来,国内学者对于新闻客观性的认识较统一,且多数只是从客观报道的层面进行论述,在本体论证上力度不足。相对于国内而言,西方新闻界认为“新闻必须超然物外,清澈如水。报道一如事物本身,不能经由记者大脑的折射”[3]。

新闻客观性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仅靠以上这些还无法完整勾勒出其基本架构。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作为新闻属性的客观性、客观报道和职业理念。

一、在主客观的统一中把握新闻客观性

“客观性”是一个相对于“主观性”提出的概念。这牵涉到两个问题:人是否有认识“客观”的能力:有“主观”介入认识的“客观”是否还能成其为“客观”。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认识的客观性,即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从主观方面来看,人有理性与认识能力,从客观方面来看,知识的对象必须是确定实在的。与此相反的是怀疑学派,他们虽然肯定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但根本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客“二元论”的看法到了笛卡尔时期发展为“心物二元论”,一方面怀疑由感官感觉的外在世界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承认“无须依靠自身以外的他者”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至此,“客观性”概念即产生出来。而新闻客观性的表述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才出现的。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当今关于新闻客观性的论争的根源就出自这种“二元论”,把“客观”与“主观”视作绝对的、机械的对立,决不存在沟通的可能。这在实践中已经引起相当的指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主客”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它把二者统一于实践。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因此就是必须从“主观”和“客观”的辨证关系上考察“客观性”。以这样的方法去指导我们的认识,要在主客观的统一之中把握新闻客观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报道”而不是“事实”的屬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与“事实的客观性”不是一回事。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事实的客观性决定新闻的客观性[4],新闻的本质在于真实,客观性是新闻与生俱来的,它与后来出现的客观报道、新闻从业理念并不是出于同源的,而是理论上溯的概括。它来源于客观事实并作为新闻的属性而存在,它是在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中得以实现的,但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来面目。

主体间性为我们思考新闻客观性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有益的启发,随着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发生,主客二元对立与割裂的观念不再定于一尊。在此一视角下,新闻与事实、记者与报道之间不再被认为是主客观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互为主体相互建构并影响塑造,所谓的新闻报道是就主体间关系做出的一种程序。

新闻是不是真实客观的命题就此被转换为新闻是如何再现真实的。在美国新闻生产社会学看来,新闻终究是一种社会性建构,追问新闻的客观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客观报道的兴起与作为职业理念的客观性

19世纪的美国新闻史可以被看作是客观报道原则逐渐显明的时代。19世纪30年代,廉价报纸纷纷打出“不支持任何党派,不作任何政治派别的喉舌”的旗号。因为“意识形态浓厚的报纸,其销路势必局限在一小撮保持这种意识形态的党员之内,而销路如此小的报纸,是不可能赢利的”[5]。

所以有西方学者认为,客观性是在总结“黑暗年代”惨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观念。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出于实际需要,新闻报道采取了平衡的策略,并在具体写作手法上产生了诸如“倒金字塔模式”、 “至少表述新闻事实的两面”等报道原则。

19世纪60年代通讯社的广泛兴起也对客观性原则的确立起到了作用。通讯社的新闻要销售给不同的报社,必须做到信息与意见分离,并且要尽可能的丰满全面。西方国家第一次把客观性定为新闻传播原则是美联社在1900年改组时提出的以“报道事实,而不报道意见”为宗旨所开启的。

1896年,奥克斯接手后的《纽约时报》为新闻客观性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奥克斯表示要办一份严肃、典雅、富有教养的报纸,他提出的口号是“报纸不应该弄脏他们的早餐纸巾”[6]。

出台于美国《新闻规约》在1923年做出规定:不偏——健全的工作可以使新闻报道和意见表达清楚地区别开来。新闻报道不应该参加意见或任何偏见。

客观性报道是“20世纪前25年中对于新闻学的独特贡献”,后来历经鼓吹新闻学、新新闻主义、敌对新闻学等新闻思潮,然而最终却与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成为当今美国的主流新闻报道样式之一[7]。

时至今日,西方新闻界对客观性的认识趋向统一。博耶在访问50家报社后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

平衡与公正的呈现是一个议题中各方面的看法;正确与事实的报道;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求;将事实与意见分开,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的态度、意见减至最低避免偏见、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5]。

三、不断向新闻客观性逼近

与此同时,客观报道的消极作用也在不断被揭示。Glasser认为,客观性报道使记者成为工作中采访置身事外的人,即“训练有素的无能”。他不再思考事件背后的真正问题。Hunt认为,客观性报道依赖消息来源(四分之三的新闻由访问消息来源而得),很少主动使用文件,研究去发现社会隐藏的真相。没有发挥主动探索的精神,记者只是沦为事实被动的传声筒,无法在更高层面和更深程度上关注事实,真相就此被遮盖。

郑保卫对此有同样的概括:第一,客观报道方式往往孤立地、表面地报道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无法反映错综复杂的事实真相。第二,客观报道方式主张原原本本地报道已经发生的事实,遏制了记者主观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束缚了记者的手脚。第三,客观报道强调的快速、简短的报道方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开始为电波取代,将失去优势,要摸索新的方法。第四,读者素质今非昔比,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2]。

尽管如此,客观性仍为我们主张的职业理念。我们理解客观性的首要在于在主客观的统一中进行把握;再次,必须区分新闻客观性与事实客观性。那种“纯正的客观性”是并不存在的,也完全不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不断向客观逼近。这是因为,客观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这就意味着客观实在永远存在,客观永远都是客观实在的一部份,因而新闻传播活动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新闻客观性永远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只能无限地接近而不能达到。客观性并不是新闻界最大的神话。

参考文献:

[1]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保卫.新闻学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 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M].台北:台北三民書局,1994.

[6]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7] 胡兴荣.新闻伦理的冲突与客观性标准[J].中国传媒报告,2003(3).

[责任编辑:东子]

猜你喜欢
客观性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学解释与客观性社会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整体性与客观性的追求:汪卫东的《野草》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看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
自媒体视阈下公民新闻客观性研究
论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