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姗
摘 要:人文社会纪录片因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市场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主、客观障碍。越偏离纪录片地域文化的地区,对其消费需求越低。人文社会纪录片如何既能体现出人文价值和人文反思,又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纪录片;大众消费;市场化;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095-02
“人文社会纪录片,是特指那些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记录对象,主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的纪录片。其主要特点包括平视社会人生、关注现实世界、强调叙事纪实。[1]”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与探索频道因为制作了许多“具有普世欣赏价值”的纪录片而成为全球纪录片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两个频道,而其所谓“普世欣赏价值”的纪录片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纪录片,此类纪录片不涉及政治敏感性,也不涉及太深奥的学科知识,因此受众相对大众化。而人文社会纪录片,因具备较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需要一定的解读能力,限制了其传播空间,受众相对小众。例如《高三》《幼儿园》这类片子,讲述特定区域特定年龄群体的生活情况,其内涵价值,其唤起观众共鸣的程度,都会因为观众本身的地域性或相关经历等而有所不同,在当地、在中国、在国外,不同地域的受众对该纪录片的解读各不相同,对其消费需求也就各不相同。越偏离纪录片地域文化的地区,对其消费需求越低。这是目前人文社会纪录片在市场化环境下面临的一大挑战。
因当前纪录片创作力量较为薄弱,完全依靠本台力量撑起整个纪录片频道还较为艰难,目前更多电视台还是采取栏目化的方式对纪录片进行包装,以迎接市场化挑战。对于人文社会纪录栏目来说,其商业化、模式化、浮躁化,故事化、专题化等,逐渐使片子偏离了“记录”的本质,甚至有的人物类专题栏目因为拍摄时间紧或采访渠道有限等原因,成为了单人访谈加空镜头的结合体;另外栏目中主持人过多的话语和丰满的旁白也会削弱观众主动反思的空间。如何在人文社会纪录片中构建地域文化,使其既能体现人文价值和人文反思,又能够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需求,能够进一步挖掘纪录片市场潜能?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利用强势媒体优势影响受众需求
从传播学上来说,主流的信息源享有话语权,其传播力度和广度有绝对优势。强势媒体对受众需求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例如春晚、新闻联播等,就是强势媒体培养受众观看习惯的典型案例。收视习惯逐渐形成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会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观看,从而产生消费需求。对人文社会纪录片而言,也可以通过强势媒体传播的优势扩大受众群,对精品的纪录片进行反复播出,同时辅以各种媒体的宣传渲染,提高观众对人文社会纪录片的认知和认同感。由于观众的从众心理,如果一部纪录片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被正面宣传,迫于群体情境的压力,大部分观众会选择观看这部纪录片,以满足“获得与他人闲聊的谈资”这种心理。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依靠了各种媒体资源滚雪球般的传播效应取得成功。如果逐步培养观众养成收看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习惯,认可人文社会纪录片对观众的作用和意义,则人文社会纪录片消费群体就会逐步扩大。
二、明确受众定位,分众传播
是以受众定位来选择题材还是以题材定位来选择受众?“叫好”与“叫座”哪个更重要?纪录片是编导与观众交流的平台,而不是编导的自说自话,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核心价值是引起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而不是编导一个人的自我沉思,所以必然要使观众能够听得懂,看得懂,并且通过小悬念的连缀或者调节节奏不断加固观众的注意力,使其继续往下听,往下看,最终才能唤起反思共鸣。
白居易写诗,追求“老妪能解”;在市场化环境下,人文社会纪录片的趋势也必然是走向大众化。大眾化并不意味着纪录片价值的贬低,或者内涵的浅薄,或者文化水准的降低,而是指以更贴近普通观众心理的方式进行传播。人文社会纪录片在特定的意识形态下拍摄,因此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政治性,但又不同于宣教片的强制灌输,而倾向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观众的产生共鸣。
金维一的《电视观众心理学》归纳了电视节目的感染力因素:1.冲突或竞争;2.喜剧性;3.爱、浪漫和性感;4.人情味;5.情感的激发;6.信息;7.重要事件。人文社会纪录片本身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其若想在更广的平台进行传播,必须解决情感共鸣、信息的求知欲以及重要事件的相对性等因素。
明确某类受众希望从纪录片中获得什么,这是纪录片开拍之初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受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不同,纪录片制作的出发点也就相应不同。有的纪录片通过群体记忆而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有的纪录片通过名人效应或者奇观效应而使观众产生猎奇心理,有的纪录片则是通过热点问题等使观众产生关注。于丹说过:“你的制作方式一定要比观众高出一点点,如果高太多,观众跟不上,他就不看了;如果你低于观众,他还没看呢,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他也不看了。”明确了受众定位之后才能明确如何算是“领先半步”。“让熟悉的生活有一点陌生感,有一点悬念感”,观众才会真正去看[2]。以《故宫》为例,建筑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古典建筑,在中国人眼里看来是韵味悠长,但在外国人眼里看来就有疏离感。12集的片子编成国际版只剩下2集,因为12集里承载的文化内涵远超过了国际友人的理解范围和兴趣范围。人文社会纪录片是地域文化的信息表征,也间接影响着地域文化的传播幅度。恰当体现纪录片与受众信息的差异性以及情感共鸣点是纪录片获得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众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纪录片在信息选择上也必须有所取舍。
三、挖掘文化细节,简化信息
日常生活中文化的体现无所不在,但有时因为太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忽略了这些细节中体现的文化。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外国人拍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中所挖掘出的文化细节连中国人都感到新鲜。举例来说,茶马古道这个题材,中国人拍过,日本人韩国人拍过,英国人拍过,但每一个版本展现出来的信息都有所不同。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其实是细节的积淀,体现在人物细节上,包括人物的妆容服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方法,语言语态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在器物上,器物的造型材质,用途用法,装饰落款等都展示着当时年代的信息。人们的吃穿住行无一不体现着当时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对于符合纪录片主题的文化细节进行适当强调或者说明,可以增强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感染力。以《寿司之神》为例,这部美国人拍的日本三星大厨的纪录片,片中在记录主人公工作情况之余,对寿司套餐的菜品排序问题进行了强调性的细节展示,凸显了独属于日本文化的信息,增强了纪录片的人文厚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需要被强调,不是越频繁地展示“地域性”,片子的文化底蕴就越强。更忌讳为了显示“文化厚重感”而故意化简为繁,这就像用繁体字代替简体字作为字幕一样,把观众的理解力集中用在一些并不必要的地方,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部分。对于与纪录片主题无关的文化细节进行选择性地基本展示,详略得当,错落有致,适当留白,给予观众思考的时间,更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
四、触动真情实感,引起共鸣
“真情实感”是人文社会纪录片的灵魂,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域性较强的纪录片来说,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差异性较大,也就是“文化折扣”影响较大,唯一能使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引起思想共鸣的就是“真情实感”。爱情和亲情是永恒的主题,喜怒哀乐是人文纪录片里最贴近观众也最引人之处。这样的“共同经验”越多,观众解读片子便越活跃。例如《归途列车》,讲的是“城市化”的社会现象,切入点却是农民工一家的情感经历。一边是主人公迟迟买不上春运车票的焦虑和对于回家的渴望,一边是老家孩子的等待和催促,开篇一系列的面部表情特写就带给观众极大的触动。以亲情作为片子的线索,讲述农民工一家生活的甘苦,以点见面,“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与全世界相关的课题”。
社会需要励志的榜样,不过人无完人,如何处理真实性与榜样的关系?人文社会纪录片在说人叙事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平视”,只有“平视”而不是“仰视”或者“俯视”,才有可能从多个层面对人物或者事件进行分析叙述。依旧以《寿司之神》为例,虽然片名中带有“神”字,但整部片子并没有把主人公当作“神”一样来拍。该片通过采访主人公自己,他的两个儿子,他的徒弟们,他的食客们,他的原材料供應商以及美食评论家等等,展示了“子承父业”的利益关系,日本传统的师父与徒弟的利益关系等等,并且这些谈话内容经过编辑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冲突的小故事,一方面展现了部分日本文化,另一方面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人公,他敬业专注,手艺高超,同时也与自己两个儿子和几个徒弟有着微妙的利益关系。这种真实性就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地域性显著的人文社会纪录片来说,“地域文化”是卖点也是制约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鲁迅先生原是这么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这里肯定了地方色彩的吸引力,但并不是说,越充满地方色彩便越有吸引力。展示地域性文化的同时,应当注意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元素[3];特别是通过人的情感来引起共鸣,来传递文化感觉、生活感觉、道德感觉和政治感觉,才更有感染力、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雷建军.电视传播思想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法宝.从“文化折扣”看中国电视剧在东南亚的传播[J].中国电视,2013(8).
[责任编辑: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