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式的小学美术教学

2014-09-16 05:42辛欣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拖鞋美术情境

辛欣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素养,转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进一步地让课堂教学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拓宽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视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素养的培养途径不单局限于黑板和粉笔,教学面拓宽了,建立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展现了教学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是每一个小学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权作抛砖引玉之说。

一、让美术教学走向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专业性强的教育,不是知识、技能的灌输和克隆,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现美,陶冶学生的情操。生活是美术教育的载体和土壤,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离开了生活的教育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生活中学习美术。以往的教学靠课堂的讲授,千篇一律,枯燥的技能学生听不懂,教师给出范例,学生照摸样画瓢,教学非常机械和死板,学生成了流水线的机器,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当教师布置了绘画作业,学生画的都一样。学生在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画,而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这有违学生的身心发展,性格特征,压抑了学生天真的个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比如,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舞台,让他们亲身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美术馆,参与民俗活动等,把美术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获取丰富的创作灵感。教师不能用统一、固化的要求让学生绘画,要让学生放开思维,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如在默画时,让学生回忆画面、情境,对此进行梳理,创造性地组织画画。我布置了逛超市的作业,学生画的各不一样,有的画水果,画售货员收款,画老爷爷、老奶奶等等,都发挥了自己的想法。又如,我把一盆菊花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颜色,自己摸一摸、看一看,大胆描绘。

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生活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要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还要有新鲜感,能吸引学生的参与,要合理运用资源。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表演、变魔术等等。下面以“纸拖鞋”为例,浅析生活情境是怎样创设的:以前在教“纸拖鞋”一课时,我拿出精心制作的范作,让学生观察分析纸拖鞋的结构、式样、制作步骤,没想到学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我查找问题根源,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导入。我出示若干双纸拖鞋,师生进行“买拖鞋”的游戏,“买”了拖鞋并说说买的理由(式样奇特、色彩鲜艳、大小合适等)。学生在“买”与说的过程中自然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生活情境的创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必要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进行想象、进行创新;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设疑与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要以生活为切入点,点拨学生的经验感受;(2)问题要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探索性;(3)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例如,在教学生怎样设计纸拖鞋时,教师问:“小设计师们在设计纸拖鞋时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设计什么样式;怎么装饰得漂亮;选什么颜色;大小是不是合脚等。”然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有助于使知识技能更加深刻,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鼓励

同样是上课,学生对某教师的课就喜欢,感兴趣,认真学习,遵守纪律,教师教得也很轻松。而对有的教师的课就不喜欢,学习不上进,教师费尽口舌也不起作用。这就值得我们思考,面对一样的学生,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在课下,教师之间也经常探讨这个问题,我感觉这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关。采用鼓励式的教学的教师,学生的反馈也是正面的,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某一题目,不会给学生设定条条框框,美术不同于其他科目,有标准答案,作品是多样性的,每个人观察的角度和定位也是不一样的。给学生规定的程序会束缚题目的创作思路,不能任性发挥。即便学生画得不着边际,太夸张、或者简单,都是题目心灵的表现,我们都要赞扬,从中肯定好的一面,再做指导。

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小学生心理脆弱,比较敏感,教师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就有可能让学生暗自范小嘀咕。更别说严厉的批评说教了,这只会让学生没有自信心,产生失败感,从而影响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的技巧。多赏识少打击,多鼓励少批评。要欣赏、表扬学生的学习热情,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怕他们出错,这些都是学生丰富的思想表达。进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不动声色地纠正学习上的偏差,让学生产生惊喜,反过来让兴趣深入地推动学习。同时,教师往往关注教学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分数或等级,简单划一的标准不利于一些后进生。比如,教师把作业完成好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他们的积极性就高。如果总是表扬先进生,其他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长期下去,对美术课不再感兴趣,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因此,我们眼里要多看到落后生。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要及时表达出来,告诉他们“色彩很多样化”“想象很丰富”“你一定会画好这幅画的”等。教师还要给学生信任。信任也是一种肯定和尊重、鼓励。不要认为落后生教不会,对他们在言行举止上有歧视,这会在无形中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对学习好的,可以不予多指导。对落后的学生,要手把手地教,相信他们能学好,信任他们的想法、爱好。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教学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单一的学习空间中走出来,看到了美术天地多姿多彩的一面。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找到了快乐,抒发了情感,培养了探究能力、想象能力。我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有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加充满了活力。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拖鞋美术情境
拖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只棉拖鞋
创意美术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