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东升
摘要:高中历史课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很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率,首先应该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如再现历史情境、进行辩论比赛、用现实生活导课、利用图片和多媒体等,使历史课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历史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效率 授课方式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时间的跨越,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与现实生活脱节,如果传授方法再拘泥于常规,又怎么能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呢?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探索出一套实用高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授课方法,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走进历史,使历史再现眼前,让学生受到感染,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直观鲜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再现历史情景
传统历史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气氛僵化,学生提不起精神,学习效果当然不太理想,课堂效率不高。我曾用表格法讲授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史,课堂比较枯燥,知识也很难记。后来,我采用电视节目《鉴宝》的形式。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在教室学习园地上贴了几幅瓷器的图片,设计了一个虚拟情境:现在你是陶瓷鉴赏专家,请你鉴别以下几件文物名称和朝代。学生兴致一下子提高了,他们采取上网、查阅书籍资料等方法,把这几件瓷器的名称和所属的时代、产地及特点整理得清清楚楚。通过此情境的设置,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也使学生提高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在辩论中质疑和答疑
在争论中往往会使人的思维集中、敏捷。所以,我认为辩论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的方法,是历史课学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组织几次辩论,往往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既能加快学生的思辩速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当然在思辩的过程中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我在《商鞅变法》一课中讲述商鞅变法的意义时,我采取了辩论会的作法。甲方的观点是商鞅变法是强国之道;乙方的观点是商鞅变法是亡国之术。在辩论后学生自然得出经济上,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建立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 政治上,商鞅变法促使宗法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下来,从而肯定了商鞅变法。但从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成为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轻罪重刑, 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焚烧诗书的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对后世文化政策造成恶劣影响。开创了重农抑商政策,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商鞅变法的消极作用,学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三、历史与实践相结合是启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般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往往最能引起学生注意。但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却往往不能联系身边的内容,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死气沉沉。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学生经常不知不觉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用具体的画面比用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图片、图表、史料、历史地图等,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形象生动的教学图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动力,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能“俘虏”学生的全部思维,完全“占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从要学习,到爱学习,再到想学习,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五、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模拟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历史知识传送给学生,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全面利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其记忆、思考、探索、参与。这比教师空洞的讲授要好得多,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从思想上感化学生,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当然多媒体归根结底也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情感投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手段进步的条件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性地演示文稿,那么,多媒体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多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载体,教师才是历史课的灵魂。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有很多,作为历史教师,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提高,从而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