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萌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不动之动的秘密
——浅析阿恩海姆“张力”理论
韩 萌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再普通不过的感知能力,也是生活中能明显作用于人本身,使人产生共鸣的方式。本文将通过视觉理解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分析张力与运动在画面中的运用和关系,解读“不动之动”的秘密。
张力;阿恩海姆;运动;视觉感知
张力一词在物理学说中的解释是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是指事物与事物内部存在的力的运动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鲁道夫•阿恩海姆把张力理解为“不动之动”,并且认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张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微妙的,也是无处不在的。《艺术与视知觉》从基本的张力的由来进行分析,提出的张力是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有句名言也说过“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
我觉得“张力”来自于对事物感知的直接反应,被训练过的“眼睛”遇到了一幅作品,便会从作品中感知到什么,无论画面本身或者画面含义都会作用到那双“眼睛”上,不同的是专业人士对于作品的感知会更加敏锐,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传统的观念就是人们赋予作品了运动性,也可以说成是人们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加入到了作品中,是人们的主观反应。所谓的图形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画面,如图下:几欲崩裂的眼珠、血盆大口、飞舞的头发、锋利的剑、有力的手臂都传达出国王想要挣脱枷锁,逃出囚笼,这是我们第一眼就能在画面中感知到的。这里就存在一种冲出的“势”,一种非动似动的力量。“形状越是复杂,它的有机特征就愈加明显。”人物超越了那种象征稳定的框子,两只胳膊也处于极不对称也不平衡的位置上,那么图片显示的紧张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阿恩海姆在书中直接表达了他对于“张力”的理解,那就是对运动的知觉不等于对具有倾向的张力的知觉,知觉式样的“动”并不是经验的附加性质,它是独立存在的,是直接或者客观的存在于我们看到的物体之中,是直接刺激观看者对于整个画面表达的内容的理解的潜层反映。这种刺激就是我们感受到的“运动”。不管是紧张,拉紧,应力或是悬念,优秀的作品总是会传递给我们信息,一种无以言表的但确实打动我们内心的讯号。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在对张力的阐述中,阿恩海姆也分析了动觉的作用,认为“运用动觉经验去解释视知觉所把握到的运动,对事情不会有任何帮助。”他所认定的运动在之后的论述中被总结为“具有倾向性的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视觉刺激,这种视觉刺激显然与表现者和接收者双方都有关联,他更多地把这种张力归结为观者的视线捕捉到观看对象之时发生的心理变化。“张力”最终作用于观察者的视觉知觉,但溯其根源也可以这样理解:由艺术品的创作者在所要表现的对象中观察、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张力,与自身想要表达的张力相契合,而他本身恰好具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表现出来,最终把所有这些付诸实际行动变成了作品。
在艺术领域里,张力存在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和任何的艺术作品中。要想彻底弄懂张力的式样,就必须要将作品内容和作者力图表达的见解——联系起来。作品利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间隔产生视觉运动感,以变形产生的张力原理和运动感来分析,用夸张展示张力的视觉作用。张力不仅通过变形表现出来,也可以在没有变形的物体上用重叠的方法表现出来。对比出来的张力相互干扰,并且这种具有强烈运动感的构图使人觉得它们更想要努力挣断重叠的趋势,刨除了第一感觉的印象,更有可读性。
可以说运动就体现了作品的生命力,它是绘画的灵魂。在中国画这一自古传承的体系中,运动感与生命力也是艺术家们追求的意境。“气韵生动”是中国画所要变现的最高目标,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讲究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但审视中国画要求作者把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组织、匹配和协调,在完整的构图中尽显自己的创作意图,从而表达作者的情思,同时观众在画面的整体赏析中也应该联系中国画的视觉张力与笔墨内美,更深入的理解作品以致中国文化。
作品中视觉上的张力表现与内在的运动感是相辅相承的,不论是何种艺术形式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洪流中,艺术作品对视觉的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研究意义表达的视觉文化也理应重视该理论的运用。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0.
[2]张道森,彭亚著.中国美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美)潘诺夫斯基.著;戚印平,范景中译.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上海三联书店.2011.
韩萌,女,河南新密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