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故都”(九表示多数)或“十三朝故都”,是中国八大古都(洛阳、西安、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中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居住帝王最多的古代都城,可以说一部洛阳史,就是一部中国史的缩影。故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有诗句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道路,以中国内地为起点,经今新疆、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或南下巴基斯坦、印度,或西往伊朗、叙利亚,直到地中海沿岸,再转达北非及罗马各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丝绸之路”一称,沿用至今。“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丝绸之路”对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发挥了重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的丝绸已传至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各城邦国家。西汉建都长安(今西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由长安出使西域,后经不断开拓,丝绸之路正式形成。故西汉之时,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应在长安。
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是当时使节、商人、僧人等沿“丝绸之路”西行的出发点,也是西方各国、各地沿“丝绸之路”东来的目的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自然而然转移到了洛阳。故《后汉书·西域传》在介绍西域诸国时,凡记载距离里程的,皆以洛阳为起点,如莎车国(今新疆莎车县一带)“去洛阳万九百五十里”,大月氏国(今阿富汗至中亚一带)“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安息国(今伊朗)“去洛阳二万五千里”等。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外交家。先前他经常为官府抄写公文以供养母亲,常感壮志难酬,于是便扔下手中的笔,感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建功业,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便是成语“投笔从戎”的由来。
永平十六年(73年),汉明帝派窦固率兵攻打匈奴,班超奉命出征,他率一支部队,出击伊吾(今哈密附近),大战蒲类海(今巴里坤湖),立下战功,窦固很赏识他,派遣他出使西域其他国家,以说服和争取各国脱离匈奴,归附汉朝。班超率属员36人,出使鄯善(今新疆若羌县一带),得知匈奴使者到来,遂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雄气概,夜攻纵火,杀匈奴使者,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一带)也杀了匈奴监督官,班超又更换了臣民怨恨的疏勒王,新立另一位疏勒王,于是鄯善、于阗、疏勒三国国王均派儿子到洛阳作“侍子”,隔绝58年的西域及“丝绸之路”,至此复通。建初元年(76年),汉章帝决定召回汉官,放弃西域。班超奉诏将欲回国,从汉诸国大为震动,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一带)都尉黎弇怕班超离去后遭匈奴报复,拔刀自杀,于阗国王侯抱住班超的马腿,号哭不放。于是班超与36名属员留了下来,后在东汉援军支持下,先后大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大月氏、焉耆(今新疆焉耆县一带)等,于是葱岭东西路通,西域五十余国全部内属。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等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直达波斯湾边,“临大海以望大秦”。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远达波斯湾。
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回到洛阳,一个月后辞世,年71岁,葬洛阳北邙山。今洛阳孟津县张阳村有班超墓。
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东汉派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班勇保护了边塞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他撰写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写《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依据。
丝绸之路既是经贸交流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我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炼钢术等产品及科技文化成果经此路西传,对西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而源于印度的佛教也是由此路传入中国的。洛阳长期是佛教传播、弘扬的中心,佛教及佛教文化交往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和洛阳密不可分。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因南宫感梦,派遣使者蔡愔 、秦景等十二人出使印度,他们沿丝绸之路西行,在大月氏遇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佛经、佛像。永平十年(67年),二高僧应邀,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汉朝使者同返洛阳,次年建白马寺。二高僧在寺内译出了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等第一批佛学典籍,佛教开始正式传播。白马寺是中国官方营建的第一座佛寺,是中国佛教早期传播和佛事活动的中心。摄摩腾、竺法兰是中国佛教的二位开山鼻祖,今白马寺内仍保存有二印度高僧墓,白马寺也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北魏神龟元年(518年),住在洛阳闻义里的宋云与比丘惠生,受胡太后之诏,出使西域,拜取佛经。《洛阳伽蓝记》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保存了北魏时期丝路沿线一些国家的珍贵资料。
宋云、惠生一行,由京城洛阳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经过40天来到赤岭(即日月山,在青海湟源县西)。“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其山有鸟鼠同穴,异种共类,鸟雄鼠雌,共为阴阳”。
从赤岭出发行23日,渡过流沙,到达吐谷浑国(今青海、甘肃接壤一带)。再西行3500里,到达鄯善城。从鄯善西行1640里,到达左末城(今新疆且末县一带),城中有居民约100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再西行2175里,经过二座城,到达于阗国。
次年十二月初进入乌场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土气和暖,地方数千里,民物殷阜,匹临淄之神州,原田膴膴,等咸阳之上土”。乌场,在古北印度一带。国王见宋云等由“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又听说胡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宋云对国王讲道:我国东临大海,日出其中,蓬莱山上金堂银阙,神仙圣人并在其上;又说周孔老庄之德,华佗神医、管辂善卜。国王听罢,十分仰慕和向往,感慨道:如此就是佛国了,我愿死后往生彼国。宋云、惠生等走出城外,向城东南“山行八日”,即到佛祖“投身饲饿虎之处”。这里高峰入云,嘉木灵芝,林泉婉丽,花彩曜日,景色极美。宋云、惠生捐出行资,在山顶建佛塔一座,并用隶书刻石,铭记魏国功德。
正光元年(520年)四月,进入乾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十日后,到达乾陀罗城。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屠。
宋云、惠生等在正光三年(522年)回到洛阳。他们取回大乘经典170部,丰富了中国佛教文化。
东汉洛阳、北魏洛阳、隋唐洛阳,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会,有不少西域人生活在这里。例如在北魏时,为了招待和安置各地、各国来洛的人,特在洛阳城南、伊洛之间,御道东设四夷馆:一曰金陵,二曰燕然,三曰扶桑,四曰崦嵫;御道西设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当时的规矩是: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以后,赐宅归正里;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三年以后,赐宅归德里;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三年以后,赐宅慕化里;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三年以后,赐宅慕义里。
古籍记载当时的情形是: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贩胡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隋炀帝以国都洛阳为中枢修大运河,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和最大的货物交流中心。当时洛阳有三大市场: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其中丰都市占两坊之地,“邸凡三百一十二区,资货一百行”;唐代南市(隋丰都市)规模更加宏大,市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资治通鉴》记载说: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以西域诸国和西北少数民族酋长齐集洛阳,正月十五夜,于端门大街举行盛大的歌舞杂技表演,“执丝竹”奏乐者多达18000人,通宵达旦,直到正月底才结束。往后年年如此,这便形成了后世的元宵节(灯节)。隋炀帝还令三市店铺“盛列酒食 ”,邀蛮夷胡人入店就座,酒足饭饱,不收分文!至武则天修造天枢时,不少蛮夷酋长、胡商主动上书资助,还有不少异域之人留居洛阳。
中国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大量史料还表明,作为“丝绸之路”赖之得名,并为主要商品的丝绸,它的生产,它凭借的种桑和养蚕业,自先秦迄宋元的数千年间,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始终较泾渭流域的关中发达繁荣,洛阳则是丝绸之最大的集散地。如北魏时,孝文帝颁均田令,每名男子给桑田20亩,大大鼓励了种桑养蚕业,至北魏后期,洛阳已是“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廓者,不可校数”。
新中国成立前后,洛阳曾出土了不少和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如1931年出土的西晋辟雍碑载 :武帝时,太学生“东越于海,西及流沙,并时集至,万有余人。”其中有四名学生来自西域(指今新疆),分别叫朱乔尚建(姓朱、名乔、字尚建,下同)、王迈世光、隗景大卿、隗元君凯。北魏元巶墓中出土有背驮行囊的骆驼,头发卷曲的昆仑俑;唐墓中出土有众多的三彩骆驼,背驮丝卷、绸布;有一件胡商俑,身背货包,手提水壶,迈步行进,描绘了西域商人沿“丝绸之路”来洛贸易的生动形象;涧西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安菩墓出土的东罗马帝国金币,也是通过“丝绸之路”带到洛阳的;唐时中亚吐火罗僧人宝隆在龙门东山开凿的像龛,一直保存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