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陆北李 后市如何

2014-09-15 04:23:46肖方
中国收藏 2014年9期
关键词:万山红李可染山水画

肖方

陆俨少 画风:天然去雕饰

陆俨少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

出生于1907年的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从他的山水画作品来看,应该是随“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20岁的临摹作品即被冯超然认为可以乱真。他还临过王石谷、王原祁等明清真迹。这些临本功力殊深,格调高雅。

应该说,陆俨少的山水、人物等作品都非常有特点,但是在后人看来,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业内专家认为其山水画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善于将云水、江河、湖海的汹涌澎湃、浩渺弥漫之势描绘得淋漓尽致,笔墨气韵生动、神采飞扬;二是构图独特,一般画家构图总是从大到小,陆俨少则别具一格;三是陆俨少无论大画还是小画,依仗着一枝笔,点点滴滴、条条块块、黑黑白白、干干湿湿、浓浓淡淡,一笔画到底,在画界堪称一绝。

清新隽永、古拙奇峭,是许多人欣赏陆俨少作品的第一印象。在一些藏家看来,陆俨少的作品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是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陆俨少在其《自序》一书中曾说:“我认为,在上世纪70年代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70年代以后,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他还说:“我自认为近年来笔力比前较为雄健,一扫柔媚之气,然过此则流于犷悍。老年变法,释回增美,当时时警惕。因为所谓变法,不一定变好,也有变坏的可能。”从以上这两段谈话,我们可看出两点:一是陆俨少画风的变化是以上世纪70年代为转折,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陆俨少自己十分清楚,晚年变法并非易事,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但变法之后的陆俨少之所以还是被市场所看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向来把传统文人画“天然去雕饰”视为创作的最高准则,但这种天然去雕饰绝非一般文人墨客的笔墨游戏。在资深藏家看来,他的画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基点。他的画实从生活中来,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生活中的形象,而是一种对象化的概括与提炼。他的画无做作的成分,却有经营的学问;无自怜自营的自缚,却充满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到清新、隽永、动感。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迈进中富有强烈时代感的艺术,达到了山水艺术境界新的升华。他的画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市场:十年现轮回

应该说,陆俨少是近30年来升值最快的中国画家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俨少的作品在海外市场上就有着良好的表现。内地艺术品市场开启以后,陆俨少的作品也成为了藏家的最爱,像1997年他的巨幅作品《万里长空图》在南京的拍卖会上以165万元成交。1998年,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共有4幅陆俨少的作品突破20万元,其中《朝辞白帝彩云间》估价25万至28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58.3万元。

进入新千年之后,陆俨少作品的拍卖行情开始进入到快速飙升阶段。2000年,香港佳士得推出陆俨少的14开《山水纪游册》以378.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最令市场难忘的还是在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其《杜甫诗意百开册》以6930万元的天价成交,在书画拍卖界产生了巨大震动。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一线名家开始冲击亿元大关的时候,陆俨少的精品价格却一直在千万元级别徘徊。在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陆俨少作品的最高价是在北京匡时春拍中诞生的,其1964年创作的《龙蟠——道入云端》镜心,估价300万至400万元,成交价为862.5万元。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陆俨少作品的风格实在太明显了。

陆俨少的山水拟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从上世纪70年代后至80年代,晚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早期作品呈缜密娟丽、神韵流动之感,较多地留有古人笔意,尤其是唐寅、王蒙之遗风。中期作品则浑厚苍润、狂放简约,揉南北二宗画风,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晚期的作品显得较为粗疏漫溢,荒率颓唐,由缜密趋向简淡,简淡中又具有犷达多变的境界。

《龙蟠——道入云端》即是其中期的代表之作,他的画既充实又空灵,充实中蕴含着空灵,空灵中包含真实。这种空灵而真实,且又幻变的境界实是将宇宙生命中最具深刻意义的灿然呈现在人们面前,自有一种化工之外的灵气,一种沉痛超迈的人生情韵与深邃莫测的宇宙境界的完美合一。而目前拍出天价的作品基本上也是以中期作品为主,除了《杜甫诗意百开册》之外,像《宋人诗意册》作于壬子即1972年,适时正逢“文革”。其间,陆俨少因师造化求拓展之路被无情关闭,只得又回归于传统。由于写生现场氛围的不得已缺失,陆俨少便靠无所借假的笔墨来感染打动观者,他更要求墨骨点画经得起看,章法也要有别致的气势。倾力深究山水理法,探究结构气势组合,成为陆俨少这一时期熔铸艺术的独特视角。在诗、书、画上所作的大量案头功课,使得陆俨少这时期的山水画更饶有书卷气,这件作品在2012年上海嘉禾的秋拍中,估价2800万至3500万元,成交价为4715万元。

由此可见,之所以陆俨少作品的拍卖行情近年来一直徘徊不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前两年拍出的精品还一直保存在藏家的手中没有释出,导致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都不是其精品力作。随着人们对于陆俨少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其精品的拍卖价格一定会出现补涨的行情。

李可染 画风:开一代先河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两位大家的成就是后人很难突破的。这就是黄宾虹的山水画和齐白石的花鸟画,而作为两位老人的弟子李可染先生则又开一代先河,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李可染的山水画被称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其山水画风格被誉为“李家山水”。他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他的山水画以全新的视觉图式和具有时代精神风貌而备受瞩目。

李可染于1907年出生在江苏省徐州一个平民家庭里。李可染从13岁开始步入艺术殿堂起,就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事业上,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新派别,还创造了山水画的新图式。李可染在绘画上的主要贡献就是山水画。1929年,对于22岁的李可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个年份。那年,他超越了7年学历,报考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由于他现场所作的巨幅人体油画,画风雄厚大胆,被慧眼识才的林风眠校长破格录取。

1947年,经徐悲鸿先生引荐,李可染终于有幸拜齐白石为师。李可染在齐白石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老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老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的同时也求教于黄宾虹。据有关资料记载,李可染第一次求教黄宾虹时带了自己大约20幅作品去。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至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物太过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李可染以牛为创作对象,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他甚至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

市场:天价后现风险

由于是齐白石和黄宾虹两位大师的弟子,李可染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北京荣宝斋从那时起就开始经营他的作品,以4尺3开为例,牧牛图每件约60元左右,山水70元一件。1979年后,李可染的画作价位大幅攀升,同样尺寸的牧牛图约7000至8000元一幅,山水1万至1.2万元一幅。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书画进入国际拍卖市场后,李可染作品的价位再度上扬。1983年,他的《茂叔赏荷》在香港苏富比以8.5万港元拍出。1986年,李可染的《暮韵图》在香港佳士得以12万港元成交。此后几年,李可染的作品极少出现,市场上几乎无货。直到1995年,他的《清漓风光》在北京翰海的一场拍卖中被买家以242万元竞得,令海内外藏家刮目相看。

1999年,在中国嘉德的一场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2.8平尺)一举夺魁,成交价高达407万元,创造了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位,也创造了当时中国画单平尺拍卖最高价位,顿时震动了整个书画界及艺术品拍卖市场。《万山红遍》是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的七幅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以及格局基本相同。同为这一系列,2000年,在北京荣宝拍卖会上,另一件《万山红遍》(3.1平尺)在多位买家的激烈竞投下,价格一路飙升,最后在501.6万元的价位上一槌定音,使李可染作品的拍卖价和中国画单平尺拍卖价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2年,他的《苍岩飞瀑》在北京华辰拍得143万元的价格。第二年,他的《丹崖风帆图》在上海崇源以176万元拍出。同年,他的《千岩竞秀》在中国嘉德又以330万元成交。2004年,李可染的作品在市场上更是势不可挡,呈现“井喷”行情。如他的《九牛图》在北京翰海以550万元拍出;他的《河山入画图》在香港苏富比被拍至703.8万港元。而在北京翰海的秋季拍卖会上,他的精品力作《井冈山》被买家以1100万元的“天价”竞得,使李可染的作品价格首次跃过千万元大关。

最令市场感到兴奋的还是在2010年,李可染的《长征》拍出了1.075亿元的天价。从此,李可染成为了“亿元俱乐部”的一员。2012年,他的《韶山》以1.24亿元成交,而《万山红遍》则以2.93亿元拍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年,另一幅李可染巨幅力作《井冈山》在拍场上竞价至1.28亿元,因没有达到底价而流拍。由此可见,李可染能产生高价位的作品,必须是重大题材的巨幅力作,且能在市场上流通。但是经过市场的炒作之后,人们对于李可染作品行情的期待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高了,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老面孔”,其投资风险肯定会逐步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万山红李可染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幼儿画刊(2023年6期)2023-07-18 07:02:30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徐境怿《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5:42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0:58
《看万山红遍》汉字艺术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42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36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08:59:23
拍一叶知秋 摄万山红遍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40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