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海
所有传奇性的人物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传奇事件,并在一系列的坐标中成为坐标,在里程碑中树起里程碑。
在中国网络媒体的版图中,作为诗人的董林,看似在轻描淡写中写就了曼妙的诗篇,但期间的过程并非如此诗意。
河南报业网原本就是个冷板凳。1998年9月成立的河南报业网虽然是地方新闻网站中较早成立的一家,但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报纸的网络版。好在,网站背后的实体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网络中心,其职能并不单一,这是在筹备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时,在内部架构设计上就确定了,而报业集团的内部架构文件参与起草者就是时任河南日报社办公室副主任董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竟由他来掌管网络中心。
董林任办公室副主任时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时任社长杨永德撰写材料,起草文件等。“董林,社长生病了。”时任报社秘书长的朱夏炎给他打电话,一打听,杨社长因感冒在报社办公室输液。董林急匆匆跑到办公室,推开了一扇门——而这也是一扇面向未来世界的门——互联网大门。
他把门轻轻推开一条缝,探出半个脑袋发现秘书长朱夏炎正坐在床边与杨永德谈话,董林微笑示意后准备关门回避。“你进来!”杨永德招呼他,扭头对朱夏炎说:别人不去,我看他不正好合适?去把网络中心挑起来,那里需要年轻人。原来他们正在商量网络中心班子人选。
董林当时就懵了:变化太突然——原本社长准备调董林去《大河报》任副总编,“全部都谈好了,领导都同意了,就等走程序了。”杨永德社长作风果敢,一言九鼎,在报社大家既敬他,也很惧他。所以董林不敢说“不”。2000年在没有人竞争的情况下董林“竞聘”上岗出任网络中心主任。
“凡是你们不要的,都给我!”董林向全集团中层干部发出邀请函,因为没有人来,更何谈“挖”?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电话使他雪上加霜。
“董林,你上来一趟!”杨永德社长给他打电话。
他以为领导又有啥指示精神,乐呵呵地走进社长办公室。“这是今年(2000年)的《目标责任书》,你拿回去!”杨社长丝毫没有商量的口气。
“我签字的时候手都在打颤!”董林说,前半年一个业务都没有,一个刚刚开设的网站能挣16万块钱吗?河南虽处内地,但互联网不落后,其创办于1997年的商都信息港(现为商都网,电信骨干运营网)就是当时中国十大网站之一,在河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接下来,那是董林最难熬的一年,不但机房老出事找他,上不了网也打电话给他,“技术不懂、互联网不懂,两眼一抹黑还要挣钱,”大家都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钱。那一年,董林失眠了大半年,虽然以前他从未失眠过。后来,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实在完不成目标,就偷偷把家里的多年积蓄拿来上交,然后,“我就不干了,宁愿去做文艺编辑,也不丢那个脸!”
只有一名员工的广告经营部成立起来了。董林还是按照传统媒体思路,在2000年去做互联网,因为他身上只有报纸基因,“也拉一些小广告,做一些专题报道,”董林每天都翻阅《河南日报》、《大河报》,别人看报纸是为获取新闻信息,但他主要是看广告,根据报纸上面的信息联系对方到网站做广告,当时居然说服了河南本土的家电“王国”通力家电,在网站做了一笔最大的广告投放:三万元。但这些仅是杯水车薪,距离16万元的数字还相差甚远。“当时最主要的收入还是靠卖版权,”董林说。
那位搞经营的员工名叫邓放,是一个“海归”。他通过电邮推销全集团报纸内容,没想到一家香港公司竟然很有兴趣,竟然拿回来的是港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董林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2000年不但没有拿自己的存款抵任务,还超出一倍完成指标。
“关键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开关打开了,饭就自然来了!”董林在千禧年盘点网站工作时这样说,这一年他犹如坐过山车。但2001年之前 ,董林可以靠卖版权完成任务,但当互联网遭遇严冬时,网站向何处去?杨永德在鼓励的同时也很谨慎,他给董林提出12字方针:“小步慢走,左顾右看,平稳发展”。但指标毕竟一直在提升。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与商业网站接触中,意外发现了门户网站的“救命稻草”——SP增值业务拯救了三大门户,更是拯救了中国互联网。SP把在纳斯达克濒临摘牌的网易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也止住了新浪流血上市的刀口。“一个手机怎么那么厉害?手机是厂家生产,收费又是中移动,他们咋能挣钱?”董林只知道门户网站用SP脱困,至于怎么操作一无所知。
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网络中心副主任万大珂。三个月后,报业集团与河南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报业集团把报纸新闻授权给河南移动,移动通过短信发送到用户,代价是移动向报业集团每年支付五万元。“我们不在乎这五万块钱,我相信移动也不是为了这五万块钱,”时任集团副总编朱夏炎在出席签字仪式上说,但这代表了未来,未来一定是交给互联网,未来一定是交给手机。
而报业集团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河南报业网来具体落实,河南移动也把这项短信业务转包给另一家公司。董林清楚网站的广告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拉过来的,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便派一个编辑专门负责此事,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玩出一座金矿。
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了,我们干不干?”万大珂给正下派到黄河滩区的董林打电话。
“为什么不干?干!”董林经常电话遥控指挥,所以他们都很默契,“干不干”都明白指的是SP无线增值服务。
“当时就放了150万用户,”万大珂还安排夜班编辑24小时值守,而夜班编辑不仅是更新新闻,还要负责推送短信,“凌晨一点还给用户发送短信,说伊拉克人开着拖拉机追击英军。”那时候他们没有经验,直到被投诉才停止夜间发送,在那个时候,短信没有订阅与二次确认这样的机制。endprint
“我们挣了八万块!”当年3月底与移动合作公司结账,短短十天时间能挣那么多钱,在当时根本不可思议。整个网站群情激奋,朱夏炎经常到网站来转转,看到这个成绩单后说,这是河南日报社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化,“消息卖出去就可赚钱。”
万大珂正在兴奋地打着算盘,一个月就挣八万块,要是打仗半年算上增量就超过50万元,要是一年的话就超过百万元了。他们取到了门户网站脱困并盈利的“真经”:发出去就是钱。
4月15日,美军宣布战争进入收尾阶段。“这么快就打完啦?!”万大珂不是因为感叹美英联军的神速,而是从网站短信的角度考虑,伊拉克战争速战速决,让国内网络媒体只是尝试到了SP无线增值服务的甜头,更感叹这“来钱”太容易。而真正救活网站的是“非典”,河南报业网这次并没有选择手机用户众多的移动公司,而是选择与联通合作,开创性地推出套餐,一下就把报业网救活了,也为中国的新闻网站探索出一条捷径,以至于在后来绝大多数地方新闻网站的SP业务占据网站整个营收的98%以上,成为唯一的主要来源。
董林说,从伊拉克战争起达到高潮,经过“非典”一直延续到2003年底,SP让新闻网站意识到培育市场的重要性,也让新闻网站知道该往哪里走,该怎么做!
但从2004年起,短信业务就出现抛物线的下坡路,这是因为相关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河南移动出台12条严规整治垃圾短信,SP告别粗放增长。“短信收入直线下滑,但报业集团下达的任务还在增长,”董林说,他们被迫憋出了一个新产品:手机报。
“彩信业务中移动总部要放开了,估计2005年就可以在河南落地,”河南移动市场部时任负责人陆文昌建议,报业网可以先介入先做起来。2006年5月,他们与河南移动举行《河南手机报》隆重的开通仪式,虽然董林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开创了手机报的“河南模式”,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全国各地,可以说全国手机报的价格是河南制定的。
“打开手机看报纸,一天只花一毛钱,”这是河南报业网在推广《河南手机报》时做的广告词,当时全国手机报定制价格不统一,有的高达25元,有的八元十元都有,现在手机报每月3元钱是河南报业网率先制定出来的。
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成功一半,手机报对于董林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开端。无论是在自己的网站,还是在集团旗下的报纸上进行推广,局面始终打不开,一是很多用户的手机并不支持GPRS,只有20%的手机能成功接收彩信,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彩信比短信体积臃肿几百倍,会产生流量,而流量费就是中国移动的“现金”,很多用户为屏蔽垃圾短信干脆把流量网关给关闭了。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
“手机报的模式绝不是靠收取高额费用,”董林给河南移动建议,可否把流量费先免一段时间,只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免费不可能,但可以返还。”河南移动不能违背中国移动的相关政策,只好采取次月返还上月流量费的方式,这是《河南手机报》成长中重要的一次营养补给,特别是2007年中国移动宣布免除手机报的流量费时,手机报行业出现集体井喷。
经过小高潮后,手机报的发展陷入僵持状态,用户没有明显增长,“领导不满意、读者也不满意。”最后引入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去找手机报存在的问题。董林之所以要找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来提供咨询服务,源于之前一个深刻的教训:那是在做短信期间针对农村市场做了一份产品,“我们经常挨骂!”董林清楚地记得,短信说马上下雨,他们急匆匆把麦子收了,结果天气晴朗,农民在短信后台上骂,董林经常在网站内部会上大声读农民“反馈”的短信。
“市场调研很重要,这是媒体的缺陷。”他说,国内大部分新闻网站根本不看市场,不看消费者想要什么,新闻网站从来不是按消费者定制,全凭脑海的固有观念,想什么就是什么。“内容和市场调研有很大关系,”为此,董林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做出了调整,《河南手机报》收费用户迅速突破17万户。
两个月时间过去了,《河南手机报》的用户增长了13万收费用户,加上之前的17万,《河南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30万。“不在于增加了13万,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办法,”朱夏炎当初用的是激将法。2008年4月起至12月,《河南手机报》付费用户最高峰达到107万,从17万到107万,只用了一年时间,当时震惊全国。
“手机报有手机报的规律,不能按传统媒体去办,跟网络也不一样,一条消息要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很不容易。”
河南报业网开创的手机报“河南模式”最高峰付费用户达到150万,包括大众网等许多地方网站都过来取经。现在,董林已经把《河南手机报》从大河网分拆出来独立成为公司和品牌来运作,他并不认为手机报是一个过渡产品,“这是最贴身的新型党报,移动互联网上的省委机关报,”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超链接,董林要运用到手机报上,“加上链接就是客户端。”他要赋予《河南手机报》更多功能——成为省委重要信息的移动分发平台,成为全省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
互联网是一台绞肉机,所以做互联网磨损很高,每天脑子高速运转,要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吃干。董林的体会是,做互联网的人和作家、炒股票的人有共同特质:有激情。四平八稳的人不要做互联网,没有激情的人做不成互联网,“只有偏执狂才能做好互联网。”做新闻亦是如此,如果作为一个媒体人,看到好的新闻线索,不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那么就不要做新闻了,也做不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