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海
南海网在2008年以前的知名度并不高。这是因为他的母体——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日子过得不错,《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都处于省内党报和都市报的领军地位,即便是与海南省电视台的竞争也略胜一筹。处于好日子的状态下,集团就觉得没多大必要去烧钱折腾网络。南海网的成立也主要是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不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因此,当时南海网在集团的地位,还不及为大家做午餐的食堂——食堂至少是赚钱的。
这一切都将改变,这一切必须改变。
吴清雄,一个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老报人,只带来一个涡轮增压器,就在不改变排量的情况下,把功率提升五倍,这在汽车工业史上绝对无法实现,但却在一个新闻网站上变成现实:2008年吴清雄刚接手南海网时营收不足200万元,一年后超过1000万元,2013年近4000万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内地很多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它依托的经济基础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海南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定在全国倒数第四名的位置,2012年海南全省GDP为2855亿元,相当于同年河北省沧州市、台湾省桃源县的经济水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位列全国倒数第二,仅好于西藏。
一边看手里的报纸版面,一边看屏幕上的南海网。长期这样值班既导致了吴清雄的颈椎问题,也让他的左右视力极为不平衡:右眼近视1000度,左眼600度。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的视力不对称,不仅仅是看问题的位置造成的,更是他的思维偏差、精力分配所导致的。他既经营报纸又看自己编辑的报纸,别人看新闻是看新闻事件本身,他则是看新闻之外的经营价值和商业机会。在主政南海网期间,他一定是用右眼看电脑,用左眼看版面;用左眼看新闻,用右眼看机会。
吴清雄不是南海网的创始人,带领南海网仅仅四年时间。正是这短短四年,他以超强的控制力和激情澎湃的动力,确保了南海网在正确的方向上高速前进。涡轮增压器只有在发动机高转速的状态下介入,汽车也只能让发动机输出功率比自然吸气提升40%。但是他带来的“涡轮增压器”,使南海网在团队规模变化不大的状态下,产能提升数倍。内外的评价基本一致:他是南海网的教父。
2012年5月14日一大早,吴清雄像往常一样仔细翻阅自己亲手编辑的《海南日报》,但他的目光在报纸头版左下方一个“小豆腐块”上停驻了片刻。上面放置了一条由海南省委组织部安排的《海南省拟任干部人选公告》。按照以往,他可能都顾不上扫上一眼,但这天这则《公告》里有他的名字。就在昨晚,他还值夜班亲自主持《海南日报》的所有内容和版面,其中也包括这条《公告》。
这条《公告》是海南省委组织部在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发出的,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内部也是一震:吴清雄从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晋升为集团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其实在《公告》发布前一个月,吴清雄已经卸下南海网CEO的头衔,将帅印交给了韩潮光。“他思维比较活跃,活动能力比较强,新闻业务也不错,很有激情。”继任者韩潮光是他亲自挑选的,这已经不是吴清雄第一次找他。刚接手南海网时,吴清雄就曾物色过他,那时韩潮光正在如日冲天的《南国都市报》做副总编。
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吴清雄最后挑选了韩潮光作为南海网的继任CEO。在他管理南海网的四年里,已经离开了两任总编、三任新闻中心总监和四五十名员工。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挑选不可不慎。《公告》的刊登,预示着他从兼管南海网变为了分管,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一幅幅奔走沙场、力挽狂澜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2007年底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召开全年总结表彰大会,其中的重头戏是,对照各单位年初签订的责任状和实际完成任务的情况,论功行赏。主席台上的吴清雄目光犀利,鼻梁上架着一副左右镜片严重失衡的近视眼镜。他刚从海南省电视台副台长调任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不到一个星期。他对《海南日报》是既陌生又熟悉,正如会场的编辑记者对他的印象一样:在26年前即1981年他就进入《海南日报》当记者,一直干到新闻实业发展部主任才离开。这次回来,已经是阔别多年。
总结大会如期举行,台上的集团领导为获奖单位代表逐一颁奖并留影纪念。但吴清雄的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全集团六报一网,多的奖金上百万元,少的奖金几万元。唯独南海网没有奖金!一分钱都没有!”组织上准备把南海网交由他分管。南海网的几十名员工虽然参加了大会,但这个大会似乎遗忘了南海网。这件事给了他很大刺激。
“你脸上很光彩吗?怎么把一个主流新闻网站搞成这个样子?”总结大会结束后,他直接来到南海网办公区,对主要负责人劈头盖脸地说。吴清雄的脾气暴烈,南海网的人早有耳闻。一顿批评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思考南海网到底怎么办。
“老吴呀,南海网做了七八年,没多少影响力,一直是集团的亏损户。我们几个人都分管过,也没见多大的起色。你能不能把它改变一下?”几天前,社长给他分工时交了底。
“我刚回来,你让我管这个?”其实吴清雄当时并不愿意接手南海网。首先,他自己也一点都不懂互联网,甚至还不会开机,更不会上网。其次,这是一个烂摊子。集团里的社长、总编辑、总经理都曾分管过,但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重视过。岛民思维折射到了海南的媒体身上,就是新媒体触觉一直不敏锐,未知远多于已知,被动远多于主动。在内地新闻网站的发展风生水起的时候,南海网到2007年收入只有100多万元,亏损600多万元。
吴清雄的电脑桌面永远是很干净的,他对电脑操作还是很陌生,点击网页一般是把光标拖到网页快捷键处,右键打开,最开始有人以为这是他的习惯,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不懂双击。他用着最先进的智能手机,但这只是为他手写短信带来了极大便利。如果他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飞机上,二是在开会。因为他还不会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状态。endprint
但这并不妨碍他管理一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当时80多个人,做实事的并不多。真正让人看得到的,也就是每天大约10个编辑把《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上的一些新闻搬到网站就了事。”原先南海网的CEO,也是由海南日报信息中心主任王勇兼任。岗位变动之后,他就不再兼任。吴清雄想在集团内找一个人来负责挑大梁,但没有一个愿意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火坑:业务不好搞,前景不明朗,领导脾气暴。最后他只有亲自披挂上阵,兼任南海网CEO。
吴清雄立即召开了全体中层和骨干员工会议,向与会者公布了2008年的年度目标:“南海网在今年必须扭亏为盈,至少做到1000万元!”台下有员工一声呵呵:“1000万?”吴清雄一直记得这声呵呵。
“我们南海网的人不仅要有奖金,还可以给集团上交利润。”吴清雄开始阐述他的办网思路,归结起来就是三句话:“新闻立网,活动拓网,经营强网。”但直到散会时,还是很多人不相信,觉得是信口开河。
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这就是你的管理水平吗?管不好就走!”他见到南海网中相当一部分人闲得无聊在办公室喝茶聊天,火冒三丈,首先就拿新闻中心开刀。他打破了南海网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历史惯例。新闻中心总监成为第一个被免职的人。在吴清雄手里,能干活儿的直接提上来,不能干活儿的直接撸下去,不管总监还是总编,在他眼里没有什么特殊情况。
铁腕不等于冷酷。“管理也是因人而异。虽然我脾气火爆,但像董三仁、许甲猛等几个人,我一般是不骂的。”吴清雄执掌南海网时,铁腕上还戴着一副丝绒手套。“要像保护珍贵艺术品一样,保护员工的热情、创意和尊严。”他坦承,弦绷得太紧,就会断,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福利,另一方面中国人还是讲一个情字。“有了人情味,才有向心力。”
对员工而言,吴清雄除了是CEO,还有一个称呼叫“妇女主任”。哪个员工有没有男女朋友,什么时候有的,哪家刚生了男孩,谁家又生了女孩,谁与谁谈恋爱了合不合适,等等此类,他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在工作之余,这就是他打听的主要内容。
吴清雄作为老报人,一直有电视情节,他以一种敏锐的直觉判断,在2009年投资几百万元创办了海网宽频,这是海南唯一一家拥有多机位、高清晰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的门户网站,使南海网无论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还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抑或市民衣食住行等新闻播报上的传播效力都更强。但真正发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2010年海南洪水事件。因为那是重大主题报道之外的另一个报道类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还需额外考察应急作战能力。
“强降雨这么大的新闻,你们不放在首页头条?”凌晨一点钟,吴清雄拿起电话打给编辑中心总监董三仁。他被号称为“战神”,每天晚上12点左右不把南海网再浏览一遍都睡不着。尤其是新闻和论坛这两个板块,要求所有采编人员无论是否是节假日,都必须24小时手机开机。至于半夜三四点发布指令,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照样主持早会,也是常有的事。中层干部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半夜三更接电话的工作节奏。
但10月1日这天晚上他终于坐不住了。虽然风还是不大,但雨一直下,没有停止的迹象,海口已经开始内涝。“通知所有采编人员,包括司机,全部中止休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编辑记者在当晚就到位,连夜召开了报道部署和动员会,进入“战斗状态”。
10月2日清早,南海网记者按照东南西北中的划分,分五路奔赴全省的重灾区,其中三路是视频记者带队,拍摄到的一线灾情,尤其是东部市县和中部山区,受灾情况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
记者传回来的视频画面非常震撼,冲击力强,经由南海网在第一时间推出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关切。无论岛内岛外,南海网都是这场持续暴雨中唯一可以了解信息的窗口。编辑部门回忆说,通过“网页热力图”可见,当时的南海网专题被网民点击到满屏闪光,导致服务器都差一点瘫痪。
这一次,海南岛没有成为信息的孤岛。中央电视台打电话到编辑中心,他们看到了南海网的视频报道,希望南海网能提供原始的视频素材,用于当日的《新闻联播》当中。由于涉及原始素材的版权,编辑中心将此事汇报给了吴清雄。
“还有这么回事?”吴清雄作为老电视人,他非常清楚,按照惯例,央视如果想要某个画面或素材,一般都是直接向各个省级电视台联系,并早就建立了畅通的传输渠道。
正是游客在微博上的大量抱怨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注意,并决定在当晚《新闻联播》播出。可是没有画面的新闻,对电视来说无异于收音机,这对于一场灾难报道来说是不及格的。但是派记者南下海南又来不及,于是中央电视台首先联系到了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但遗憾的是它们也没有采访素材。
没办法到网上一搜,全是南海网的视频新闻。从画面的冲击感、现场感来说,虽然是央视想要的东西,但网络视频的像素清晰度无法满足电视播出的要求,所以便打电话到南海网,希望能提供原始视频。
“其他地方没有啊,只有我们才有。”吴清雄颇为自豪,“那场洪水的报道,10月2日当天基本上只有南海网的声音。要是没有南海网,心急如焚的人们不知道去哪里了解第一手的准确信息。即便到10月6日结束,全国所有采访和转载的报道当中,有1/3都是直接来自南海网。”
10月4日起,电视和报纸媒体才陆续反应过来,追加采编人员奔赴一线报道,但这时已经无法撼动南海网作为第一信息源的地位。
“在这场洪灾报道中,中宣部新闻局专门为南海网出了一期《新闻阅评》,”吴清雄反复强调这是“专门”:“专为南海网、专为海南洪灾、专门表彰。”这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绝无仅有,也是海南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对于这次报道,所有参与的人员都获得600-1000元的奖金。
吴清雄的出现,改变了南海网的运行轨迹,整改、调理、布局、冲刺一气呵成。加之他一直冲锋在前,使这样的发展路径更显章法和节奏。“南海网的发展,带有他很深的个人烙印,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沿着他的轨迹继续往前走。”现任南海网CEO韩潮光也是一个“战神”级别的实战派,这正是吴清雄器重他的原因。但韩潮光说,“我自己无论从能力、阅历还是社会资源上,都无法跟吴总同日而语。他把起点、起跑线一下抬得太高了。我们正在拼命地追,拼命地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