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是全球化的又一入口

2014-09-15 11:44刘静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用户产品

刘静

海外市场是一个更大、更公平更严肃的竞争舞台,简单地把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些成功的模式横向移植到海外市场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形成很好的差异化和本土化。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集体收割的时刻。百度、微信、久邦、猎豹不管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刚起步没多久的创业型公司,仿佛都在海外发现了宝藏,前仆后继地迈出国境线。

“不只是互联网公司,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要走向国际化的,这是一个必然,也是所有公司的梦想。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带来了国际化的新机遇。”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李易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颠覆旧格局的好机会。

CEI: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选择全球布局,这种趋势意味着什么?

李易:移动互联网是天然全球化的,国界已经无法划定互联网的边境。这种趋势的出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已经达到了饱和。像腾讯、百度这样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太高,比如微信在中国移动社交的领域已经基本形成垄断地位了。百度搜索引擎在中国长期占据高达85%以上的市场份额。

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些企业从开始创立就在国外。中国有很多手游企业,他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国内的市场。这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决定的。

中国的市场环境是一个免费的市场文化环境,没有人愿意为有创意的游戏或者应用付费,即使这些公司将自己的应用上架。但是没多久就会被人家反编译和破解,免费放到91之类的第三方免费应用市场上。这对于依靠收费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他们就离开中国市场。

CEI:中国的科技类公司在创新方面通常是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中国的一些应用类产品的公司在欧美的市场上表现并不俗。原因何在?

李易:有一些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想法,只有可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诞生,从而形成产品。像UC优视做的浏览器,最开始诞生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流量贵,他们用省流量的方式解决了想用手机上网又想省钱的中国用户的需求。

而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中国每年培育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他们当工程师的工资水平,肯定比一些欧美的工程师要低很多。当用同样的成本去做一款产品,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可以雇佣比欧美多5倍的工程师来做。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中国至少有99%的互联网公司都是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然后根据中国的需求做一些微创新,很少有完全自主的创新。这在国外可能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像360被苹果下架、猎豹被Google下榜的事件,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CEI:从中国走出去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在海外站稳脚跟、获得大量用户的原因是什么?

李易: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公司比如久邦数码、猎豹移动、UC优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应用类的工具切入,用单点突破。当工具圈进了足够的用户,他们就从工具变成了平台,引导消费者做其他的消费,比如浏览器、娱乐、电商。

比起传统的互联网,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在国际上有两个通用的全球分发渠道,这就是苹果的APP Store和Google的Google Play。这两个分发渠道是官方的,很多国家不存在中国91这种第三方的应用渠道,他们下载只会通过官方渠道。

这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一个与欧美等国际互联网公司公平竞争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来自世界上哪个区域或者国家的开发者,只要将产品上传到苹果和谷歌的分发渠道,就能够被高效有序地分发到全球。

CEI: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向海外进军的模式和路径有哪些?哪种路径是最容易出效果的?

李易:最有意义的有两种模式。一种就是已经在中国市场做到了巨头的地位,在技术、品牌和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走出海外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些公司现在的做法是避开主流市场,先从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这种稍微落后一些的新兴市场入手。这种做法跟中国的消费电子类,比如手机的做法类似。中兴、华为也是先从非洲、拉丁美洲、印度、越南这些比中国的市场更为落后一些的地方入手。

另一种公司从一开始就瞄准欧美。他们的产品一定是欧美市场做得不够好的产品,比如工具类应用,或者是有足够的创新产品。

剩余还有一种类别,这种类别在中国占很大的比例。他们的选择是回到中国,出口转内销,这种现在中国占很大的比例。他们进军海外的方法是通过捆绑、预装、植入手机的方式,随着中国一些手机品牌的输出销往国外。

CEI: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劣势?

李易:劣势很明显。这些复制别人模式的互联网公司,在真正走出去之后,遇到了被复制的美国巨头鼻祖,在它的市场里竞争,其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做得更好。他们也有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的问题,在中国的取得成功的一些企业没有考虑知识产权的结果,像今日头条。但是这种模式的企业在国外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欧美国家,知识产权是很严肃的问题,侵权就可能会直接导致倒闭、破产。

还有对隐私权看法的不同。中国有很多的应用会要求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短信。一个天气预报的应用,要求获取位置信息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如果要求获取通讯录,是完全不正常的。但这是他们的盈利模式,因为他们是免费应用,只有靠流量获利。中国的消费者对此也已习以为常。

国外用户不同,他们很重视隐私权。如果他们使用的软件要求获取用户信息,他们会写邮件或者留言问开发商,一定要弄清楚获取他的信息的原因和用途。如果觉得应用要求获取隐私信息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他就会选择不使用这款产品,或者投诉给应用商店,这款应用就有可能被下架。我相信中国进军美国市场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可能面对过这个问题。

CEI: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海外掘金的时候会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李易:最主要的困难的问题就是创新、诚信和文化差异。在西方,他们会带上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他们对中国的固有印象是“抄袭原罪”。尤其是对于用户数量的数据,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动辄宣布自己的用户数量超过了几个亿,这让西方企业很难相信。如果放到美国硅谷,可能同样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几百万的用户,所以他们会习惯性地把中国的数据除10。这种不信任是不会轻易被消除。

CEI:那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出海的时候要怎么解决这种困难呢?

李易: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只能选择改变。到哪个国家,就根据那个国家和市场的规律,做差异化的改变,才能生存。对于诚信问题,没有什么捷径。马云现在的做法,就是反复到斯坦福、哈佛等大学做演讲,改变美国市场对他的固有印象。当然也可以选择跟当地大公司合作的方法,这可以很快改变整体市场看法,但是一定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归根究底,如果你的产品足够创新,或者把产品做到整个市场都难以企及的完美,也能够彻底打动用户,用大量的用户口碑去改变市场印象。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市场的领导者,唯一的方式还是要比别人更用心地做好产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户产品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信用卡资深用户
Twitter用户增长未达预期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玩具产品供求
玩具产品供求
智能手机用户普遍忽视恶意软件威胁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