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轶良
全球每年小型私人飞机的需求量不超过2000架,中国很多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年产能就达500架,市场还没有大热,产能就面临过剩。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的履辙,不可不鉴。
近日,通用航空概念在市场不断升温,通用航空概念股更是一飞冲天。与此同时,各地通用航空的建设热潮也是如火如荼,每隔一段时间,新建通用航空产业园或者产业基地的消息便会见诸报端。
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干快上、一日建成的非理性风潮已经在通用航空产业抬头。通用航空建设项目大量重复、各地通用航空产业规划方案动辄三五千亩,甚至超过15万亩的惊人规划更是有将通用航空沦为“圈地”运动的概念“保护伞”之势。
通用航空要健康发展,还须立足现实、理性规划。
通航发展需稳健
近日,“民航局再次就《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修订稿面向全行业征求意见,通用航空市场准入门槛要放宽”的传闻再次使通用航空概念股成为市场的宠儿。
不妨再重述一下通用航空的概念,是指独立于民航公共运输之外的飞行活动,一般以19座级的小飞机为主。
目前,通用航空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公务机运输,包括私用飞行、公用商务飞行和商业飞行等;二是空中作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农林渔作业、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探测摄影、气象服务、旅游观光、航空运动等众多飞行活动项目。
事实上,自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关于《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酝酿出台,低空空域即将开放的传闻就不断传出。
此后的2013年11月,总参谋部、国家民航局又发布了《通航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将与国防、领土不相关的通航飞行任务的审批权让渡出来,进一步简化了流程。在此背景下,通用航空概念一再被市场热炒,全国各地通用航空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民航共有飞机3810架,其中通用航空飞行器已达1631架,通航机场(含临时起降点)399个,通航企业178户(还有110多家正在筹建)。通用航空产业总体规模约为120亿元,占GDP比重为0.03%。
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11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正在或规划建设通航产业园区(基地),园区数量在5个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就有10个,在建项目已达36个。这些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的规划方案动辄三五千亩,大的产业园或者试验基地竟然超过了100平方公里,即15万亩。
除了产业基地,各地规划的通用航空配套基地建设数量增长也十分惊人。重庆提出,到2017年主城区以外所有29个区县都要建成通用航空机场;北京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19个通用航空机场;到2030年,湖南提出要新建21个通用航空机场,江苏40个,山东58个,浙江更高达80个。而同期的民航“十二五”(2011年-2015年)目标新增运输机场只有82个,建成运输机场231个。
然而,笔者在对国内通用航空市场详细研究后发现,通用航空的市场空间未必有大家预期的乐观,应警惕通用航空产业的非理性建设“热情”。
为何对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发展持谨慎态度,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低空开放对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空间有待研究。
对于中国通用航空未来的市场容量,业界普遍选用美国通用航空市场早期的发展情况作为对比样本。
例如,民生证券近期发表的报告就对比美国经历了1992年到2000年的通用航空大发展期后到2000年的历史高点时,其私人飞机年飞行时间接近1200万小时,飞行时间比重达到40%以上,而后引述胡润发布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2013》数据——2013年中国约6万人有亿万资产,其中约15%的人群有购买私人公务机(小型喷气式飞机)的意向,在此假设基础上,预计中国未来小型喷气式飞机的市场空间(以飞机平均购买成本4亿元、使用期限10年、年平均使用成本为飞机价格的15%估算)为90000亿元,其中约50%来自飞机销售,而50%来自各项配套服务。
描述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前景喜人的类似观点甚众。
然而,笔者经过资料研究发现,从空域配置看,美国的军事基地有相当部分在海外,广泛使用他国空域;而中国的国防空域均在中国境内,而且,我国的陆上邻国就达14个,地形复杂,防空任务异常艰巨。所以,先天条件就决定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将80%的空域化为民用,也不可能为22万架私人飞机提供空域容量。
而且,目前我国即将对低空空域开放,也主要指真高在1000米以下100米以上的空域。这个空域开放最大受益者主要是石油服务、电力作业、引水作业、航空物探、农林作业、城市消防和空中巡查等飞行作业类项目, 且多为直升机和螺旋桨飞机,对我国通用航空主要发展的喷气式公务飞机的利好并不大。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当年美国通用航空大发展,包括大家普遍预期的中国通用航空大发展的前提是以富裕人群消费为主的公务机或者私人飞机市场的爆发,但目前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则更多利好作业类飞行。
其次,公务机市场容量有限。
美国等通用航空大国是以个人娱乐飞行为先导,再逐步形成完善的私人化交通飞行和商务飞行体系,换言之,美国的通用航空市场是伴随着私人飞行市场的兴起而兴旺。而我国的通用航空市场目前的富裕人群首先的主流消费则是公务机,而不是自驾飞行,这就注定了中国目前的通用航空市场消费人群有限。
而且,公务机出行并不绿色环保,研究表明,民航、公路、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11∶8∶1,公务机的单位碳排放量和能耗比又高于民航。我国目前全社会大力提倡环保的背景也决定了公务机市场容量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上述条件都注定了至少未来5年内国内,我国的通用航空市场仍将是个小众市场。endprint
合理统筹布局
通用航空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极少数没有放开发展的产业,仍然是个新兴产业,其未来的发展空间确实值得期待。
但是,通用航空产业要获得大发展,理性、有序的全局规划是行业发展的大前提,切不可盲目地大干快上,用国外品牌从事整机组装,成为又一个国外品牌的生产基地。
首先,通用航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发展我们自主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产通用航空飞机在技术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功,也掌握了一些核心知识产权,在农林渔和遥测摄影等诸多领域的作业经验也非常丰富。尤其是无人机的研制生产更是进展迅速。
但是,笔者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各地热衷发展的通用航空项目大多是“舶来品”加工组装,自主化程度低。甚至包括我国研发比较成熟的一些国产机型的生产,国外机载设备也占了大部分。
据粗略统计,运12飞机的机载设备中,进口设备大约占成本的80%;新舟60飞机改型的机载设备价值约800万元,其中约400万元用于从国外购置机载设备;ARJ21公务机,进口记载设备成本占全机价值的40%。
汽车产业就是因过度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先例,过多的引进合作,严重的自主创新不足,造成了今日的产业困局,通用航空发展一定要避免汽车业后尘。着力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航空飞行器,真正的形成通用航空的“中国智造”,而非单纯的“中国制造”。
其次,通用航空产业要良性发展,监管部门须有立足于现实的全局思路。
例如,民航的“十二五”(2011-2015年)目标是新增运输机场82个,建成运输机场231个,但很多省市的规划新建通航机场数量非常惊人:到2017年,重庆提出主城区以外所有29个区县都要建成通航机场;到2020年,北京提出要建设19个;2030年,湖南提出要新建21个,江苏40个,山东58个,浙江更高达80个。积极规划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区域多集中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然而,从国际经验看,环境恶劣、交通困难的地区通用航空往往比较发达,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的内陆地区和非洲。但我国目前通用航空的发展情况却恰恰相反,积极规划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区域多集中在在沿海和平原地区,真正需要大力发展的西部地区并不多。
这种布局规划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规划建设的通用航空机场普遍标准高、跑道长、面积大,起步都是2B级(800米长 24米宽以上跑道),很少采用作业类飞行急需的简易机场和土跑道,占用了过多的土地。
再次,通用航空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还没有系统性完善,亟须后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支持。
通用航空航空器品种繁多,飞行有高空、低空、超低空,使用空域随机性大,飞行作业项目复杂多样,飞行时间不确定。通用航空行业要规范发展,急需建立通用航空运营审批、飞行申报、适航审查等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低空飞行的强制保险等保障体系。
而且,通用航空机场体系、运行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的建设问题也亟待规范。
最后,我国低空监控体系和地面服务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如果通用航空想要发展,须率先建设先进的地面雷达和空间卫星网络等配套设施,飞行调度和安全管理还须加强。
低空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国内的空域监察与导航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还不能做到全域覆盖。技术手段上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屡屡出现的“黑飞”就暴露了现有监管体制对“低、小、慢”的飞行器看不见、联不上、管不了。
地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不光要建设小机场,更重要的是完善供油系统、空中气象服务和维修服务等系统工程。
而且,近五年来,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而全国航路航线总距离年均增长仅2.6%,航路航线日益饱和,空域资源极为紧张。通航大发展必然会与运输航空争夺有限的机场和空管资源,从而给飞行调度、交通安全带来更大挑战。
通用航空要发展,这些相关配套服务的提高须走在前面。
通用航空产业要健康发展,一定要在统筹布局上划定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天空,低空开放要坚守国防至上和飞行安全的红线; 在地面,机场园区建设要坚守耕地保护的红线。切不可摊大饼、天女散花、还未发展已经面临过剩,更不能把通用航空变为地产商借以圈地的概念,变成又一件皇帝的新装。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的履辙,不可不鉴。
(作者为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机械装备处主任科员)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