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空非军事化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但与之相对的,却是拥有军民两用功能的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现象,很可能让诞生自冷战时期的太空非军事化倡议沦为一则美丽的幻想。
我不怀疑人类对于太空非军事化初衷的纯洁性,没人愿意太空变成杀戮场所,那样会玷污对广袤宇宙科学探索的神圣色彩。但随着太空技术军事潜力的逐渐凸显,诱惑对原则构成了严峻挑战。美丽纯洁的向往,在战争企图面前,可能沦为牺牲品。反观一下历史,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有哪一个领域没有被战火硝烟所弥漫?那么从天空到太空呢?虽然我们希望不会,但历史告诉我们,这个希望也许最终不免空洞。
1899年,第一次国际裁军会议在海牙召开。会议的议题之一是限制各种形式的空战。大会通过决议草案,“禁止五年以内,利用气球或其他类似的新方式投掷射弹和爆炸物”。后来的事儿我们都知道,禁令根本未能生效。正如美国代表在发言中所表述的那样,“假设我们发明了使用气球的实用方法,谁能说这样的发明不会……决定胜利从而……减少战争的罪恶,并转而支持我们所寻求的人道主义考虑呢?”与今天各国空军现代化的战斗机相对照,谁能否认这则禁令不是美丽幻想?
再把时间前推900年。早在12世纪,十字弓就被认为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钢臂十字弓能在300码外轻松穿透链形甲或白铁甲,威力之强大令人乍舌。当时欧洲统治集团强烈反对十字弓,这不仅因为它能在极远的距离上杀死对手,还因为它能让任何一个卑微的农夫射杀一名高贵的骑士,而前者所需要做的不过是瞄准目标并扣下扳机——这改变了既往战争的游戏规则。结果是,教皇乌尔班二世在1096年颁布谕令,禁止使用十字弓,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也颁发谕令强化这一禁令。但事实又是怎样?几乎没有哪一支欧洲君主的军队里没有十字弓手,虽然名义上他们是用来对付“异教徒和野蛮人”,但只要战争需要,他们的射击目标可以变成任何敌人。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太空技术一旦用于军事,很可能像当年十字弓一样成为战争“规则改变者”。1967年的《外太空条约》和1979年的《月球条约》本意是限制太空军备竞赛,一些国家只是草签了这个协定,并没有批准生效。需要注意的是,条约并未规定大气空间的上限和外层空间的下限——尽管大部分人都赞同地表以上100千米这一分界线,但这种模糊认定给中间层军事化留下了可能,美国等西方军事大国,已经将目光瞄向了这里。在更高的无争议外层空间,非军事化理念也在遭遇挑战:大多数太空设施都具有军用和民用双重用途。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机器人系统来抓取报废卫星并将其带回地面的可能性,或者使用激光武器来清除太空碎片。这些技术都具备军事潜力,只要形势需要,它们摇身一变就能成为武器。
武器是什么?在网络战时代,一台某人卧室里的笔记本也可能侵入卫星通讯网络,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是否能与武器划等号,仅取决于如何加以应用。我们希望和平能成为外层空间的政治注脚,但如果太空技术的军事应用已经成为西方大国的关切甚至行动指南,那么我们必须严密注意这种动向。我们可以放弃武器,但不能放弃技术应用的选择权。
王亚南
2014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