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博物馆正式开放
8月,位于南京总统府东侧的南京六朝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据悉,该博物馆由贝聿铭家族设计,是全国第一个以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朝代为主题的“六朝博物馆”。该博物馆共设“金陵帝王州”、“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千古风流”4个展览,汇聚约1200件六朝时期文物,从“城”、“人”、“事”、“美”的角度全面展示六朝历史文化。更为特别的是,2007年在南京邓府巷发掘的台城城壕排水系统也被“搬”进展馆。在这里,观众能够一睹六朝建康城的规模、格局、道路和排水系统。
“萌萌哒”雍正让故宫活起来
日前,“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一组题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萌萌哒的雍正动画形象配上萌萌的文字很快便风靡微信群,累计转发超过80万次,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据悉,目前,故宫博物院开始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力求将传统、枯燥的宣传方式向现代、活泼的教育方式转变,与年轻人的兴趣点紧密结合,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也能够时尚起来。
国家艺术基金又有新动向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国家艺术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希望借此提高这笔资金的使用效率。该《办法》称,艺术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专家评审、择优扶持、注重效益、公开透明”的原则。艺术基金的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艺术基金的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实行,组织管理支出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同时《办法》还要求,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应于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年度艺术基金的规模、资助项目、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
中外古玩商11月携宝进京
11月9日,一年一度的“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开幕,30个国家的古玩商将携宝进京展示。今年博览会共设置展览展卖、分会场活动、论坛讲座三大板块共几十场活动。届时,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展商和国内十余家大型古玩城以及30多家国有文物商店将带来众多中外古董精品进行展览展卖。与往年相比,今年展会将首次延展到琉璃厂。11月17日至23日,这条老字号云集的文化街上将举办第三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各类收藏知识系列讲座、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精品书画展,展示文物鉴定、章料、篆刻等传统艺术。
新写实剪纸忆故乡
“太震撼了,新写实剪纸艺术竟是这样的美。”这是一位观众在首都博物馆“故乡·记忆——新写实剪纸艺术作品展”参观时发出的赞叹。该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收藏家协会主办、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展览作品分为红色经典·系列、故乡记忆·系列、人物风景·系列三部分,共45件,由李闽新写实剪纸艺术工作室民间艺术家团队手工精雕细琢完成。据了解,近年来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在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专家聚首论艺术市场
如何理解艺术价值?如何看待一、二级市场倒挂现象?如何挖掘有价值的艺术家……日前,首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高峰论坛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收藏界、拍卖界、画廊界人士共聚一堂,各抒己见。比如一、二级市场倒挂现象,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表示,拍卖公司与画廊都是经纪型机构,职能上有相同之处。画廊在一线发掘、推荐艺术家,拍卖公司则做好接续工作,实现价值。
北京藏协十周岁了
由首都博物馆、北京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天与民藏,十载相望——北京收藏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特展”于日前在首都博物馆落幕。该展览是北京收藏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展出的百余组件展品均出自协会会员的私人收藏。展览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传统收藏,按“丹青金石”、“抟埴炻火”、“清趣雅玩”三个系列,分别展出书法、绘画、碑帖、陶瓷、钱币等多种品类的收藏;第二部分是大众收藏,展出的收藏品包括邮品、地图、年画、火花、票证、体育收藏品等。
贵州发现南宋土司夫妇墓
贵州考古学者近日发现南宋时期播州“土司”杨价夫妇墓,墓葬的规格很高也很奢华,就连棺材上使用的抓钉都是用黄金和白银制作。据了解,这座古墓是南宋时期播州第十四世“土司”杨价和他夫人田氏的墓葬,距今已经700余年。这个时期的墓葬多为砖室墓或石室墓,木椁墓已经不多。古墓出土了金银器、玉器、剑鞘、烛台等奢华物品,显示了墓主人高贵的身份。据介绍,这是播州“土司”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为遵义播州杨氏“土司”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小白礁 I 号出水千余件文物
经过两个月的打捞,“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出水各类船载文物共145件,主要有青花瓷器、五彩瓷器,也有酱釉陶罐和砝码、铜钱、银币、紫砂罐等文物、加上往年出水的文物,“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已达1050余件。据介绍,发掘出水后的“小白礁Ⅰ号”船体将在现场进行初步保护处理后,运至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北仑春晓)内一边保护一边展示,出水文物与发 掘场景也将在基地“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中同时展出,并将在今年10月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