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才,刘颖刚
1.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医院CT/MRI室(赤峰,025350) 2.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CT/MRI室(赤峰,024000)
64排螺旋CT的应用
崔英才1,刘颖刚2
1.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医院CT/MRI室(赤峰,025350) 2.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CT/MRI室(赤峰,024000)
该文综述了64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扫描范围广、扫描射线剂量低等优点。多种后处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所获得影像清晰。
螺旋CT;剂量;扫描
CT技术经3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非螺旋头颅CT到8排以下的非容积全身螺旋CT,发展到16排、64排容积CT,以至于尖端的128排、320排乃至双源CT[1],CT检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其中做为中高端的代表64排螺旋CT应用逐渐增多,其技术越来越完善,文献越来越多。本文从实用角度就64排螺旋CT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64排螺旋CT为含有64排探测器的,管球连续旋转扫描的计算机断层技术。由于它实现了各向同性体素采集,使任意方位的重建图像不失真[2],真正达到了容积扫描,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因而64排螺旋CT也称为容积CT。64排螺旋CT最主要的特点为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扫描范围广、扫描射线剂量低。64排螺旋CT工作站可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来保证图像质量,具体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S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与仿真内窥镜(CTVE)等技术。
由于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达到亚毫秒级,管球旋转一周达0.4 s~0.35 s甚至更短,具有最佳的时间分辨率[3],可用于运动性器官如心脏的检查。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斑块类型、斑块位置、斑块范围、管腔狭窄程度[4]以及壁冠状动脉[5]、冠状动脉发育异常[6]进行评估。图1 曲面重建(CPR),冠状动脉多发斑块。冠状动脉见弥漫性分布的混合性斑块影,近段相应管腔轻度狭窄,远端相应管腔重度狭窄。图2曲面重建(CPR),壁冠状动脉形成。冠状动脉中段走行于心肌中,走行僵直,覆盖于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图3 容积再现(VR),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主动脉窦。
图1管腔狭窄程度 图2壁冠状动脉 图3 冠状动脉发育异常Fig.1The degree of luminal stenosis Fig.2 Mural coronary artery Fig.3Abnormal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冠状动脉CTA对于冠状动脉异常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可靠、无创性的检查方法。由于扫描速度快,病人的屏气时间缩短,能更加配合检查,使得对时间要求很高的肺动脉栓塞检查得以顺利完成。图4 血管造影横轴位,右肺动脉栓塞,右胸腔积液。右肺动脉末端见较大范围充盈缺损影。肺动脉CTPA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溶栓后疗效评价和随访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7],能显示5级以上细小肺动脉的栓塞。由于螺旋CT的快速扫描,显著缩短扫描时间,使得对病变的研究从形态诊断向功能诊断发展,这可以说是螺旋CT革命性的发展。
图4 冠状动脉CTA 图5左额颞顶叶梗塞Fig.4Coronary CTA Fig 5 Left frontotemporal and parietal lobe infarction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脑梗塞的灌注,脑梗塞的主要灌注参数有: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值时间(TTP)。对于缺血半暗带的研究是临床关注的重点,CBF降低、CBV无明显变化表明存在缺血半暗带,CBF和CBV都降低表明存在不可逆的脑梗死[8],图5为左额颞顶叶梗塞。脑灌注(CTP)血容量图(CBV),左额颞顶叶较大范围蓝黑影,提示血流量及血容量均下降。临床可根据灌注参数的变化进行相应治疗。
64排螺旋CT最薄能达到0.5 mm或0.625 mm层厚扫描,多平面重建(SPR)最薄层厚能达到0.1 mm~0.2 mm,薄层扫描能显著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使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有利于病变的评估。耳部CT检查最能体现薄层扫描的优势,由于耳部听小骨及耳部岩鼓裂、砧骨窝、镫骨肌管、膝状窝及鼓膜张肌半管)等结构细小,对于骨折、脱位的检出只有通过0.5 mm或0.625 mm薄层扫描才能清楚显示病变[9],对于以上部位的骨折,其内部结构受累情况只能结合临床间接进行评估。耳部先天发育畸形的检出是64排螺旋CT耳部薄层扫描的又一大特点,能显示外耳道狭窄、闭锁情况以及听小骨变形移位的情况[10]。图6高分辨率CT(HRCT)横轴位,右外耳道闭锁。较左侧,右中耳鼓室内听小骨发育异常,失去正常“冰激凌棒”状结构。高空间分辨率的薄层扫描结合冠状位重建最常用于副鼻窦CT检查,能清楚显示中鼻甲、钩突、筛漏斗、半月裂等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以及副鼻窦开口情况[11]。图7 高分辨率CT(HRCT)冠状位,左钩突偏曲。较右侧,左钩突与筛突角度明显变小(<45°),双侧钩突、筛突及右下鼻甲粘膜肥厚,致使右筛漏斗、半月裂及右下鼻道变窄。左上颌窦粘膜囊肿。肺部微小结节的检出及评价是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的重要应用,目前肺微小结节分成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的结节、淋巴管周围分布为主的结节及随机分布为主的结节,主要通过结节的分布情况对病变进行评价[12]。图8 高分辨率CT(HRCT)横轴位,乳腺癌肺转移。可见胸膜下结节,结节在双肺随机分布。
目前64排螺旋CT阵列探测器组合的覆盖宽度达到40 mm,在10 s内即可完成全身检查,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2]。头颈部CTA的曲面重建(CPR)功能能显示头颈部血管钙化性斑块、软斑块、混合型斑块、斑块继发的溃疡及管腔狭窄情况[13]。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静脉畸形的部位、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显示是头颈部CTA又一大优势[14],可以替代血管造影(DSA)。图9 容积再现(VR),大脑中动脉分支处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分支处可见与血管相连的近似“葫芦形”膨大影,回旋段和侧裂池段与瘤体相连。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夹层范围、有无再破口、有几个破口、真假腔供应大血管情况,在主动脉全程CTA都能清楚显示[15]。图10 为最大密度投影(MIP),主动脉夹层。夹层累及呈现低密度的左髂总动脉、左髂内外动脉及右髂内动脉。对于主动脉夹层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管腔大小、管腔密度评判真假腔,而要自主动脉起始处沿主动脉走行寻找真假腔。有学者通过下肢动脉CTA和血管造影(DSA)比较管腔狭窄,认为二者对狭窄的评估率很高,CTA评估下肢动脉狭窄有很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16]图11 血管造影最大密度投影(MIP),左股动脉远端闭塞。左股动脉远端未见造影剂显影,未显影周围区域见异常血管形成的侧枝循环。
图6耳部薄层扫描图7副鼻窦CT图8肺部CT图9动脉瘤
Fig.6EarthinlayerscanningFig.7ParanasalsinusCTFig.8LungCTFig.9Aneurysm
64排螺旋CT除了大范围血管扫描,也能行大范围的泌尿系成像扫描,能全程显示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肿瘤、结核的部位、范围及积水等情况[17]。
射线剂量始终贯穿于CT扫描的全过程,近些年已引起医患双方的关注。尽管低剂量扫描没有图像上的病变显示的直观,依旧有很多医务工作者从患者健康角度进行了很多尝试,已在胸部、腹部、五官、儿科[18]及血管造影[19]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避免了盲目追求高清图像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辐射危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
图10主动脉夹层图11血管造影CT
Fig.10AaorticdissectionCTFig.11AngiographyCT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的具有突出特点,已完全适用其它方面的检查。随着64排螺旋CT分辨率的增高,扫描层数的增多,信息量的增大,带给影像医生的挑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影像医生不断转变观念,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为医疗卫生事业尽一份力。
[1] 黄三明,吴锡,刘勇成.双层螺旋CT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2012,11(6):132-135.
[2] 石明国,张振荣,尤志均,等.CT成像技术的发展[J].中国医学装备,2007,4(4):56-60.
[3] 陈进.浅谈CT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于临床医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1(8):213-214.
[4] 赵洁,郝志敏,张一达.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临床荟萃,2008,23(7):503-504.
[5] 周智鹏,张辉阳,邱维加,等. 64排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J].华夏医学, 2009,22(4):623-624.
[6] 万立野,程艳芬,王翠,等.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2):147-148.
[7] 贾鸿飞,晋纪龙.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3):151-152.
[8] 隋昕,卢洁,李坤成,等.CT脑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64-1466.
[9] 刘颖刚.耳部部分裂、窝、管骨折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3):348-351.
[10] 刘中林,王振常,李勇,等.先天性骨性外耳道发育畸形的CT表现及分类方法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10):1111-1114.
[11] 张卫国,刘敏.64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41-142.
[12] 马大庆.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9):647-650.
[13] 都基权,刘禄明,张鹏,等.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2):142-145.
[14] 郭岳霖,刘国瑞,郑文斌,等.64层螺旋CT血管分析软件在脑动脉CTA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17(3):97-99.
[15] 杨群顶,王良东,孙培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J]. 2010,24(3):270-271.
[16] 李伟,陈雄钊,李锦蓉,等.64排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
技术与DSA评估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9,30(1):37-40.
[17] 贾广生,张在人,李艳英,等.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1):70-76.
[18] 杨金花,张凤翔.低剂量螺旋CT临床的应用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581-584
[19] 么刚,刘影,孙建男.64排螺旋CT主动脉低剂量对比剂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1):39-41.
Applicationof64-slicespiralCT
Cui Yincai1, Liu Yinggang2
1. Department of CT/MRI, Neimonggu Chifeng Keshenkegten Banner Hospital (Chifeng, 025350) 2 . Department of CT / MR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feng College (Chifeng, 024000)
This paper reviews the 64-slice spiral CT.64-slice spiral CT scan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canningspeed, being able to scan thin layer, wide scan range, being able toperform scaningat radiation dose. With variety of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clear images can be obtained.
spiral CT; dose; scanning
10.3969/j.issn.1674-1242.2014.01.007
崔英才(综述),E-mail:13804765088@126.com
刘颖刚(审校)
R445.4
A
1674-1242(2014)01-0033-04
20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