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朱玉芳,徐红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荆州 434001)
骨折后外伤性水肿液和血液外渗到软组织中,可形成广泛水肿,影响患肢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肌腱及骨骼肌易出现粘连,关节易僵化导致肢体的功能障碍。我科选择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的患者进行早期肿胀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消肿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稳定性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4~72岁。胫腓骨骨折17例,股骨骨折22例,尺桡骨骨折29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5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
1.2.1 对照组 肿胀护理方法。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固定、牵引,甘露醇静脉快滴250ml/次,Bid。连续3~5d。手术者瞩其术后第2天开始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2周后进行骨折端近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每天2次,每次30min。
1.2.2 干预组 肿胀护理方法。①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固定、牵引。②冷敷:功能复位后即行局部冷敷10~15min/次,3次/d,连续2d。用冰袋内装冰块加水,或用隔水膜包裹冰水湿毛巾敷患肢。③第3天热敷,3次/d,15~20min/次,热温50~60°连续2~3d。④48h后局部按摩2次/d,20~30min/次,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擦揉。⑤术后不需外固定者,当天即行患肢主动肌肉舒缩训练,前臂骨折者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者做股四头肌舒缩活动。每天300次左右;或者5~6组/d,每组50回,每次收缩与放松时间各10s,由专人或家属督促。⑥3d后作主动关节屈伸活动,由一个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活动后的关节冷敷10min,以减轻关节疼痛及肿胀。⑦全身活动,适当全身活动,增强血液循环。
1.2.3 肌力评级标准 见表1。
1.2.4 肿胀判别标准 1度:患肢皮肤较正常紧张,但皮纹存在;2度:患肢皮肤较正常紧张,皮纹消失,皮温稍高,但无张力性水泡;3度:患肢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皮温明显增高,出现张力性水泡。
表1 肌力评级表
干预组消肿时间为 (5.7±1.5)d,对照组肿胀消除时间为 (6.8±2.0)d,P<0.01。肌力的比较见表2。
表2 3周后肌力评定
骨折后肢体肿胀持续时间超过1~2周,血液和水肿液将机化,并形成纤维瘢痕。虽然在骨折端之间形成纤维组织是骨折愈合的第一阶段,但肌肉、肌腱、关节囊、骨及筋膜层等组织中发生纤维化将使运动功能受限,持续性肿胀是骨折后致残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冷敷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热敷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按摩能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1];而骨折后肿胀常累及临近关节,复位后患肢肌肉舒缩运动,能防止缺血性肌挛缩及肌肉粘连,能消除关节肿胀,防止关节内外粘连和僵硬[2]。常规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此法对水、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有一定影响,甘露醇是渗透性脱水剂,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3]。
一般伤后早期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患者因疼痛或对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功能锻炼不足或过度或锻炼方法不当而加重患肢肿胀。对患者的功能锻炼进行正确指导,不但能改善肢体早期的微循环障碍,同时也起到提高关节功能的作用[4]。并将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同时进行,形成一个连续并贯穿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缩短了肿胀期,增强了患肢肌力的恢复,防止因肌粘连、骨关节僵硬使患肢致残。
[1]张淑杰,张钰欣 .骨折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8(15):1950-1951.
[2]张阿新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40-41.
[3]郑菊芬 .溶栓加脱水剂静脉滴注致上肢高度淤血肿胀2例 [J].护理学杂志,2002,17(4):315.
[4]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等.应用CPM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