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06例

2014-09-14 09:00文宠全毅红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湖北武汉430014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阴虚酒精性螺杆菌

文宠,全毅红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湖北 武汉 430014)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主要是根据病因进行护肝降脂等治疗[1]。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同时,采取疏肝活血,健脾祛浊,补肝肾阴虚等中药配合治疗,从而改善了患者倦怠乏力、口苦咽干、胸脘痞闷、烦躁易怒等症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6例,男72例,女34例,平均年龄 (43.6±10.64)岁。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性别、年龄、证候积分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既往无明确胃病及重症肝炎病史,检查前30天未服用中药、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及胃粘膜保护剂。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1.0g,口服,2次/d,克拉霉素0.5g,口服,2次/d,均服药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活血,健脾祛浊,补肝肾阴虚,组方:丹参、郁金各15g、香附、茯苓、白芍、白术、广木香、白花蛇舌草、枸杞各10g,柴胡、黄连、炙甘草各6g,蒲公英2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2次/d。两组疗程均为1月。

1.2.2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但<95%;有效:症状、体征均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中医证候指标:观察倦怠乏力、口苦咽干、胸脘痞闷、烦躁易怒四个临床症状和体征,按计分法标准进行证候评分。0分:没有症状;1分 (轻度):患者需要提示下才意识到症状的存在;2分 (中度):患者可意识到症状的存在,但是正常活动未受限。3分 (重度):患者正常活动受限。②肝功能:于治疗前后空腹检测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1次。③于停药后1月,进行C14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者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治疗前后的根除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ALT、AST降幅更显著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U/L

2.3 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比较

实验组幽门螺杆菌转阴59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18% (59/64),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34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0.95% (34/42),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有学者认为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数个危险因素有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生理机制[2]。目前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肝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非常多见,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高治愈效果是需要积极研究的。目前西医常规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肯定而显著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法,但由于脂肪肝常合并肝功能不全,如果再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多,并不能完全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祖国医学认为脂肪肝归属于中医的 “积证”、“积聚”、“痰浊”等范畴,病因与湿热痰浊密切相关。由于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免疫下降,常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归属于中医的 “邪气”,肝气郁结,肝火犯克脾胃,日久肝肾阴虚,脾失去运化,导致胃失所养而病。根据此类患者的中医病机、证候特点,我科室自拟疏肝活血,健脾祛浊,补肝肾阴虚汤,方中丹参、柴胡、郁金、香附、广木香疏肝活血,茯苓、白芍、白花蛇舌草、白术健脾祛浊,枸杞滋补肝肾阴虚,黄连、蒲公英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本组结果表明,中药治疗脂肪肝的同时配合西药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不仅可以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而且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治愈率。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0-151.

[2]郭晓燕,史海涛,师阿盟,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5):22.

猜你喜欢
阴虚酒精性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