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高原植被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相关关系研究

2014-09-13 10:07瓮耐义王纪伟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阴坡阳坡坡向

瓮耐义, 刘 康, 王纪伟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一方面环境影响着群落,另一方面群落也影响着环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的统一体[1]。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形成、动态和分布等受环境制约,群落存在也影响和决定着环境的许多特征,并对群落的内部环境起创造作用[2]。在各种环境影响因子当中,地形因子如高程、坡度、坡向等不但是描述地貌形态的基本参数,也是决定植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3]。因此,长期以来通过地形因子差异来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了解各种因素对植被的影响成为自然地理、生态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三江源地区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是世界上特有的高寒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4],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中国和东南亚重要的生态屏障。茨哈峡位于三江源东部的黄河上游地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8个片区中中铁—军功自然保护分区的核心区。

景观指数是反映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描述植被数量、质量、植被长势和生物量等指标的指示参数[5],可以对地表植被活动进行简单、有效和经验的度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被信息[6]。本研究以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植被分布图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着重分析茨哈峡地区的植被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斑块数量等植被指数揭示植被垂直分布和多样性的地形背景。

1 研究区概况

茨哈峡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50″—101°30′55″,北纬34°44′52″—35°18′50″,总面积约为0.08 km2,处于黄河上游高山峡谷区,高程2 700~4 400 m,岸坡高陡,坡度一般0°~60°,地形复杂。本流域因受高空西风气流的控制,且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5 ℃,年平均降水量425.2 mm。植被类型以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高寒草原为主,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土壤受环境、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层薄,质地粗,主要土壤类型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沼泽土、泥炭土、风沙土以及山地森林土。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资料数据主要有:2011年6月15 m分辨率的ETM影像;1∶5万DEM数据;现场收集的数据;《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科学考察报告》以及野外调查得到的相关资料。

2.2 研究方法

将ETM影像进行辐射纠正与几何纠正后,进行图像整饰、镶嵌。利用ENVI 4.8,结合实地考察的采样点,先进行样本训练,选取能代表该类植被的感兴趣区(ROI),样本检测区分度达到1.9以上,然后采用马氏距离法执行监督分类。将分类结果叠加至ETM影像比对,对分类结果进行手工校正,并通过混淆矩阵计算总体分类精度为0.89。解译得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功能区植被类型图。利用ArcGIS 10.0将解译结果转化成矢量格式,然后切割出茨哈峡影响范围内植被类型。利用DEM提取出海拔、坡度、坡向。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将研究区植被分为6类: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圆柏林、针阔混交林、高山落叶阔叶林、高寒灌丛、高寒草原,其他(水域等)。根据6种植被类型在西藏地区的生长林线并结合2012年6月在茨哈峡影响区58个调查样地中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密度情况,将研究区海拔由低到高划分为6级:2 700~2 995,2 995~3 290,3 290~3 585,3 585~3 880,3 880~4 175和4 175~4 470 m,共计6个高程带。参照水土保持工作中普遍采用的临界坡度分级标准,结合研究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分级,将研究区坡度分为5个等级:<15°,15°~25°,25°~45°,45°~60°,>60°。茨哈峡植被类型如附图1所示。

以135°~225°为阳坡,以0°~45°,315°~360°为阴坡,以45°~135°,225°~315°为半阴、半阳坡,将其划分为阴坡、阳坡和半阴半阳坡3个坡向带。利用ArcTools中的的Intersect工具将植被图分别与海拔、坡度、坡向图进行叠加,然后, 在景观软件Fragstats 3.3中计算各种植被指数,包括各区每类植被的斑块总面积、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类斑块平均面积、平均伸长指数、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数等。研究各指数随各因子变化的规律,对各类指数进行横向比较。

研究所应用景观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斑块数量(NP)。景观中所有斑块总和。NP反映景观的空间格局,用来描述整个景观的异质性,其值的大小与景观的破碎度也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一般规律是NP大,破碎度高;NP小,破碎度低。

(2)斑块形状指数(MSI)。用来测定斑块的规则程度。斑块形状指数越接近于1,形状越接近于圆,斑块的复杂程度越低;反之,越高。计算公式为:

MSI=P/〔12×(3.141 592 7×A)1/2)〕

(1)

式中:P——斑块周长(km);A——斑块面积(km2)。下同。

(3)斑块伸长指数(MFG)。测定斑块的伸长状况,反映斑块形状复杂程度。计算公式为:

MFG=P/A1/2

(2)

(4)景观分维数(D)。景观分维数分析是建立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用来测定斑块的复杂程度[7]。公式为:

D=2×lnP/lnA

(3)

(5)多样性指数(H)。景观多样性主要指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7]。多样性指数大小反映景观要素的多少和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的变化[8-9]。计算公式为:

(4)

式中:Pi——景观类型i面积所占该区域面积的比例。

(6)均匀度指数(E)。均匀度是描述景观里不同景观类型的均匀程度[8-9]。反映景观类型丰富度、复杂度。均匀度指数越高,景观类型丰富度、复杂度越低;反之,越高。公式如下:

E=H/lnM

(5)

式中:M——景观类型数目(个);H——多样性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在区域至全球尺度上,地带性气候条件是决定植物种、生活型或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而在景观及更小的尺度上,非地带性的环境因子主导着植被的格局[10]。

地形是各种生态现象和过程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因素[1]。植被类型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条件的制约。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海拔、坡度、坡向不同,导致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的差异,植被类型也因此不同。

3.1 植被空间格局与海拔相关分析

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是上升100 m,平均温度降低0.5~0.6 °C。通常海拔的变化会引起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形成局地小气候,从而共同对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通过对茨哈峡地区各植被类型在不同海拔分布面积统计可以得出,高寒草原在该区各海拔分带分布面积都很广,针阔混交林分布面积最小,高寒灌丛分布面积在不同海拔分带变化很大。

在海拔2 700~2 995 m,高寒草原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分布面积较大,约为66%和18%,面积最小的为针阔混交林,为4%;2 995~3 290 m高寒草原分布面积达到最大值,达到72%,芨芨草〔Achnatherum(Trin.)Nevski.〕、紫花针茅(S.purpureaGriseb.)、青藏草(CarexmoorcroftiiFalc.)、印度早熟禾(PoaindattenuataKeng ex L.Liu.)等分布广泛,是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高山落叶阔叶林在2 995~3 290 m分布相比其他分带面积最大,约为研究区高山落叶阔叶林总面积的41%,代表植物为糙皮桦(BetulautilisD. Don),长江流域的东中林区向北到黄河源区多少都有分布,是垂直分布最高的天然阔叶林;海拔3 290~3 880 m,亚高山暗针叶林分布面积与其他海拔分带所占面积相比最广,约为54%。针阔混交林在3 585~3 880 m分布面积较小,约占0.5%,仅为研究区针阔混交林总面积的9%,其典型植物为云杉(PiceaaspoerataMast.);海拔3 880~4 175 m,高寒灌丛分布面积为40%,达到整个研究区内高寒灌丛最大面积。山地圆柏林分布面积达到最大,为地区总面积的34%;海拔4 175~4 470 m,各植被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圆柏林分布面积仅为3%和4%。

通过对不同高程带的斑块形状指数、斑块伸长指数、斑块分维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进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茨哈峡地区不同高程带植被指数

由表1可以看出,斑块形状指数、斑块伸长指数、斑块分维数基本上都是呈递减趋势变化的,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斑块形状指数越接近于1,形状越接近于圆,斑块的复杂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斑块密度整体变化趋势不大,但从2 995 m以后稍微有些降低,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斑块数目减少,破碎度减小。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是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指标,通过多样性指数可以发现,在3 585 m之上,海拔越高植被类型越少,海拔的不断升高会降低植被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均匀度在2 995~3 880 m呈增大的趋势,说明在这个海拔范围植被类型丰富度和复杂度越来越低,均匀程度越来越高。由表1中各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海拔高度变化影响植被类型复杂度和丰富度变化,通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植被类型越少,均匀度越高。

3.2 植被空间格局与坡度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不同坡度分带上各植被类型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高寒草原在各坡度分区中面积变化幅度最大,25°以下面积呈上升趋势,15°~25°达到最大,约为总面积的43%,25°以后逐渐下降,60°下降到最低;高寒灌丛的分布趋势与高寒草原大体一致,15°~25°达到最大约为总面积的49%;山地圆柏林在0°~45°分布面积逐渐增大,15°~45°面积达到最大占总面积的88%,45°以后逐渐减少,>60°少有分布;亚高山暗针叶林在45°以下分布面积随坡度增大而增加,45°面积达到最大约为63%,此后开始下降,>60°地区没有分布;高山落叶阔叶林在0°~25°地区呈上升趋势,15°~25°地区面积达到最大(约为80%);针阔混交林面积最小,0°~45°地区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5°地区以上没有分布。

通过对各植被类型在不同坡度范围的分布对比,可以看出,坡度<15°地区,高寒草原的分布面积最广,针阔混交林面积最小,只占这个范围的7‰;坡度15°~25°地区,高寒草原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高寒灌丛,分布面积最小的仍然是针阔混交林,为10‰;坡度25°~45°地区,高寒草原分布面积最广,其次是亚高山暗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小的为针阔混交林,占这一坡度带总面积的8.5‰;坡度45°~60°地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广,约为37%,其次为山地圆柏林,没有针阔混交林分布;坡度>60°地区,只有少量的高寒草原植被分布。对不同坡度带内植被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坡度带内植被指数值

由表2可以看出,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在坡度15°~60°数值较大,在<15°和>60°数值较小,表明在15°~60°景观丰富度和复杂度比较低,斑块比较均匀;斑块面积及平均边界长度在0°~45°地区随坡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0°~45°地区斑块的复杂程度随着坡度增加而降低。斑块数量通常用来反映整个景观的异质性,其值的大小与景观破碎度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斑块数量多,景观破碎度高,反之,破碎度低。表中斑块数量基本随坡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随着坡度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

综上所述,在25°~60°地区,随着坡度上升,斑块数量越少,均匀程度越高,复杂度越低;在0°~25°地区,随着坡度升高,斑块数量增加,即在这个坡度范围内,景观破碎度、复杂度较高,植被类型较复杂;在>60°地区,各指数值下降,表明在这个坡度范围内植被稀疏、类型较少,不是适宜植被生长的最优区间。

3.3 植被空间格局与坡向的相关分析

坡向对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大影响。就辐射收入而言,南坡最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南坡,最少的是北坡。因此,阳坡和阴坡之间温度差异往往很大,同一高度的极端温差可达3~4 ℃。此外,坡向对降水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坡向不同,能够引起植物和环境生态关系发生变化,因植被类型也不同。

根据坡向数据统计,得出研究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阴坡,约为总面积的48%,主要原因是这种植被类型比较耐寒、喜阴湿,因此多分布于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及潮湿谷地;山地圆柏林在各坡向分布面积相当,阳坡上分布面积略高,说明坡向对山地圆柏林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高山落叶阔叶林在阳坡上分布面积较小,其他坡向面积相当;高寒灌丛和高寒草原在阳坡上分布面积相对较少,如金露梅(rotentillaLinn.)、绣线菊(Spiraeasalicifolia)等灌丛对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生长会更繁茂;高寒草原有很强的耐阴性和耐旱性,但不耐水湿,因此多生长在阳坡,但是在茨哈峡阳坡分布面积较少,其他坡向分布面积相差不大。

对3类坡向的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斑块密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阴、阳坡不同指数值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阴坡的斑块面积较阳坡大,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说明两种坡向植被类型基本相同;阳坡、阴坡均匀度相似,对比斑块密度,阳坡值与阴坡值有较大差别,说明阴坡斑块较破碎, 阳坡较完整, 与斑块面积成反比。由于阳坡、阴坡的气温、光照、降水等条件不同,导致了植被在阴坡和阳坡的分布情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不但是在植被种类上存在着差异, 更表现在植被本身的性质上[3]。

3.4 各植被类型最优生长地形区间统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亚高山暗针叶林和山地圆柏林最优生长坡度在25°~45°地区,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落叶阔叶林最优生长坡度在15°~25°地区,高寒灌丛和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45°地区。亚高山暗针叶林的最优生长地形区间为海拔3 290~3 880 m的阴坡,面积约为54%;山地圆柏林在海拔3 880~4 470 m地区各坡向分布较均匀;针阔混交林最优生长地形区间为海拔2 700~3 290 m的阴坡,面积约为90%;高山落叶阔叶林的最优生长在海拔2 995~3 290 m的(半)阴坡,面积约为40%;高寒灌丛最优生长在海拔3 585~4 470 m,各坡向分布较均匀,阴坡分布面积略高,约为39%,高寒草原的最优生长地形在海拔2 955~4 175 m,分布比较广泛。各植被类型的最优生长地形区间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各植被类型最优生长区间

4 结 论

植被类型与海拔的关系。海拔高度变化影响植被类型复杂度和丰富度变化,通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植被类型越少,均匀度越高。

植被类型与坡度的关系。在0°~25°地区,随着坡度升高,斑块数量增加,景观破碎度、复杂度较高,植被类型较复杂多样;在25°~60°地区,随着坡度上升,斑块数量越少,均匀程度越高,复杂度越低,植被类型相对减少;在>60°地区,各指数值下降,在这个坡度范围内植被稀疏,类型较少。

植被类型与坡向的关系。阴坡、阳坡的植被类型基本相同,阴坡斑块较破碎,阳坡较完整,由于阳坡、阴坡的气温、光照、降水等条件不同,导致植被在阴坡和阳坡的分布情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王伯荪.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方精云,沈泽昊,崔海亭.试论山地的生态特征及山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J].生物多样性,2004,12(1):10-19.

[3]焦超卫,赵牡丹,汤国安,等.基于GIS 的植被空间格局特征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6):20-23.

[4]王明宁,马金祥,胡琳,等.三江源区植物多样性与保护[J].青海草业,2006,15(2):24-27.

[5]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72-383.

[6]宋冬梅,张茜,杨秀春,等.三江源区MODIS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1,30(11):2067-2075.

[7]王继夏,孙虎,李俊霖,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长安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47-151.

[8]赵羿,李月辉.实用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2-97.

[9]姜永华,江洪.基于RS与GIS的森林景观空间异质性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139-145.

[10]朱晓勤,刘康.基于GIS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192-196.

猜你喜欢
阴坡阳坡坡向
阿尔泰山天然林不同采伐坡向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山坡羊
DEM地表坡向变率的向量几何计算法
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生长状况分析
不同坡向 坡位对祁连圆柏生长的影响
冀西北阳坡硅藻土矿地质特征及应用前景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坡向和坡位对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
晋东南中山区仁用杏适地适时补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