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男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1)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在脑卒中后的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由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可较长,对病人的各种功能康复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及时发现、诊断、评定抑郁程度并给予适当治疗。
1.1一般资料 480例病例分别来自2010 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春市第二医院、长春市二院兴隆山分院、长春大学校医院门诊的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0例,男96例,女144例,平均年龄(36.2±12.8)岁,平均病程(11.6±7.3)个月;对照组240例,男104例,女136例,平均年龄(33.5±11.4)岁,平均病程(10.5±8.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标准
1.2.1诊断及纳入标准 首次脑出血或脑梗死病人,经CT检查证实;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明显失语或严重认知障碍;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1〕。
1.2.2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2)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者。(3)处于哺乳期及妊娠期的妇女。(4)对试验药物过敏者。(5)排除抑郁症伴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6)排除抑郁症伴有老年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1.2.3脱落标准 (1)未能按规定计划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2)治疗期间病情加重,不能继续接受治疗。(3)产生不良反应。上述情况均需退出实验。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醒神解郁针刺法。选穴:内关、人中、百会、印堂、三阴交(患侧)。手法量学:内关: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 5~1寸,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施术1 min。人中:郁证病人入院就诊头3 d,针刺人中,向鼻中隔斜刺5分,雀啄手法,致眼球湿润为度,3 d后改为百会、印堂。百会:向后平刺5分,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 min。印堂:捏起皮肤,向下斜刺5分,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 min。三阴交:直刺0. 5~1. 2寸,施捻转提插补法,施术1 min。太冲:直刺0. 5~1寸,施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 min。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d,1次/d,3 w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计算公式: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HAMD减分率≥75%;显效:精神症状减轻,HAMD减分率为50%~74%;有效:精神症状减轻,HAMD减分率为25%~49%;无效:精神症状改善不明显,HAMD减分率<25%。于治疗前、治疗第三、六周末采用HAMD进行评分。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6 w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的比较 针刺组与对照组后3 w的减分率与前3 w减分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3 w疗效明显优于前3 w。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的比较±s)
PSD可以给治疗脑卒中带来负面影响,而对PSD的有效治疗可以促进卒中患者的恢复。卒中的根本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神”的功能失常既可以引起躯体症状也可以导致心理精神障碍,此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且互为因果,单纯治疗躯体功能病变,则心理精神障碍会影响总体疗效,反之亦然〔2〕。“醒法”以脑为论,以神为治,形神兼顾,所以疗效确切,其立论选穴表现出“治病求本”的重要思想。本研究表明,醒神针法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巨大的疗效和优势〔3〕,本研究显示“醒神解郁针法”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引起的抑郁状态〔4〕,认为“醒神解郁针法”能够效治疗PSD也是其治疗卒中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之一〔5〕。到目前为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6〕。在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和抑郁症完全相似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症状类似于“郁证”和“癫证”、“脏躁”、“百合病”。笔者认为抑郁症主要心主神志的功能发生障碍,并与肝、脾、肾等脏器的功能失调有关〔7〕。在临床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抑郁症病人由于所愿不遂,精神紧张,家庭不睦,遭遇不幸,忧愁悲哀等精神因素,损伤心神,所致情志过极,心失所养,进而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发为本病。
醒神解郁针刺法治疗抑郁症从疾病的根本病机入手,精选穴位,切中要害〔8〕。以上诸穴合用可共收醒神解郁之效,故临床收到较好的疗效〔9〕。对照药物氟西汀为5-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其通过阻断突触前膜5-HT的再摄取而使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可供生物利用的5-HT增加〔10〕,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但其有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失眠、乏力、焦虑、头痛等副作用〔11〕。而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则完全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和副反应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4.
2姜风莲,马建功.针刺治疗老年期抑郁症〔J〕.河南中医,1997;17(6):373.
3黄学军.罗仁浩.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疼痛的疗效〔J〕.广东医学,2000;21(8):704-5.
4白学颖. 针刺减轻抑郁症药物副作用的临床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5:40-1.
5林 虹.电针治疗产后精神障碍抑郁型53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1996;13(3):11-2.
6刘广志,贾云奎,詹 丽,等.电针治疗早老期、老年期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1;32(5):36-8.
7李衍宾,李春红.浅谈卒中后抑郁症的病机与治疗〔J〕.广西中医药,1999;22(6):26-7.
8孙秋凌,赵复勋.周鸣声从肝论治心身疾病经验举要〔J〕.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9-10.
9叶国传.针灸治疗抑郁症3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6):30.
10杨秀娟,刘 向.针刺奇经穴为主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2;33(3):36-8.
11金光亮,周东丰,苏 晶.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4):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