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4~129期)
本刊特稿
文史哲
法 学
经济与管理
书 评
学者介绍
谈莎话译
本刊特稿
无道之德:黑色电影的艺术伦理
徐 岱(2.3)
性别性受苦——中国贵州苗族中年妇女关于家庭暴力的口述见证
古学斌(4.3)
《立法法》修改建议及理由
冯玉军(6.3)
文史哲
一个乡村塾师的教育奇迹:明代杨范的教育与学术活动考
钱茂伟(1.3)
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沈如焞等十位杭州诗人为中心
朱则杰(1.11)
移动的边塞诗——以唐王朝的边塞与边塞诗为中心
张同胜(1.18)
森槐南词的苏辛气派
陆 越(1.26)
江户时代之日中交流
松浦章(2.11)
清末中国研究日本的先驱者沈筠事迹考
石晓军(2.23)
《史记·东越列传》的细读及其英译问题
曲景毅(2.33)
《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的矛盾性特质及其成因探析
司文会(2.39)
汉语字母词存在的合理性
董 明(2.45)
“海外汉学界孔孟思想”专题研究(主持人:黄卓越)
路向与方法:北美汉学家论孔子说《诗》
任增强(3.4)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韩振华(3.12)
乡土意识与现代民族精神书写——论哈姆林·加兰小说的特点与价值
潘一禾(3.22)
文本的追问与文学性的重构——以乔纳森·卡勒对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
汤拥华(3.30)
“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述评
胡 建(3.39)
宋、明、清对黄河上游的军事布防
姜 勇(3.46)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人才培养
王兴杰(3.53)
转变期青花瓷艺术空前繁荣的原因
陈 昊(3.59)
勒内·基拉尔神话观的理论脉络
陈金星(4.22)
艺术自律终结的美学契机与生活美学的敞亮
裴 萱(4.28)
万历四十七年投书日本德川幕府的“浙直总兵”考
郑洁西(4.37)
论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的时间观
石敏敏 章雪富(4.46)
“认知主义视界的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主持人:宗守云)
宗守云 章 梅(5.4)
论现代汉语中的三个“也好”
樊中元(5.10)
紧缩构式的界定及其句法结构分析
皇甫素飞(5.18)
莫言作品《蛙》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陈 婵 程 乐(5.26)
论乾隆南巡对江南形象传播之影响——以南巡相关绘画与仿建为中心
刘欢萍(5.35)
资本与权力:现代空间想象的两种表征
吴红涛(5.42)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笔谈(主持人:蒋承勇)
莎士比亚:叫我如何形容你?
陆建德(6.11)
莎士比亚:“人性解放”的限度
蒋承勇(6.15)
《一错再错》真伪辨
徐晓东(6.19)
当代莎士比亚戏剧的多元传播与经典再生
李艳梅(6.23)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专题研究(主持人:常文昌)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司俊琴(6.28)
东干文学研究对海外华语文学理论构建的启示
常立霓(6.35)
论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中国俄裔侨民文学
杨建军(6.40)
法 学
“人格权制度”专题研究(主持人:郭明瑞)
肖像权三题
郭明瑞 张玉东(1.33)
人格的私法构造——以“伦理人”的历史演进为视角
张平华 曹相见(1.41)
亲属法视野下的人格权冲突——以隐私权为视角
陈 汉(1.52)
个人征信语境下的信用权问题
张 鹏(1.58)
我国刑事执行权配置:现状、问题与优化
谭世贵 郭林林(1.65)
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的理论内涵阐释
刘 升(2.53)
书信作品著作权反思——从“钱钟书书信拍卖纠纷”谈起
牛 强(2.61)
我国刑法实施的回顾与展望
高铭暄 张 慧(3.63)
中国四地洗钱罪规制状况对比研究
蔡曦蕾(3.71)
论当代美国法经济学的理论流派——以学术传统为视角
冯玉军(4.52)
私人在经济法实施中的作用——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
刘乃梁(4.62)
“保护的责任”情势下给予避难保护的义务与裁量权
赵 洲(5.48)
更多女性法官:司法过程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的重要措施
刘 昶 胡 图(5.56)
论监护人对成年嗣后被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标准
张学军(6.48)
经济与管理
经济学理论发展对跨学科知识的契合要求——兼对一种错误认知观之审视
朱富强(1.74)
中美股票市场经济周期中的行业效应差异及成因分析
卢文伟(1.82)
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分析——以信息获取方式为调节变量
韩 娜 李 健(1.91)
创业团队组成特征与研发强度: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
姚振华(1.101)
通货膨胀对股市收益的非对称性影响——基于PSTR模型对成熟市场的经验研究
李淑玲 刘 林(2.71)
资本要求的两难抉择与银行风险的市场约束
彭寿康(2.81)
市场化改革下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研究
刘承毅(2.89)
都市酒吧狂欢的文化诠释——基于华南GZ市Y区CD酒吧街的实地考察
李 敢(2.10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审视:治理的视角
朱海就[张群群评点](3.8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域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于 峰 卢进勇(3.90)
强制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平衡之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陈 佩 石 伟 蔡子君(3.97)
我国决策问责制探析
张创新 任庆伟(3.107)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融合度研究——以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为背景
罗薇薇(4.72)
纵向一体化对专用性投资的治理效果存在产业差异吗?
于茂荐(4.82)
“质”的耕耘还是“量”的拓展?——浙江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
曲 亮 任国良(4.90)
目标导向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夏瑞卿 杨 忠(4.104)
“政府经济学研究”笔谈(主持人:毛寿龙)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问题与主题
何翔舟(5.64)
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论辩与思考
黄新华(5.68)
从德国集群政策看政府如何纠正创新合作中的市场失灵?
史世伟(5.73)
公共财政的治理维度
毛寿龙(5.75)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的国际经验借鉴
刘志洋(5.78)
地方金融的监管逻辑及规范路径
周春喜 黄星澍(5.86)
中国私人银行服务需求的经济社会学解释——基于信任机制视角
陈小蕴(5.95)
我国制造业区域结构相似性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
邱 风 王正新 刘 伟(5.102)
哈耶克与欧肯的竞争秩序观及其意蕴
冯兴元(6.60)
资产组合调整成本、金融冲击与失业波动
陈利锋(6.69)
基于全域ML指数的区域碳排放绩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柯孔林(6.80)
团体成员身份与环保消费行为——基于社会参与和社会教育视角的分析
王 疆(6.89)
“共性”还是“特性”?——组织情境下的延迟满足研究述评
赵慧娟(6.97)
书 评
一幅西方文学百年风景画——评《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
张连桥(1.110)
学者介绍
高铭暄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傅跃建(3.112)
谈莎话译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
李伟民(6.106)
接过朱生豪的译笔——读新编《莎士比亚全集》
刘新民(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