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2014-09-12 09:46赵萍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赵萍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媒体以独特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传统媒体在其冲击之下纷纷探索突围之路。新闻报道的故事化便成为近年来我国多数传统媒体选择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新闻故事化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本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新闻故事化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以期为当前我国的新闻故事化趋势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 华尔街日报体 新闻娱乐化

一、新闻故事化起源

李世成在《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里指出: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闻故事化”是记者们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它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①刘寒娥在《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人文意识》中指出,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在文中作者还认为,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②有人认为,讲故事的方式其实也是电视语言的一种回归延伸,它充分运用声画等要素,多视角讲故事,这样人物形象更鲜明,新闻更生动,内容更丰富。③也有人认为,与其他新闻报道方式相比,新闻故事化更能够增加新闻的易读性、贴近性和可信度。④

有人认为新闻故事化其实来源于19世纪法国的杂文写作以及20世纪美国的新新闻学。⑤对此,笔者提出怀疑。严格说来,19世纪产生在法国的杂文,虽然刊登在报纸上,但其“建立在一些定型的人物和背景之上”,“能更好的适应文学”等特性决定了它只是文学的一个体裁,只不过发生在市井的社会新闻成为它塑造故事的原型。毕竟,文学与新闻有着严格的区别,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讲求真实性,这是其生命所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19世纪法国的杂文看成是新闻故事化的起源。

至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在美国的新新闻学,也不能看成是新闻故事化的来源。因为在此之前的20世纪30年代,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基尔戈尔就大胆的进行创新,在新闻的开头加入一些故事化的写法,此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便经常在非动态性新闻或深度报道的开头采用故事性描述的写作技巧,通过讲述一个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故事,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然后逐渐展开,深化新闻主题,⑥从而形成华尔街日报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我们称之为“华尔街日报体”。不难看出,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华尔街日报体,拥有新闻故事化的两大特征,一为“新闻”,二为“故事”,有可能是新闻故事化的源头。

二、什么是新闻故事化

说起新闻故事化,有很多人曾经为之下过定义。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美国《西雅图时报》的查理·德萨勒这样区分信息和故事:如果写作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就要靠传统的五个“W”,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和为什么;如果写作的目的是复现故事,“什么人”就变成了“人物”,“什么事”就变成了“情节”,“什么地方”就变成了“背景”,“什么时间”就变成了“时间顺序”,“为什么”则变成了“动机”。⑦

可见,“新闻故事化”的要求是:一、内容必须是新闻,即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对大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一些事件的真相;二、表现手法可借用文学的一些技巧,如对话引用、细节描写、场景衬托等;三、在报道中加进一些人情味的东西,把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

虽然新闻故事化也在借用文学技巧,展示故事性、情节性,但新闻不是文学作品,新闻有着自己的特性。新闻的时效性、新鲜性、客观性决定了新闻不同于文学。文学作品以生活为原型进行再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新闻要求客观真实,要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完全真实地展现给受众。所以说新闻不是文学作品,因而新闻也就不是故事。因此,真实性是新闻故事化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围绕着新闻的主题来挖掘生动鲜活的新闻事件,用故事化的手法来处理敏感真实的新闻事实。在写新闻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兴奋、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讲故事的过程,也是对新闻事件重新组合和重新描述后展现在受众面前的过程。

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其实在美国学者的新闻理念之中也有反映。“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个理念,使得“新闻故事化”在新闻写作中成为记者遵循的法则。尤其是西方新闻记者,他们往往用讲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使得新闻在形式上更加新鲜、生动、细腻并且因为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而达到共鸣。这种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新闻写作中形成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现状,在可读性方面,使得新闻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所以,故事化是报道新闻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借用文学手段、“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新闻报道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与人情味。从传播效果上来看,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和观众产生移情和共鸣。

三、当前我国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化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表现在信息的内容方面,人们开始要求通俗易懂的、可读性强的信息。而传统的宣传说教模式难以满足这种新的受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媒体开始以“受众为中心”调整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新闻报道开始具有了故事化的倾向。讲故事成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于社会新闻,因其特有的情节性、趣味性、知识性、奇特性而拥有较多的受众,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潮流。endprint

我国新闻故事化的产生与新闻表达方式的程式化有一定的关系。多年来,我国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呈现程式化,表现在党报及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中尤为明显。受众在看到这样的新闻后,普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产生视听疲劳。近些年来,许多记者开始为新闻报道方式“另谋出路”,也由此产生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新新闻学、调查性报道、精确新闻报道各种各样的报道方式层出不穷。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也夹杂在其中并借用文学之“形”逐渐发展。华尔街日报体、南方周末风格、冰点周刊的小人物叙事、层层设置悬念的《探索发现》、各种“被戏说的新闻”等等都是新闻故事化的最直观体现。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在电视媒体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纵观荧屏, 近年来成为收视热点、业界焦点的新闻节目, 无一不把“故事性”摆在重要的位置。央视的《讲述》、《看见》、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以及公共频道的《新闻故事会》等栏目,都是新闻报道故事化倾向的实例。除了记者和编辑努力把新闻故事化处理,电视新闻记者和主持人也在学习如何把故事讲述得更为生动。而在近年来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参评的新闻专题节目中以讲故事作为表述手法的甚至占到了80%以上。由此看来,“用好的方法讲一个好的故事”是当下我国电视新闻并不鲜见的一种形式,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在我国的媒体上可谓是大行其道。

近年来,新闻故事化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迅速,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惜编造故事,以致假新闻泛滥;受新闻娱乐化影响而逐渐流于庸俗;为了追求悬念刺激而不断在不恰当的时机设置悬念,造成作品质量下降等。

邱江在《被误读了的新闻故事化》中指出,当前我国对故事化产生了几种误读:新闻故事化就是找一个人当例子,追求悬念、刺激、吸引人,只是情节描述上的创新。⑧刘刚健则强调,新闻故事化不能走入以下误区:逐渐向“新闻娱乐化”靠拢,分解平实理性,流于庸俗浅薄;忽视非事件性新闻的挖掘,削弱了新闻媒体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为了更大程度地抢夺市场,吸引眼球,不惜制造假新闻。⑨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媒介市场格局的突变,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更加接近白热化,在这个时刻,怎么能够抓住消费者,怎么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已成为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些角度上来说,当下希望通过做强内容提供商角色,来对抗新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更应该主动更改新闻报道的方式和语态,大量采用受众喜闻乐见并与之息息相关的新闻题材,深度整合新媒体及自媒体报道中碎片化的新闻要素和信息,加入丰富的人物语言、环境描写及背景介绍,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方式表达出来,充分展现出新闻作品的速度、深度和温度,打造具有自我风格的故事化新闻语境。相信这样的新闻在当今残酷的媒体竞争中,必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现代快速消费的信息传播中抢占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符合新闻特性及传播规律的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处理,也许是当下传统媒体突围的一个新出路。□

参考文献

①李世成,《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5)

②刘寒娥,《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人文意识》[J].《新闻实践》,2005(12)

③陈勇,《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J].《新闻爱好者》,2006(11)

④张红,《故事化——让新闻走近读者》[J].《新闻传播》,2006(2)

⑤邱江,《被误读了的新闻故事化》[J].《记者摇篮》,2006(7)

⑥刘刚健,《“新闻故事化”莫走入误区》[J].《传媒天地》,2006(4)

⑦钟茜,《新闻故事化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1983

⑧郭水香、蒋志高,《浅析华尔街日报体的采写技巧》[J].《新闻界》,2003(4)

⑨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