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其气微而味微甜,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以条粗长、断面色黄白、有粉性者为佳。
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列为上品。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赞誉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气血亏虚之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痹症、中风半身不遂、胸痹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苷类、多糖类、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氨基酸、胡萝卜素、胆碱、甜菜碱、尼克酰胺、叶酸、亚油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抗衰老,利尿,消除尿蛋白,改善贫血,促进造血功能,调节血糖,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菌,抗肿瘤,保护肝、肾,强心降压,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黄芪生用或蜜炙用,一般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60克。蜜炙可增强其补益的作用。
黄芪治病方药
久泻、脱肛、子宫下垂黄芪15克,党参、白术、补骨脂各12克,升麻4克。水煎服。
体虚自汗、盗汗黄芪15克,桂枝6克,白芍12克,柏子仁9克,糯稻根30克。水煎服。
体虚容易感冒黄芪15克,白术、旱莲草各12克,防风24克。水煎服。
造血机能不良、贫血黄芪、枸杞、茜草各15克,当归9克。水煎服。
慢性肾炎、浮肿、蛋白尿黄芪60克,党参15克,冬瓜皮130克。水煎服。
高血压、气虚黄芪、决明子、女贞子各15克。水煎服。
黄芪药膳两款
黄芪粥取碎片黄芪10克,加3 500毫升水,煎至1 000毫升,过滤去渣,放入100克粳米煮粥。可补中益气,护肝增血,保胎止泻。
芪枣汤取黄芪15克,大枣10枚,加适量水,煎煮60分钟以上,食枣喝汤,每天1次,连服2周。可补肺气,治疗乏力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