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2014-09-12 08:02:24吴小凤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2000
吉林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下腹淋巴

吴小凤,余 翔,周 江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200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近几年来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因其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的检查手段,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间接有力的依据,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150例经我院儿科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超声声像图表现。所有患儿均有反复阵发性腹痛,持续时间为5~10 min左右,疼痛可自行缓解,部分伴呕吐、发热、腹泻。腹痛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年龄1~14岁,男80例,女70例。

1.2 仪器与方法:彩用GE分司LOGIQ-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2 MHZ,患儿安静状态下取平卧位,对不配合检查的患儿可口服水合氯醛催眠后检查,用高频探头对全腹行缓慢有序检查,适当加压探头,排除气体干扰,便于获得清晰声像图回声。观察并记录淋巴结回声、出现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血流分布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诊断标准为:同一区域或肠系膜上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淋巴结显像,纵径>1.0、横径>0.5、纵横比≥2.0视为淋巴结肿大。

2 结果

150例患儿腹腔内均可见3枚及3枚以上肿大淋巴结回声,纵径:1.0~2.7、横径:0.5~1.3,纵横比≥2.0。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部分成簇状分布,见图1,但无融合及钙化,肿大淋巴结为低回声,边界清晰,呈椭圆形或类圆形。CDFI: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分二种类型:①淋巴门型,见图2,可见一条细小彩色血流由淋巴结门伸入,可有一至二条短小分支,为低速低阻型,RI<0.7;②无血流型[1]。经抗炎或对症,治疗半个月至1个月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

3 讨论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在解剖学上有固定的位置,可分为三组:第1组位于肠的肠系膜缘处肠管壁附近;第2组位于空肠和回肠的各级动脉弓之间;第3组位于肠系膜根部[2]。肠系膜淋巴结炎于1921年首先由Brennemann报道,故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好发于冬春季节,以7岁以下儿童多见,是引起小儿腹痛常见原因之一[3],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胃肠道炎性反应后而引起回肠、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反应,其淋巴结的主要病理结构是变性和渗出,同时伴有淋巴窦扩大,小儿回肠未端及回盲部的淋巴结最丰富,尤其是小儿时期的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差,对各种病毒及炎性反应的刺激反应非常迅速,肠系膜淋巴结在抗原刺激下5~10 d可增大5倍[4]。所以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常累及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盲部的关闭作用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未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吸收较多,因此,肿大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和脐周部。这与本组资料观察到肿大淋巴结大多数位于右下腹及脐周是相一致的。本组还发现部分患儿肠间有少量积液,其原因可能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存在腹膜炎性渗出性改变所致。

图1 呈族状分布淋巴结

图2 CDFI:淋巴结血流分布呈淋巴门型

尽管有研究表明,很多健康的儿童腹腔也存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但笔者体会是: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目更多、增大更为明显,CDFI显示血流更为丰富。

因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故其诊断有赖于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的体检及肠结合腹部超声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标准:

①发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炎性反应病史。②临床有反复间歇性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持续5~10分钟可自行缓解,有压痛无反跳痛。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④超声检出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⑤无急性阑尾炎等其他疾病诊断依据。

当超声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后,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急性阑尾炎: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须结合病史和体征。临床症状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超声表现:右下腹阑尾区可见条索状低回声,形如腊肠,可伴有周边淋巴结肿大,但数目<3个。有文献报到: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高,甚至高于临床实验室检查[6]。②肠套叠:临床有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肿块,多见于婴幼儿。超声表现:腹部可见一包块回声,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较易鉴别。③恶性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不仅出现在腹腔,表浅部位也可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如颈部、腋窝、锁骨上下等部位。肿大淋巴结多呈圆形或分叶状,可融合成团,纵横比<2,中央髓质回声变窄,淋巴门偏移。CDFI:淋巴结内血流分布以周边型和混合型为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走行迂曲不规则的血管,缺乏淋巴门样的规则血流[7]。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是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必要手段,已成为诊断淋巴结性质最直接的方法[8]。另外肠系膜淋巴结炎还须与结核性淋巴结肿大、克罗恩病等相鉴别。

总之,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上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它不仅可指导临床治疗,还能动态观察其疗效,再加上小儿腹壁较薄,腹腔脏器周围间隙脂肪含量少,肠系膜淋巴结能够通过超高频超声得到清晰的显示[9]。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对淋巴的敏感度较高,可以获得淋巴结的个数、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等信息[10],因此,超声作为一种经济、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是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1]姜 纬.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J].中华全科医学,2008,9(6):972.

[2]裘法祖,王健本,张祜曾,等.腹部外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8.

[3]李灿霞,李 丽.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4):291.

[4]黄德珉,叶鸿瑁,罗风珍.儿科感染性疾病(上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34.

[5]王文刚,田 晖,李 涛,等.小儿腹部肿大淋巴结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3):522.

[6]梁会泽,贾化平,孙志英,等.高频超声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2043.

[7]刘艳君,王学梅.三维彩色能量图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6(1):43.

[8]杨梅英,冯 斌,樊安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核及手术定位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4):349.

[9]汤贞彦,齐信王.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J].浙江实用医学,2005,11(4):278.

[10]张晓芳.颈部肿大淋巴结超声表现[J].吉林医学,2012,10(33):6613.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下腹淋巴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8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2-12 18:25:39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华声文萃(2018年1期)2018-08-13 06:08:45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20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原因及处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