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玲 杨 春 李 广 杨 璇 孙冬梅 腾孝宇 张会君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Weaver等〔1〕指出生存链的概念、心肺复苏(CPR)实施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关系。如果在4 min内获得有效的 CPR,其有50%的抢救成功率,但是,时间一旦超过6 min,成功率就会下降为4%〔2〕;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研究指出超过10 min,成功率会下降1%〔3〕。虽然,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逐步完善,但有资料显示,120急救车到达事发地点的平均时间是15~20 min,甚至更长〔4〕。Ringh等〔5〕指出通过CPR急救可有效地缩短EMS启动生存链的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且Rajapakse等〔6〕指出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存活率依赖于CPR的实施质量、反应时间。CPR的高效及时的实施,离不开护理人员良好的CPR知识。但是,据Finucane〔7〕研究显示,在美国某些养老院中只有不到2.3%的心脏骤停的患者获得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CPR急救,从而幸存。Lyons等〔8〕研究显示,在养老机构中发生的心脏骤停的事件,其第一目击者中,66%为护理人员,但是由于缺少知晓实施CPR知识,导致仅有不到11%的心脏骤停的患者获得CPR,其调查结果显示其最大的原因就是CPR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下。本研究旨在了解高级养老护理员CPR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1调查对象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的432例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纳入标准:符合国家规定,被评定为高级护理人员;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不参与实际养老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调查期间不在工作岗位。
1.2调查工具 自行编制CPR调查问卷。通过大量阅读中外文献,根据最新版AHA 2010国际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结合欧洲复苏协会(ERC)的多项选择题测试卷(MCQ),谢美莲等〔9〕相关的文献,确立此次调查问卷的核心条目。问卷发送至8位专家,由专家进行问卷的内容效度的考评,测得所有条目的CVI>0.89;问卷的信度通过重测信度来表示,测得其在信度在0.91。
1.3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两个部分:①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资、是否经历过CPR知识的培训;②CPR理论知识测评,采用单选的形式,共计20题,包括最佳抢救时间、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题目。每道题目有3个选项,1个正确答案,正确计1分,共计20分。收回有效问卷432份(95.89%)。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F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Wald 概率统计法)。
2.1CPR知识理论测试问卷各题目的得分情况 CPR知识理论测试问卷各题目得分正确率为急救电话415人(96.1%)、发现急救状况首先应该怎么做314人(72.7%)、心脏骤停,应安置何种体位381人(88.2%)、最有效的判断呼吸停止的指标174人(40.3%)、判断心跳停止的标准240人(55.6%)、实施急救时,首先进行的操作100人(23.1%)、气道开放的最常用方式210人(48.6%)、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295人(68.3%)、心脏按压的频率230人(53.2%)、按压时手臂的摆放306人(70.8%)、按压的方向380人(88.0%)、按压的时间间隔292人(67.6%)、按压的深度39人(9.0%)、呼吸和按压的比例222人(51.4%)、心肺复苏完全有效的标志61人(14.1%)。
2.2影响急救知识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使用单因素分析,在 α=0.5 水平,初筛出与急救知识得分相关的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是否经历过CPR知识的培训。 见表1。
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以急救知识的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对急救知识总分有影响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引入-剔除发(其标准是分别是0.05,0.10),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是否经历过CPR知识的培训是心肺复苏知识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1 影响养老机构高级护理人员急救知识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
R=0.655,R2=0.42,线性回归方程Y=3.266-0.946X1+0.878X2-0.594X3+1.336X4+2.432X5
CPR操作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时很有可能造成心胸肺部的损伤,所以,对于最佳的按压深度,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不能回答正确。知识是一个积累和遗忘双向进行同时进行的过程,年龄小学习知识虽快,但经验欠缺,年龄过大,虽经验丰富,但是人的思维、记忆、反应等方面的能力都降低,这两种情况都导致知识的掌握不理想〔10〕。
高学历护理人员在其他一些医学知识方面掌握程度较好,在国外也有报道〔11〕。这可能是由于学历越高者拥有着较好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高学历者一般善于发现问题和乐于接受培训教育;高学历者对自身的期望也相对较高,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还有,高学历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相对多。
女性的耐心、细心、有责任心,女性细心、照顾的本质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跟社会的特征形态相关的;养老机构中绝大多数为女性,其学习讨论交流等方面相对容易。
已婚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家庭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身心、健康、情绪等方面都要稳定一些,家庭的幸福使得其在工作中更加有积极性,在学习培训的效率方面要优于未婚者;同时,已婚者一般有着相对丰富的社会阅历,社会关系也更加的多样化和更好的稳定性,已婚者常常要考虑到照顾家人,常有着更多的学习医学相关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兴趣驱使下的知识学习会更加深刻和深入。
Robak等〔12〕研究显示,培训的方式可以使得医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CPR的知识,并且自身还能够获得远高于培训意义的利益。Rajapakse等〔6〕斯洛文尼亚的公众的CPR知识进行电话性质的500例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经历过培训的公众其知识的知晓率差不多是为参加者的2倍。
4 参考文献
1Weaver WD,Hill D,Fahrenbruch CE,etal.Use of the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N Engl J Med,1988;319(11):661-6
2李玉肖,陈实娥,朱 琼.培训警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8-60.
3ECC Committee,Sub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05;112(24 suppl):Ⅳ1-203.
4高海娟.急性心肌梗死30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4-5.
5Ringh M,Herlitz J,Hollenberg J,etal.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utside home in Sweden,change in characteristics,outcome and availability for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09;17:18.
6Rajapakse R,Noc M,Kersnik J.Public knowledg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Republic of Slovenia〔J〕.Wien Klin Wochenschr,2010;122(23-24):667-72.
7Finucane TE.Attemp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nursing homes〔J〕.American J Med,1993;95(2):121-2.
8Lyons D,Gormley N,Zulfiquar W,etal.CPR in the nursing home:fool′s errand or looming dilemma〔J〕? Ir J Med Sci,2011;180(3):673-8.
9谢美莲,吴 瑛,高 丽,等.公众心肺复苏培训效果评价工具的研制和信效度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49-52.
10刘 丽,尹 姣,黄 菲,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92-3.
11Diane U,Kimberly B,Chery B,etal.Evidence-based practice:beliefs,attitudes,knowledge,and behaviors of physical therapists〔J〕.Phys Ther,2003;83(9):637-9.
12Robak O,Kulnig J,Sterz F,etal.CPR in medical schools:learning by teaching BLS to sudden cardiac death survivors -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medical students〔J〕? BMC Med Edu,200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