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进(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宝应 225800)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其中多发于胃窦幽门区。因为病情的不同,癌细胞可侵犯胃壁的不同广度和深度。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运将癌细胞带到机体各个部位的淋巴结,癌细胞的生长抢夺了正常细胞的营养物质,最终会引起正常细胞营养不良造成功能衰竭,最终导致胃癌患者的死亡。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质量,需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治疗上大都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姑息性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效果,对2010年~2012年10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癌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所选患者的胃癌分期均为Ⅲ期,具体有70例Ⅲa期患者,30例Ⅲb期患者,入院时患者有程度不同的上腹疼痛、消瘦等典型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在进食时有程度不同的梗阻症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8~71岁,平均(47±4.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9~73岁,平均(48±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性非切除手术治疗,其中进行胃造痿术3例,进行空肠造痿术8例,进行胃空肠吻合术30例,另外10例进行剖腹探查术,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化疗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其中进行近、远端胃切除的患者分别有15例,13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4例进行全胃联合脾切除治疗,3例进行远端胃联合肝右叶大部切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2]:根据患者的观察指标制定疗效判断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12项指标的评分项目指标分为5个等级,每级1分,总分60分。良好:≥51分;较好:41~50分;一般:31~40分;差:20~30分;极差:<20分。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0%(40/50)、56%(28/50),对照组患者的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50%(25/50)、24%(12/5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国胃癌发生率占世界胃癌发生率的42%,胃癌死亡率占世界胃癌死亡率的35%,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胃癌发生人群年轻化,由于早期诊断的不及时,多数患者发现明显症状时胃癌已经到了晚期,给癌症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3]。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具体包括姑息性手术和根治性切除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即将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癌细胞侵犯的病变组织完全切除,避免术后癌症的复发,只是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种手术,可进行姑息性非切除术治疗。单从治疗效果上来说进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手术耐受程度决定,术后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化疗辅助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李汉智.104例晚期胃癌姑息性手术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88.
[2] 李 维,苏国森,占剑锋.晚期胃癌姑息性手术83例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1044.
[3] 蔡生荣.姑息性全胃切除治疗30例晚期胃癌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2,17(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