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高(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广西 柳州 545002)
回顾性分析50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50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8~67岁,平均(53.2±3.4)岁。有13例患者为直肠,4例患者为升结肠,5例患者为乙状结肠,2例患者为降结肠,1例患者为横结肠。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9~65岁,平均(54.1±2.8)岁。有10例患者为直肠,6例患者为升结肠,3例患者为乙状结肠,4例患者为降结肠,2例患者为横结肠。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依据标准根治术式而定,依据患者直肠癌发生的部位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直肠癌根治术[1];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对本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无瘤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循。将气腹常规建立起来,并调节气腹压力至12~14 mm Hg(1 mm Hg=0.1333 kPa),运用四孔法,手术过程中运用超声刀对细膜进行分离,然后加闭并切断供血血管根部,在组织间隙内进行操作,依据肿瘤部位对腹部切口进行恰当的选择,切口长度在4~5 cm,将标本切下送检[2]。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对两组患者进行6~30个月的随访,然后对两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手术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的肠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两组患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 25 182.4±59.3 56.4±18.6 2.2±0.3 11.9±2.4对照组 25 166.8±39.7 148.2±60.3 3.5±0.9 18.7±7.5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切除两组患者的肠管长度、清扫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比较(±s)
表2 切除两组患者的肠管长度、清扫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比较(±s)
?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情况比较[例(%)]
直肠癌是现阶段临床上一种多发消化道恶性肿瘤,极为常见。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3]。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手术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及相对较长的费时,但是其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4]。总体来说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1] 郑民华,胡艳艳,陆爱国,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29(1):177.
[2] 钱立元,吴君辉,陈道瑾,等.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30(4):294.
[3] 陈平康,孙春雷,史俊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3例临床及随访总结[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31(6):488.
[4] 郑民华,马君俊.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规范实施与关键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2(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