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琳,戴俊生,夏瑞杰,王锋,叶志达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1;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新疆库尔勒, 841000
内容提要: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盆地演化历史,分析石炭系—侏罗系缺失的原因,本文重新确定了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断裂落差计算,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的构造演化模式。应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柴北缘东段印支期(三叠纪)、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燕山晚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应力场,对构造演化模式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伸展、三叠纪挤压褶皱、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挤压坳陷和白垩纪末挤压反转五个构造演化阶段。三叠纪,柴北缘东段在印支期发育两排近东西走向的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二叠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侏罗纪—白垩纪早期,欧南地区为继承性隆起区,未完全接受沉积;白垩纪末,受燕山晚期旋回影响,构造反转,逆冲断裂复活,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隆布鲁克山等主要山体隆升,遭受剥蚀。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柴达木盆地的演化作了大量研究,对于柴达木中生代盆地性质有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柴达木盆地中生代为挤压型或前陆盆地(车自成,1986;夏文臣等,1998)。另一种观点认为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早期拉张断陷后期挤压坳陷两个阶段;而对于拉张断陷时期, 顾树松等(1990)、王鸿祯等(1990)、黄汉纯等(1996)认为是侏罗纪—白垩纪,金之钧等(2004)、孙国强等(2004)、汤良杰等(2004)、汪劲草等(2007)则认为早—中侏罗世为伸展裂陷阶段。
同时受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的限制,对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东段古生代—早中生代局部的盆地演化研究的相对较少(汤良杰等,1999)。柴北缘东段勘探程度较低,地震测网密度低,品质较差,导致前人对于柴北缘地层分布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多位学者认为欧南凹陷残留较厚的石炭系和侏罗系 (李守军等,2000;陈志勇等,2005;万传治等,2006;甘贵元等,2006;马寅生等,2012),但最新的钻井资料表明欧南凹陷上侏罗统不整合于元古宙之上,缺失了石炭系和中—下侏罗统。
考虑到石炭系、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对于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性,目前迫切需要对柴北缘东段石炭纪—白垩纪构造演化重新认识。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山区位于古亚洲洋和特提斯洋的接合部位,夹于祁连山和唐古拉山之间,属于青藏高原北部,其地势高峻,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其西以阿尔金断裂为界与塔里木盆地相接(戴俊生等,2003)。本次研究的柴北缘东段西起鱼卡东到德令哈,前人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为北西向北冲断裂组成的隆—坳、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主要受北缘压扭断裂体系控制。平面上各断裂均呈"反S型"状展布,由北而南成带状排列,并有向西北端收敛向东南方向发散的趋势,由西向东有由NWW到 EW延伸的特点(汤良杰等,2002;袁亚娟等,2010),主要由祁连山南缘断裂、欧北断裂、欧南断裂、埃北断裂、埃南断裂、绿南断裂等一系列山前断裂组成(图1),以逆冲为主,伴随走滑作用。
图1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石炭纪的柴达木盆地是以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裂谷盆地,柴北缘东段石炭系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及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为主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廖黔渝,2010),广泛分布于欧龙布鲁克山、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牦牛山等地。研究区石炭系发育齐全,可对比性较好,自下而上发育下石炭统穿山沟组(C1ch)、城墙沟组(C1c)、怀头他拉组(C1h),上石炭统克鲁克组(C2k)、扎布萨尕秀组(C2zh)(图2)。石炭系与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都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石炭系内部上石炭统与下石炭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各组内部整合接触。穿山沟组主要见于穿山沟和城墙沟地区,主要由碳酸盐岩(灰岩、生物灰岩)组成,夹少量钙质页岩、粉砂岩,颜色为灰、灰黑色。城墙沟组见于城墙沟、穿山沟等剖面,主要为砂质灰岩、生物灰岩、灰色泥岩。怀头他拉组下段为砂岩、灰岩段,中段为灰岩段, 上段为灰岩夹砂、页岩段,主要分布于石灰沟、城墙沟、穿山沟、德令哈凹陷、霍布逊凹陷等地区。克鲁克组主要见于欧隆布鲁克山北坡和怀头他拉地区,岩性以灰、灰黑色灰岩、砂岩、含砾砂岩、泥页岩、碳质泥岩为主,夹薄煤层。扎布萨尕秀组见于石灰沟、扎布萨尕秀等剖面及尕丘1井,岩性为灰、灰黑色厚层状生物灰岩、灰岩,夹粉砂岩,碳质泥岩等。
图2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系地层对比剖面 Fig.2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Carboniferous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侏罗系各阶段是连续沉积的(陈志勇等,2005),为一套河湖沼泽含煤沉积,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砾岩及煤层为主,自下而上发育下侏罗统小煤沟组(J1x)、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上侏罗统采石岭组(J3c)和红水沟组(J3h)。侏罗系与下伏古生界或基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各组之间呈整合接触(金振奎等,2006)。
图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侏罗系地层对比剖面 Fig.3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Jurassic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通过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对比(图3),认为下侏罗统小煤沟组地层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在东段小煤沟组分布较局限,仅在大煤沟、绿草山剖面见小煤沟组发育。
中侏罗统分布范围较下侏罗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煤沟组1~3段(自下而上为J2d1、J2d2、J2d3)仅在大煤沟、绿草山和红山剖面发育,推测大煤沟组1~3段分布局限于红山凹陷。大头羊剖面从大煤沟组第3段开始发育,沉积物为大套砾岩,分析此时大头羊剖面靠近盆地边界。从大煤沟组4~7段(自下而上为J2d4、J2d5、J2d6、J2d7)分布稳定,各剖面都见出露,推测从大煤沟组第四段沉积期开始,湖盆扩展到整个柴北缘东段。花石沟、欧南、达达肯乌拉山、埃南等剖面自大煤沟组第5段才开始发育,且底部发育大套砾岩,与下伏古生界或基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推测这些剖面距物源较近。
上侏罗统与上覆白垩系呈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圆顶山、大煤沟、花石沟、达达肯乌拉山等剖面及欧1井都有发育,下部为灰黄色砂砾岩,中部为灰绿色、灰红色泥岩,上部为大套灰红色泥岩,分布范围较中侏罗统略有扩大。
通过野外露头及钻井石炭系地层对比,结合地震层位标定追踪,确定了石炭系、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图4)。石炭系主要分布在绿梁山—红山—锡铁山—欧南凹陷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德令哈凹陷、霍布逊凹陷残留厚度大范围广的石炭系,鱼卡凹陷、欧南凹陷缺失了石炭系(图4a)。侏罗系小煤沟组在柴北缘东段分布于红山、小柴旦及绿梁山南侧地区(图4b);中侏罗统分布范围向东扩展,呈NW转变为近EW向展布,欧南凹陷没有中侏罗统分布(图4c);上侏罗统广泛分布于鱼卡、红山、德令哈、霍布逊等凹陷(图4d),厚度也有所增大,欧1井钻探结果显示欧南凹陷残留较厚的上侏罗统。
图4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分布图Fig. 4 Distribution of relic Carboniferous and Jurassic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a) 石炭系;(b) 下侏罗统;(c) 中侏罗统;(d) 上侏罗统 (a) Carboniferous; (b) Lower Jurassic; (c) Middle Jurassic;(d) Upper Jurassic
根据新的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重新对地震剖面进行层位标定追踪,为了分析各期构造运动对盆地的影响,选则了关键地震测线编制了构造演化剖面。由于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抬升剥蚀严重,造成剖面无法平衡,因此在编制构造演化剖面过程中利用地层结构外延、断层切割关系和褶皱变形特征等地层要素特点恢复了被剥蚀前的地层形态,估算了关键时期的剥蚀厚度。为了较为全面的反映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横穿研究区的CDM97472-NE493.4测线构造演化剖面(图5)为例来进行说明,剖面位置见图1。
由图5可知,石炭系沉积后侏罗系沉积前,盆地整体遭受抬升剥蚀,柴北缘东段逆冲断裂强烈活动伴生褶皱,欧南地区凸起形成,古生界剥蚀殆尽;南部的霍布逊凹陷抬升相对较弱,石炭系及下伏古生界仍有残留。早—中侏罗世,盆地处在伸展环境,欧南地区凸起向北缩小,至晚侏罗世—白垩纪,霍布逊凹陷与欧南凹陷连成一片,沉降中心位于欧南一带。白垩纪,盆地受到燕山晚期旋回的影响,逆冲断裂复活,欧隆布鲁克山、埃姆尼克山等山脉开始微弱隆升,白垩系顶部遭受剥蚀。新近纪至第四纪,盆地遭受强烈挤压,欧隆布鲁克山、埃姆尼克山等山脉在逆冲推覆的同时大幅度抬升,造成中生界、古生界乃至盆地基底遭受剥蚀;山前地区盆地受挤压大幅度拗陷,接受巨厚的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
图5 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剖面Fig. 5 Tectonic evolution section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地震资料解释及平衡剖面复原结果表明,柴北缘主要断裂形成与演化主要有3种类型:①持续活动断裂,这类断裂两盘各层位厚度具有明显差异(图6a),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一直活动,对盆地演化具有决定作用,如埃南断裂、绿南断裂等;②早期形成后期不活动断裂,断裂两盘深部老地层具有明显位移,向上并未切穿浅部新地层(图6b),断裂在盆地形成初期发育,后期活动性减弱甚至停止活动,如欧南凹陷、霍布逊凹陷深部断裂;③晚期发育断裂,这类断裂两盘深部老地层厚度相差不大,只在浅部新地层两盘厚度有明显差异(图6c),主要为新生代发育断裂,如陵间断裂。
柴北缘发育了众多的断裂多数属于生长断裂,这些生长断裂的活动,导致了地壳的抬升与下陷,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笔者应用断裂古落差法研究了柴北缘主要断裂的性质和活动强度。
生长断裂的落差可以表示为两盘地层的厚度差,即:断裂落差(D)=下盘厚度(H)-上盘厚度(h)。若D>0,说明断裂表现为逆断裂性质,若D<0,则表现为正断裂性质。由于地层剥蚀严重,对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而言,只能计算埃姆尼克山东侧、小柴旦等地区的断裂落差值,上升盘地层缺失地区只能用下降盘厚度代替断裂落差。通过计算断裂各时期平均落差(图7)认为:柴北缘主要断裂在印支期表现为逆断裂,埃南断裂活动性最强,其次为绿南断裂;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断裂平均落差减小,并表现为正断裂,推测柴北缘在侏罗纪处于拉张环境,埃北断裂、欧南断裂活动性较强,其余断裂趋于停止;燕山晚期(晚侏罗世—白垩纪),各条断裂平均落差明显增大,断裂活动性都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为逆断裂,柴北缘东段在这一时期转变为挤压环境。
根据残余地层特征、平衡剖面复原结果以及断裂活动规律,建立了柴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的构造演化模式(图5)。
图6 不同类型断裂特征Fig. 6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s (a) 持续活动断裂;(b) 早期形成后期不活动断裂;(c) 晚期发育断裂 (a) continued active fault; (b) early active fault; (c) advanced active fault
图8a为石炭纪—二叠纪伸展作用阶段,石炭纪柴北缘东段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沉积旋回,石炭系属较稳定的准台地型或海陆交互相建造(汤良杰等,1999;万传治等,2006)。石炭纪—二叠纪柴达木盆地是继承性的连续沉积盆地(杨超等,2010),二叠纪基本保持了石炭纪的海域,石炭系与二叠系地层在沉积期广泛分布于柴北缘地区,是一套平面展布较为广泛的沉积盖层。
图8b为三叠纪挤压褶皱抬升阶段,印支构造运动期间,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地块发生陆间拼合,柴北缘整体处于隆升状态,在NNE—SSW方向的挤压作用下发育近东西走向逆冲断裂,并伴生相关褶皱。根据地层对比发现石炭系缺失区域周围,如欧南凹陷南北两侧的穿山沟、城墙沟剖面石炭系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边缘相不发育,由此认为这些地区在沉积期接受了石炭系沉积。根据剥蚀区范围(图4a),推测研究区在三叠纪发育两排近东西走向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二叠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图7 柴北缘主要断裂平均落差Fig. 7 Average fault throw of the major fault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图8c、d为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阶段,燕山运动早期,柴达木盆地处在两次强烈挤压碰撞之间的相对松驰伸展环境(王信国等,2006),构造反转,在祁连山南缘、欧南、绿梁山地区发育多条近东西走向正断裂。下侏罗统沉积主体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陈志勇等,2005;徐凤银等,2006),柴北缘东段只在小柴旦及红山地区接受了下侏罗统沉积。大煤沟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下侏罗统小煤沟组复成分砾岩,棱角状分选磨圆差,为近物源沉积,推测早侏罗世盆地边界在大煤沟附近,小柴旦以东地区为继承性的隆起区,未接受沉积(图8c)。中侏罗世,由于阿尔金山隆升,柴达木盆地沉积中心由柴西向东南方向迁移,向东扩展至整个祁连山山前(张守仁等,2000);伸展作用逐渐增强,盆地边界向北向南扩展,柴北缘东段形成了北断南超的断陷盆地。欧南地区周边大煤沟、花石沟以及达达肯乌拉山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大煤沟组第五段才开始接受沉积,且出露的地层为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沉积物,考虑到距离北部祁连山和南部柴南隆起物源区较远,认为欧南地区为物源区,未接受中侏罗统沉积(图8d)。
图8e为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挤压坳陷阶段,晚侏罗世开始,伸展作用逐渐减弱,断层的张性活动趋于停止,应力场逐渐由拉张转变为挤压,但在上覆地层负荷作用下,柴北缘依然保持了持续下降接受沉积的构造环境,形成了一套红色磨拉石堆积(金之钧等,2004),具有挤压坳陷型盆地特征,绿梁山南侧尕丘地区开始接受沉积;上侏罗统与白垩系在盆地内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整合接触,表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早期为连续沉积阶段。据欧1井钻探情况,欧南地区上中侏罗统发育较粗的厚层冲积扇—河流相沉积,认为欧南地区凸起范围向北缩小,凸起南部已开始接受沉积,凸起北部仍为物源区。
图8 柴北缘东段盆地演化模式Fig. 8 Basin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a) 石炭纪—二叠纪;(b) 三叠纪;(c) 早侏罗世;(d) 中侏罗世;(e) 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f) 白垩纪末 (a) Carboniferous—Permian; (b) Triassic; (c) Early Jurassic; (d) Middle Jurassic; (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f) the end of Cretaceous
图8f为白垩纪末期挤压山体隆升阶段,柴北缘受到燕山晚期旋回的影响,构造反转,逆冲断裂复活,古近系与下伏白垩系和侏罗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柴北缘地区开始发生明显的隆升作用,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隆布鲁克山隆升,受挤压作用和气候的共同影响,盆地发生萎缩。全吉山等近N—S走向构造开始隆升,造成白垩系及侏罗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中生代盆地演化终止。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主要经历了印支运动、早期燕山运动、晚期燕山运动三期构造运动(汤良杰等,1999),这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对柴北缘盆地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验证柴北缘构造演化模式,对这三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在印支期发生陆间拼合(吴汉宁等,1997),造成柴北缘东段处于近NNE—SSW向的强烈挤压应力场;侏罗纪西北地区处在两次强烈挤压碰撞之间的相对松驰伸展环境(汤良杰等,2004;王信国等,2006),位于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柴北缘地区处于近N—S向的陆内拉张应力场;白垩纪末盆地受到燕山晚期旋回影响,柴达木地块在南、北两侧碰撞作用的影响下柴北缘总体处于NNE—SSW挤压构造应力场(张明利等,2005;吕宝凤等,2011)。
应力场模拟主要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建立地质模型并划分网格进而计算每个单元内应力和应变值(Hicks et al.,1996;王红才等,2002;张胜利,2010;戴俊生等,2011),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地质模型。根据断层活动性分析及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各时期活动断裂先存的模型;将断层处理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断裂带。依据实际情况,将不同区块赋以特定的力学参数,选用的力学参数来源于岩石力学试验。
(2)确定边界条件。根据声发射古应力测试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张明利等,2005),通过反复模拟试验,直至模型压缩量和伸展量与构造解析结果一致,最终确定印支期模型南、北边界施加60MPa挤压应力;燕山早期模型南、北边界施加5MPa的拉张应力;燕山晚期模型南、北边界施加80MPa的挤压应力;在模型底面Z方向约束,满足有限元分析要求。
(3)加载并输出计算结果。对上述加载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在ANSYS中求解,在后处理模块中可得到印支期最大主压应力、最小主压应力、平面剪应力较清晰的应力分布云图,模拟结果见图9。
在挤压应力状态下,最大主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决定了盆地的起伏形态(邱登峰等,2012);在拉张应力状态下,张应力越大岩石的张性破裂程度越高,继续扩展可以形成正断层(Hasanpour et al.,2009; Cai Meifeng et al.,2009;Henderson et al.,2010),这些区域也容易下陷接受沉积。在此主要分析印支期和燕山晚期的最大主应力以及燕山早期的最小主应力分布对构造变形的影响。
柴北缘东段印支期最大主应力(图9a,负值代表压应力)在38.9~72.6 MPa之间,位于断层北东盘的绿梁山、红山、欧南地区最大主应力出现高值区,应力值大于50MPa,且分布稳定,最大主应力方向与边界挤压应力方向一致,因此这些地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强,很容易在南北向挤压力作用下发育近东西向背斜凸起,其中欧南地区高值区范围最大,应力值大于60MPa;断层南西盘出现最大主应力的低值区,这些地区容易形成低洼区。
柴北缘燕山早期最小主应力(图9b,正值代表张应力)在1.54~13.4MPa之间,位于断层走向转换部位的小柴旦、红山地区出现张应力的高值区,应力值大于5.8MPa;其次为位于断层上盘的大柴旦、德令哈地区,应力值在5.3~8.0MPa之间。张应力的高值区容易形成低洼区,成为沉降中心。位于断层上升盘的绿梁山、祁连山以及欧南地区,为张应力的低值区,这些地区容易成为相对隆起区,沉积厚度较小或成为剥蚀区。
图9 柴北缘东段应力分布Fig. 9 Distribution of structural stress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North Qaidam (a) 印支期最大主应力σ1(MPa);(b)燕山早期最小应力σ3(MPa);(c)燕山晚期最大主应力σ1(MPa); (d) 印支期剪应力σxy(MPa);(e) 燕山早期剪应力σxy(MPa);(f) 燕山晚期剪应力σxy(MPa) (a) The maximum stress of Indosinian (σ1, MPa); (b) the minimum stress of early Yanshanian(σ3, MPa); (c) the maximum stress of late Yanshanian(σ1, MPa); (d) the shear stress of Indosinian(σxy, MPa); (e) the shear stress of early Yanshanian (σxy, MPa); (f) the shear stress of late Yanshanian (σxy, MPa)
柴北缘燕山晚期最大主应力(图9c,负值代表压应力)在61.4~86.4MPa之间,位于断层上盘的绿梁山、祁连山、欧隆布鲁克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等山体处于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区,应力值大于80MPa,柴北缘主要山体在燕山晚期应力场作用下在白垩纪末期开始隆升。位于断层下盘的大柴旦、德令哈、欧南等地区为最大主应力的低值区,容易形成低洼区接受沉积。
印支期、燕山早期以及燕山晚期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各时期应力分布特征与盆地起伏形态基本对应,验证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的构造演化模式。同时,印支期和燕山晚期,柴北缘平面剪应力方向为右旋(图9d,图9f,负值代表右旋),燕山早期,柴北缘平面剪应力方向为整体为左旋(图9e,正值代表左旋),因此研究区印支期和燕山晚期活动断裂表现为压扭性右旋走滑断裂性质,而燕山早期断裂具有张扭性左旋走滑断裂性质。
(1) 石炭系主要分布在绿梁山—红山—锡铁山—欧南凹陷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欧南凹陷、鱼卡凹陷石炭系基本无残留;下侏罗统仅分布于红山、小柴旦及绿梁山南侧地区;中、上侏罗统分布范围向东扩展,总体呈近EW向展布,欧南地区未有中侏罗统分布,除绿梁山南侧、锡铁山北侧及欧隆布鲁克山南侧外,上侏罗统广泛分布于柴北缘东段。
(2) 柴北缘东段断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有三种模式:持续活动断裂、早期形成后期不活动断裂、晚期发育断裂。印支期和燕山晚期断裂具有逆冲左旋走滑断裂性质,活动性较强,造成地层较强的抬升与剥蚀;燕山早期断裂具有张扭性左旋走滑断裂性质,活动性较弱。
(3) 柴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伸展、三叠纪挤压褶皱抬升、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挤压坳陷和白垩纪末挤压山体隆升阶段五个构造演化阶段。
(4) 柴北缘东段在沉积期接受了石炭系沉积,三叠纪挤压碰撞造成逆冲断裂活动并伴生相关褶皱是石炭系缺失主要原因;中—下侏罗统缺失主要受到古地理格局的控制,欧南、绿梁山一带为印支期古凸起未完全接受沉积,上侏罗统地层缺失是古地理格局和后期抬升剥蚀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