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药研究所,新疆 阿勒泰 8365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的热寒属性探讨
阿尔新·达开1努尔兰·阿合西塔依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药研究所,新疆 阿勒泰 8365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通过探讨哈萨克族民族传统饮食(阿物加勒)中的大部分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的寒热性以及药用作用,为哈萨克医药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热性;寒性
饮食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也是维持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哈萨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是哈萨克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与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哈萨克族饮食在食物原料、加工技术、食品的种类、烹制方法、饮食习惯、风俗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区域特色。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饮食来源主要为牛、羊、马、骆驼、山羊等家畜的肉和奶以及五谷类为主。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饮食必然带有游牧生活特点并创造和制作了适合本民族生活、生存和体型特征的食品来保持自身发展和草原生态的相互平衡。
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基本上以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为主。探索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的寒热属性,不仅可以了解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还可以指导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为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哈萨克饮食的性质与药物性质相同均分为热性和寒性。哈萨克药物与饮食寒热属性判断原则为:服用后身体出现温、热等为热性,出现身热、怕热、出汗、口干、口渴等为超热性;服用后感觉身体凉、尿多的为寒性,感觉身体冷、怕冷、尿多的饮食为过寒性,身体没有明显冷热感觉的饮食为平性。
对饮食寒热属性的认识是在哈萨克传统医学的理论——六元、阴阳、转化、气候、能量等学说的指导下认识的,是哈萨克医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哈萨克医学古籍《奇葩格勒巴彦》中记载了哈萨克族传统食品加工方法(如煮,煎,风干,蒸等),动物饮食品的寒热性质特征(因年龄、地理环境、季节、动物脏器等的不同)、营养价值、食物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食物的治疗、预防保健作用等。
哈萨克医将药物及食品热性至寒性衰竭排序:超热性(阿斯热俄斯特合特合)——热性(俄斯特合特合)——平性(土热合斯孜)——寒性(苏合特合)——过寒性(吾特肯苏合特合)。
表1 哈萨克常见传统熟食品热寒属性表
序号食品名寒热属性作用及注意事项36恰依(奶茶)砖茶为平性(土热合斯孜),偏寒(苏合特合),红茶为热性(俄斯特合特合)1037哈特合(酸乳弃滤液,加盐制成的半固体状乳制品)平性(土热合斯孜),盐制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38硕盘苏尔帕尼那尔俄(羊肉汤)平性(土热合斯孜),盐制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39哈依玛合(奶皮)平性(土热合斯孜特合),秋季为热性(俄斯特合特合)40玛恩哈孜叶特(牛肉)平性(土热合斯孜),盐制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风干后超热性(阿斯热叶斯特合特合)41加斯叶特(新鲜肉)平性(土热合斯孜特合),盐制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风干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
续表
序号食品名寒热属性作用及注意事项42土勒帕尔叶特或比叶叶特(公马肉)平性(土热合斯孜),盐制后热性(俄斯特合特合)43塔勒汗(炒麦粉)性平(土热合斯孜),炒麦粉经羊尾油,糖,奶茶等和面配制的食品为热性(俄斯特合特合)44那仁(水煮面块)水煮平性(土热合斯孜),肉汤煮热性(俄斯特合特合)45哈孜(马肋骨肉肠)盐制后阿斯热叶斯特合特合超热性,热性(俄斯特合特合),生为平性(土热合斯孜)
综上所述,哈萨克民族常见45种传统熟食品中,15种为热性或超热性,占33.33%;平性25种,占55.56%;寒性或过寒性5种,占11.11%,另外,有10种加工后可成热性或超热性。可见,在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中大多数为超热性、热性和平性,极少数为寒性和过寒性。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寒冷的生存环境所致。长期居住在寒冷地区,其体质偏寒,需要提供大量的热量来抵御寒气,这一特征决定了应选用寒热性质适宜的饮食品来预防保健,故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中以热性和平性的食品为主。因此,掌握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的性味特点,可以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体质特点合理地选择饮食进行养生保健,这对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地作用。
[1]乌太波依大克·特列吾哈布勒. 医药志[M].乌鲁木齐:新疆卫生出版社,1994:338-340.
[2]马哈木提·卡比都拉.哈萨克常用药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64,467,469.
阿尔新.达开,主管药师,E-mail:arxen6@163.com
努尔兰·阿合西塔依,副主任医师,E-mail:arxen6@163.com
R29
A
1007-8517(2014)16-0005-03
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