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巍
摘要:目的:探讨沙盘疗法对出监焦虑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及效果。 方法:个案研究法,对一名26岁出监前1年的男性服刑人员进行20次连续个体沙盘治疗,综合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评估。结果:沙盘疗法缓解了个案的焦虑情绪,改善了其出监适应;个案的沙盘治疗过程分为问题呈现、斗争对抗、转变成长、整合结束4 个阶段;沙盘治疗提供了安全自由的空间,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压抑得到释放,个案的自我像经历从弱小到强大的变化,沙盘唤醒了自我治愈力。结论:沙盘疗法对出监焦虑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出监焦虑;沙盘疗法;服刑人员;个案研究
焦虑是一种以消极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服刑人员在出监前半年到一年时间内对回归社会、家庭和择业等问题充满担心和顾虑,出现急躁不安、工作效率下降、食欲下降、失眠恐怖、担忧未来等一系列以焦虑为主的症状[1],笔者在本文中称为出监焦虑。出监焦虑影响服刑人员出监前的改造状态,不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严重者甚至不愿离开监狱,或者走上自杀等极端道路,因此出监焦虑的心理矫治对改造人、减少执法风险和降低重新犯罪率有着至关重要的
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激活童年恐惧情境的一种反应,行为主义理论家认为焦虑是个体早年经典条件反射、模仿或其他学习形式的一种结果。Barlow认为,生物易感性、一般心理易感性和习得的特定心理易感性三者同时出现可能引起焦虑障碍。大多数心理学家使用行为矫正和认知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焦虑。Barrett、Dadds和Rappe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结合对广泛性焦虑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国外学者对特定焦虑采用惊恐控制疗法(PCT)、渐进暴露练习与减轻焦虑的应对机制(如放松和呼吸训练)结合使用,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在的环境与外界隔绝,人身自由也被限制,没有办法处理现实问题,且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低于常人,采用上述方法对其出监焦虑进行矫治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学者尝试用认知疗法对出监焦虑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服刑人员具有较高的识别领悟能力和概括能力。
沙盘游戏(沙盘疗法)是一种在装满沙子的容器里摆放各种微缩模型的心理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形象易懂,不需过多的语言解释,非常适合服刑人员使用。其理论基础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中国易经、阴阳五行及新儒学。沙盘游戏创造了一个无意识和意识、心灵和物质、非语言和语言的沟通桥梁[2],其治疗机制为母子一体性、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自我治愈力、普遍的无意识心象、玩具的象征意义[3]。该疗法对缓解成年人焦虑、失眠以及自杀抑郁的干预等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陈顺森等人研究表明沙盘疗法对成人焦虑的干预效果的保持性要优于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5],林惠彬等人研究表明沙盘疗法能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睡眠状况[6]。其他学者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够有效投射表达和释放焦虑情绪,对大学生、初中生和未成年人焦虑的矫治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尚未见服刑人员出监焦虑沙盘矫治相关研究。本文报告一例出监焦虑失眠服刑人员的沙盘治疗过程,以求为类似案例的矫治提供参考依据。
一、一般资料
基本情况:彭某,男,26岁,初中文化,湘西人,未婚。犯强奸、抢劫、故意伤害罪,无前科,原判11年。近半年来因不由自主地担心出监后的事情而焦虑失眠,反复体会到莫名的恐惧不安感,导致心力交瘁,食欲下降,曾试过自我调节,但无法摆脱。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入监以来,该犯表现尚可,人际关系一般,少有亲人前来会见,身体状况较差,曾因心率不齐住院,现偶尔发作。曾有逃避劳动改造行为。目前剩余刑期1年,能正常与他犯交往,完成改造任务。父母务农,有一个弟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从小弟弟得到家人宠爱,该犯需要独自承受很多事情。
来诊时SAS测量,标准分74分,提示重度焦虑。经精神检查,排除重性精神疾病和焦虑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自愿接受沙盘治疗。
二、治疗工具和程序
1.沙盘材料
沙箱:1个,规格为57×72×7厘米。箱子内壁涂成蓝色,内装半箱净沙。
玩具模型:共有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家具与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食品与果实、石头、贝壳等11类642个玩具。
2.记录工具
数码相机:对沙盘作品拍照。
沙盘过程记录表:记录沙盘作品特征(作品主题、玩具使用、自我像、沙的使用)及沙盘过程(与咨询师的互动、制作过程)。
3.咨询师
咨询师为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具有8年心理咨询经验。接受过沙盘和心理咨询的连续专业培训。
4.沙盘治疗程序
彭某沙盘治疗过程具体程序如表1所示[7]。
表1.沙盘治疗程序
具体程序
内容和指导语
感受沙子
“请把手放在沙子上,闭上眼睛,感受沙子带给你的感觉。”
制作作品
咨询师不给予任何指导,由彭某自由创作。沙盘制作中,咨询师陪伴在一旁,并对过程作简单记录。
“请用这些玩具在沙箱里做个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随便做什么都可以。”
体验作品
咨询师带着尊重、同理心欣赏作品。
“这是你的世界,用心理解你自己的这个世界,体验这个世界给你的感受。”
对话交流
咨询师与彭某就沙盘作品进行对话,从中了解有关作品主题、内容和彭某心理状态的信息。
“请说说你作品中的故事吧。”“你想说点什么吗?”“给你的作品起个名字吧。”
拆除作品
对沙盘作品进行拍照存档后,请彭某拆除作品。
三、沙盘治疗过程
从 2013年 5月10日至 2013 年 11月 6 日,治疗时间 6 个月,共 20 次。根据国内的咨询惯例,将彭某的沙盘治疗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斗争对抗阶段、转变成长阶段、整合结束阶段[8]。
1.问题呈现阶段(第 1~3 次)
第一阶段体现了彭某内心对生活的渴望、对人生未来的迷茫以及莫名的焦虑恐惧。彭某把第1次沙盘作品命名为“想要的生活”,内容描述为:“这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是一个农民,有一栋房子。河的另一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东西很恐怖。”沙盘治疗中,房子是心理的归宿,左上方的房子是彭某心理退行的象征。隔断的河流象征着自我保护,也代表了彭某的心理能量被压抑。狼是威胁性、破坏力的象征,代表着彭某心中恐惧很多东西,害怕被攻击。森林代表了黑暗未知的领域,是无意识的世界,充满了本能的不受欢迎的冲动[2]。这与彭某一方面渴望新生活,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自己无法面对社会、家庭、工作,自我退缩、恐惧害怕的心理相符合。
第1次主题:想要的生活
第3次主题:理想中的家园
彭某把第3次沙盘命名为“理想中的家园”,描述:“身为农民的自己劳作回家。森林里的狼和我井水不犯河水。如果它过来我就打死它。”这幅作品中彭某的自我在逐渐清晰。房子周围多了一些秋千、茶几,构成交流和轻松的场面,表明彭某的心理逐渐丰富和成长。一只飞回来的鸟停在树上,代表着获得自由,回到家乡。河上面摆放的桥,是连接和沟通的象征,代表着区分、中介、沟通,也可能是现在和未来的联系。彭某经过第一阶段的咨询,通过沙盘呈现出威胁、未知的恐惧、攻击等创伤主题,开始对自己有所认知,在心理咨询师营造的自由、受保护的环境中,生命开始拥有新的成长,现实的问题逐步开始呈现,敢于和未来情景开始沟通,但同时对未来感到恐惧害怕。
通过三次沙盘制作,彭某内心的恐惧和困扰得以展现,揭示出他出监焦虑的心理动因。由于彭某的原生家庭中,弟弟处于家庭的中心,得到父母的宠爱,彭某常常感到被忽略和恐惧,因而独自面对压力时以退行来维护内心的平衡。初中毕业进入成人角色后,想要过奢华的生活,偏偏家里很穷,妄想通过当混混快速发家致富,却地位低下,且被捕入狱。彭某难以接受“不起眼的小混混”的社会角色,激活童年的创伤记忆(原生家庭父母宠爱弟弟,因而忽略彭某,让彭某生活中经常需要独自面对压力,感受无助和恐惧),想要出监后过辉煌的日子,却苦于身体状况差,走正道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走歪门邪道又担心违法犯罪再次被捕,内心压抑着强烈的不被接纳的想法,因而产生“感觉恐惧和焦虑”,“害怕出监又和以前的不良朋友混到一起”,渴望被帮助和指引。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三次沙盘制作使彭某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困惑,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虽然感到焦虑,却也拥有了自我成长和沟通,是一个成长的积极信号。
2.斗争对抗阶段(第 4~10 次)
第二阶段展现了彭某产生出监焦虑的心理现实和应对冲突的模式。Kalff认为沙盘既呈现出来访者的问题,也显示治愈的希望和方向[9]。彭某把第5次沙盘作品命名为“安静的家园”。描述为:“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我建立了这个家园,右边森林里的豺狼虎豹虎视眈眈,它们最终越过小河来到我的家园,于是我奋起还击,打死了其中一只,但是它们太多了。”彭某把第10次沙盘命名为“转走他乡”,描述为:“最终通过努力打退了它们,但是我不能再回家乡了。我要远离它们,才能避免再次受伤害。”
在“安静的家园”主题中,彭某沙具中的自我像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面对闯入家园的多只猛兽奋起还击,展现彭某心中正在遭受来自未来的巨大冲击。战争意味着发展、成长、转变,象征着罪恶的毁灭和秩序的恢复。这反映了彭某内心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心理可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要将被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努力过程,也反映了彭某心中未来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方式。然而在对抗的过程中,彭某感觉力不从心,面对猛兽他感到自己寡不敌众,心中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挫败感。
由此可见,彭某童年期与父母的交往模式在潜意识中影响他成年以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彭某成年后对抗困难的过程中,感觉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容易放弃。在第10次沙盘“转走他乡”中清晰地显现出这样的内心需求模式。彭某通过逃避来获得内心的平静,或许他试图探索所需要的东西,然而,他知道未来无法逃避。这种模式与实际生活的冲突让彭某经历了现实中的恐惧和焦虑。咨询师通过关注和不加评论的陪伴,为彭某处理消极情绪增加了力量,使得彭某敢于面对盘绕已久的恐惧,释放压力,并尝试突破,呈现出新的积极力量的象征,对“森林中恐怖的东西”的威胁、攻击形式的感受性降低,应对方式上逐渐由消极逃避转变为积极面对,认知上开始发生变化。
第5次主题:安静的家园
第11次主题:心愿
3.转化成长阶段(第 11~16 次)
彭某把第11次沙盘命名为“心愿”,描述自己辗转来到越南,成为了一名雇佣军,拥有私人别墅和花园,以及两辆车。门口有一条河挡住外来的侵害,但是还是有人正在入侵,桥头的栅栏可以保护自己,但是不知道能撑多久。汽车象征了彭某想利用外部力量的支持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两辆整齐排列的车说明其心理动力较强且方向一致,代表着彭某积极的心理发展变化,说明其内心的运动和成长。敌人从动物变成了人,说明彭某对内心焦虑的内容变得清晰。红色鲜花的出现象征着美,隐射着对女性的褒扬,也可能是彭某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奖赏鼓励。栅栏是交流的障碍,是界限的标志,代表了彭某心中较为坚实的排斥。在沟通中彭某意识到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心理。他突然提到他的母亲,觉得她为他付出了不少,他想好好孝敬她。
第 16 次沙盘被命名为“苦尽甘来”,彭某描述为打退了入侵者,建立了一个平静的生活乐园,通过一条大公路来进出,河道也可以作为水运途径。大公路上设立了一个栅栏大门。四辆整齐朝向的汽车代表了更多一致方向的心理能量,路和河都暗示着彭某愿意沟通。增加的红花说明赞赏和鼓励增加了。彭某认为:“这个家园,虽然也经常会发生冲突,但是能够保卫得住,出入也很自由。”在“苦尽甘来”中彭某提到,这个沙盘中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的军人,但是他们能够和平共处了。
第三阶段彭某开始获得自我成长,自我像从农民变成一个拥有力量的军人,并且增加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元素。军人是正义和勇敢的象征,代表对强大力量的向往,也是对自身潜能的估计。两军冲突说明彭某心中正在面临重大艰难选择,“心愿”为了某物而努力。当意识到自己该为母亲尽孝,创造家园,拥有母亲的赞美时,彭某开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内心力量正在逐步强大,潜能逐步被挖掘出来。在“苦尽甘来”中栏杆仍然有着隔离的意味,呈现缺乏安全感,需要军营的武装来“保卫自己”,这暗示着对新的生活的担心和害怕。但总体来说,彭某的力量能够抗衡来自未来的威胁,他已经作出选择,敢于面对未来,“苦尽甘来”,相对安全了。这是积极的变化,行为上的变化也进一步反映在认知上,彭某所持有的保卫者的态度,投射出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第16次主题:苦尽甘来
4.治愈整合阶段(17~20 次)
彭某把第19次沙盘命名为“奋斗”,以岛为中心,上面是他的别墅和车,岛中间的茶几可以喝茶聊天,他做了大哥,招募了其他的军人和他成为一个同盟,他们共同保卫这片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在随后的一次接见中,彭某对家人表达了思念和感谢。这是否意味着童年的创伤的治愈呢?(虽然弟弟是家人宠爱的中心,他需要独自面对未来未知的生活,但是他已经战胜孤独和恐惧,敢于去奋斗,并且接纳弟弟,想照顾母亲,照顾好弟弟和家人,找到作为大哥的感觉)。
第四阶段的治疗中,河水出现流动,体现了彭某转化与治愈的倾向。画面都出现以岛为中心的布局,河水缓缓环绕,代表了交流和谐及生命的源泉,是沟通、创造、成长的象征,彭某的第 20 次的治疗过程中,仍然是新家园为中心的奋斗主题,这是彭某的内心的突破,预示着他开始对家庭的接纳和新生活而奋斗。
四、讨论
经过20次沙盘治疗,彭某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安心改造和生活,对未来不再感到恐惧和焦虑,应该为了新生活而奋斗。干警和他犯反映彭某改造积极,人际关系较好。复测SAS为47分。咨询师认为随着出监焦虑的矫治,彭某内在积压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压抑的恐惧得以意识化,自我潜能逐渐被激发,自我治愈力被唤醒,自我统合逐步
完成。
本案例有效地矫治了服刑人员的出监焦虑。本研究在矫治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沙盘矫治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相对来说,监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矫治前后彭某的日常生活没有变化,无关变量可由此抵消,彭某的变化可以归因于沙盘疗法的效果。其治愈机制可能是:(1)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用包容、接纳和关注的态度,和彭某之间通过沙盘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使得彭某信任咨询师,这种信任关系是效果的保证。(2)沙盘治疗提供了安全自由的空间。整个治疗过程,彭某都在规范的沙盘室中由咨询师陪同进行治疗,咨询师提供了让彭某安全表达和自由探索自我的空间,以尊重、静默地见证、不评价解释的治疗态度,让其感觉到“安全、受保护和自由”,使其减少阻抗,积极接受治疗,利于深层自我探索。(3)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沙盘为彭某提供一个将内在想法和感觉具象化的场所,沙盘作品的制作过程投射的是他内在世界的变化,亦即沙盘治疗的过程。彭某通过摆放沙具和塑造沙盘内的沙子,建立一个与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潜意识过程以三维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做沙盘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会浮现出来,沙、水、玩具等无意识心象为彭某整合内部和外部、过去和未来世界提供了媒介,为实现深层治愈提供了可能。(4)压抑得到释放。沙盘模具有象征意义,当矛盾冲突、负面情绪及人格中的阴影和分裂性力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沙盘里,沙盘的摆设可以帮助彭某释放负性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整合它们的能量并丢掉它们的破坏性,释放消极情绪,宣泄潜意识中的阴暗面。(5)自我成长。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彭某的精神世界逐渐丰富,自我像经历从弱小到强大的变化,心理能量逐渐增强。沙盘唤醒了彭某的自我潜能,使其自我得到成长,从而恢复自信,重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使其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激发他的内在自我治愈力。
[1]龚文进, 敖小玲. 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8,6.
[2]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 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
[3]张日昇. 箱庭疗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3-120.
[4]罗艳红. 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临床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2012,33(1B):48-49.
[5]陈顺森,张日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6]林惠彬,陈顺森,刘茂锋.箱庭干预女大学生失眠的效果[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75-180.
[7]赵玉萍. 一沙一世界[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8-33.
[8]李科生,朱强,陈京军,曾惠萍. 一例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沙盘治疗过程及其效果[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
[9]Pearson M, Wilson H. Sandplay and Symbol Work[J].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44-53.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黄才玲
第19次主题:奋斗
通过三次沙盘制作,彭某内心的恐惧和困扰得以展现,揭示出他出监焦虑的心理动因。由于彭某的原生家庭中,弟弟处于家庭的中心,得到父母的宠爱,彭某常常感到被忽略和恐惧,因而独自面对压力时以退行来维护内心的平衡。初中毕业进入成人角色后,想要过奢华的生活,偏偏家里很穷,妄想通过当混混快速发家致富,却地位低下,且被捕入狱。彭某难以接受“不起眼的小混混”的社会角色,激活童年的创伤记忆(原生家庭父母宠爱弟弟,因而忽略彭某,让彭某生活中经常需要独自面对压力,感受无助和恐惧),想要出监后过辉煌的日子,却苦于身体状况差,走正道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走歪门邪道又担心违法犯罪再次被捕,内心压抑着强烈的不被接纳的想法,因而产生“感觉恐惧和焦虑”,“害怕出监又和以前的不良朋友混到一起”,渴望被帮助和指引。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三次沙盘制作使彭某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困惑,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虽然感到焦虑,却也拥有了自我成长和沟通,是一个成长的积极信号。
2.斗争对抗阶段(第 4~10 次)
第二阶段展现了彭某产生出监焦虑的心理现实和应对冲突的模式。Kalff认为沙盘既呈现出来访者的问题,也显示治愈的希望和方向[9]。彭某把第5次沙盘作品命名为“安静的家园”。描述为:“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我建立了这个家园,右边森林里的豺狼虎豹虎视眈眈,它们最终越过小河来到我的家园,于是我奋起还击,打死了其中一只,但是它们太多了。”彭某把第10次沙盘命名为“转走他乡”,描述为:“最终通过努力打退了它们,但是我不能再回家乡了。我要远离它们,才能避免再次受伤害。”
在“安静的家园”主题中,彭某沙具中的自我像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面对闯入家园的多只猛兽奋起还击,展现彭某心中正在遭受来自未来的巨大冲击。战争意味着发展、成长、转变,象征着罪恶的毁灭和秩序的恢复。这反映了彭某内心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心理可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要将被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努力过程,也反映了彭某心中未来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方式。然而在对抗的过程中,彭某感觉力不从心,面对猛兽他感到自己寡不敌众,心中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挫败感。
由此可见,彭某童年期与父母的交往模式在潜意识中影响他成年以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彭某成年后对抗困难的过程中,感觉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容易放弃。在第10次沙盘“转走他乡”中清晰地显现出这样的内心需求模式。彭某通过逃避来获得内心的平静,或许他试图探索所需要的东西,然而,他知道未来无法逃避。这种模式与实际生活的冲突让彭某经历了现实中的恐惧和焦虑。咨询师通过关注和不加评论的陪伴,为彭某处理消极情绪增加了力量,使得彭某敢于面对盘绕已久的恐惧,释放压力,并尝试突破,呈现出新的积极力量的象征,对“森林中恐怖的东西”的威胁、攻击形式的感受性降低,应对方式上逐渐由消极逃避转变为积极面对,认知上开始发生变化。
第5次主题:安静的家园
第11次主题:心愿
3.转化成长阶段(第 11~16 次)
彭某把第11次沙盘命名为“心愿”,描述自己辗转来到越南,成为了一名雇佣军,拥有私人别墅和花园,以及两辆车。门口有一条河挡住外来的侵害,但是还是有人正在入侵,桥头的栅栏可以保护自己,但是不知道能撑多久。汽车象征了彭某想利用外部力量的支持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两辆整齐排列的车说明其心理动力较强且方向一致,代表着彭某积极的心理发展变化,说明其内心的运动和成长。敌人从动物变成了人,说明彭某对内心焦虑的内容变得清晰。红色鲜花的出现象征着美,隐射着对女性的褒扬,也可能是彭某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奖赏鼓励。栅栏是交流的障碍,是界限的标志,代表了彭某心中较为坚实的排斥。在沟通中彭某意识到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心理。他突然提到他的母亲,觉得她为他付出了不少,他想好好孝敬她。
第 16 次沙盘被命名为“苦尽甘来”,彭某描述为打退了入侵者,建立了一个平静的生活乐园,通过一条大公路来进出,河道也可以作为水运途径。大公路上设立了一个栅栏大门。四辆整齐朝向的汽车代表了更多一致方向的心理能量,路和河都暗示着彭某愿意沟通。增加的红花说明赞赏和鼓励增加了。彭某认为:“这个家园,虽然也经常会发生冲突,但是能够保卫得住,出入也很自由。”在“苦尽甘来”中彭某提到,这个沙盘中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的军人,但是他们能够和平共处了。
第三阶段彭某开始获得自我成长,自我像从农民变成一个拥有力量的军人,并且增加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元素。军人是正义和勇敢的象征,代表对强大力量的向往,也是对自身潜能的估计。两军冲突说明彭某心中正在面临重大艰难选择,“心愿”为了某物而努力。当意识到自己该为母亲尽孝,创造家园,拥有母亲的赞美时,彭某开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内心力量正在逐步强大,潜能逐步被挖掘出来。在“苦尽甘来”中栏杆仍然有着隔离的意味,呈现缺乏安全感,需要军营的武装来“保卫自己”,这暗示着对新的生活的担心和害怕。但总体来说,彭某的力量能够抗衡来自未来的威胁,他已经作出选择,敢于面对未来,“苦尽甘来”,相对安全了。这是积极的变化,行为上的变化也进一步反映在认知上,彭某所持有的保卫者的态度,投射出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第16次主题:苦尽甘来
4.治愈整合阶段(17~20 次)
彭某把第19次沙盘命名为“奋斗”,以岛为中心,上面是他的别墅和车,岛中间的茶几可以喝茶聊天,他做了大哥,招募了其他的军人和他成为一个同盟,他们共同保卫这片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在随后的一次接见中,彭某对家人表达了思念和感谢。这是否意味着童年的创伤的治愈呢?(虽然弟弟是家人宠爱的中心,他需要独自面对未来未知的生活,但是他已经战胜孤独和恐惧,敢于去奋斗,并且接纳弟弟,想照顾母亲,照顾好弟弟和家人,找到作为大哥的感觉)。
第四阶段的治疗中,河水出现流动,体现了彭某转化与治愈的倾向。画面都出现以岛为中心的布局,河水缓缓环绕,代表了交流和谐及生命的源泉,是沟通、创造、成长的象征,彭某的第 20 次的治疗过程中,仍然是新家园为中心的奋斗主题,这是彭某的内心的突破,预示着他开始对家庭的接纳和新生活而奋斗。
四、讨论
经过20次沙盘治疗,彭某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安心改造和生活,对未来不再感到恐惧和焦虑,应该为了新生活而奋斗。干警和他犯反映彭某改造积极,人际关系较好。复测SAS为47分。咨询师认为随着出监焦虑的矫治,彭某内在积压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压抑的恐惧得以意识化,自我潜能逐渐被激发,自我治愈力被唤醒,自我统合逐步
完成。
本案例有效地矫治了服刑人员的出监焦虑。本研究在矫治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沙盘矫治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相对来说,监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矫治前后彭某的日常生活没有变化,无关变量可由此抵消,彭某的变化可以归因于沙盘疗法的效果。其治愈机制可能是:(1)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用包容、接纳和关注的态度,和彭某之间通过沙盘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使得彭某信任咨询师,这种信任关系是效果的保证。(2)沙盘治疗提供了安全自由的空间。整个治疗过程,彭某都在规范的沙盘室中由咨询师陪同进行治疗,咨询师提供了让彭某安全表达和自由探索自我的空间,以尊重、静默地见证、不评价解释的治疗态度,让其感觉到“安全、受保护和自由”,使其减少阻抗,积极接受治疗,利于深层自我探索。(3)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沙盘为彭某提供一个将内在想法和感觉具象化的场所,沙盘作品的制作过程投射的是他内在世界的变化,亦即沙盘治疗的过程。彭某通过摆放沙具和塑造沙盘内的沙子,建立一个与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潜意识过程以三维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做沙盘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会浮现出来,沙、水、玩具等无意识心象为彭某整合内部和外部、过去和未来世界提供了媒介,为实现深层治愈提供了可能。(4)压抑得到释放。沙盘模具有象征意义,当矛盾冲突、负面情绪及人格中的阴影和分裂性力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沙盘里,沙盘的摆设可以帮助彭某释放负性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整合它们的能量并丢掉它们的破坏性,释放消极情绪,宣泄潜意识中的阴暗面。(5)自我成长。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彭某的精神世界逐渐丰富,自我像经历从弱小到强大的变化,心理能量逐渐增强。沙盘唤醒了彭某的自我潜能,使其自我得到成长,从而恢复自信,重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使其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激发他的内在自我治愈力。
[1]龚文进, 敖小玲. 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8,6.
[2]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 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
[3]张日昇. 箱庭疗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3-120.
[4]罗艳红. 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临床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2012,33(1B):48-49.
[5]陈顺森,张日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6]林惠彬,陈顺森,刘茂锋.箱庭干预女大学生失眠的效果[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75-180.
[7]赵玉萍. 一沙一世界[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8-33.
[8]李科生,朱强,陈京军,曾惠萍. 一例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沙盘治疗过程及其效果[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
[9]Pearson M, Wilson H. Sandplay and Symbol Work[J].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44-53.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黄才玲
第19次主题:奋斗
通过三次沙盘制作,彭某内心的恐惧和困扰得以展现,揭示出他出监焦虑的心理动因。由于彭某的原生家庭中,弟弟处于家庭的中心,得到父母的宠爱,彭某常常感到被忽略和恐惧,因而独自面对压力时以退行来维护内心的平衡。初中毕业进入成人角色后,想要过奢华的生活,偏偏家里很穷,妄想通过当混混快速发家致富,却地位低下,且被捕入狱。彭某难以接受“不起眼的小混混”的社会角色,激活童年的创伤记忆(原生家庭父母宠爱弟弟,因而忽略彭某,让彭某生活中经常需要独自面对压力,感受无助和恐惧),想要出监后过辉煌的日子,却苦于身体状况差,走正道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走歪门邪道又担心违法犯罪再次被捕,内心压抑着强烈的不被接纳的想法,因而产生“感觉恐惧和焦虑”,“害怕出监又和以前的不良朋友混到一起”,渴望被帮助和指引。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三次沙盘制作使彭某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困惑,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虽然感到焦虑,却也拥有了自我成长和沟通,是一个成长的积极信号。
2.斗争对抗阶段(第 4~10 次)
第二阶段展现了彭某产生出监焦虑的心理现实和应对冲突的模式。Kalff认为沙盘既呈现出来访者的问题,也显示治愈的希望和方向[9]。彭某把第5次沙盘作品命名为“安静的家园”。描述为:“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我建立了这个家园,右边森林里的豺狼虎豹虎视眈眈,它们最终越过小河来到我的家园,于是我奋起还击,打死了其中一只,但是它们太多了。”彭某把第10次沙盘命名为“转走他乡”,描述为:“最终通过努力打退了它们,但是我不能再回家乡了。我要远离它们,才能避免再次受伤害。”
在“安静的家园”主题中,彭某沙具中的自我像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面对闯入家园的多只猛兽奋起还击,展现彭某心中正在遭受来自未来的巨大冲击。战争意味着发展、成长、转变,象征着罪恶的毁灭和秩序的恢复。这反映了彭某内心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心理可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要将被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努力过程,也反映了彭某心中未来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方式。然而在对抗的过程中,彭某感觉力不从心,面对猛兽他感到自己寡不敌众,心中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挫败感。
由此可见,彭某童年期与父母的交往模式在潜意识中影响他成年以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彭某成年后对抗困难的过程中,感觉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容易放弃。在第10次沙盘“转走他乡”中清晰地显现出这样的内心需求模式。彭某通过逃避来获得内心的平静,或许他试图探索所需要的东西,然而,他知道未来无法逃避。这种模式与实际生活的冲突让彭某经历了现实中的恐惧和焦虑。咨询师通过关注和不加评论的陪伴,为彭某处理消极情绪增加了力量,使得彭某敢于面对盘绕已久的恐惧,释放压力,并尝试突破,呈现出新的积极力量的象征,对“森林中恐怖的东西”的威胁、攻击形式的感受性降低,应对方式上逐渐由消极逃避转变为积极面对,认知上开始发生变化。
第5次主题:安静的家园
第11次主题:心愿
3.转化成长阶段(第 11~16 次)
彭某把第11次沙盘命名为“心愿”,描述自己辗转来到越南,成为了一名雇佣军,拥有私人别墅和花园,以及两辆车。门口有一条河挡住外来的侵害,但是还是有人正在入侵,桥头的栅栏可以保护自己,但是不知道能撑多久。汽车象征了彭某想利用外部力量的支持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两辆整齐排列的车说明其心理动力较强且方向一致,代表着彭某积极的心理发展变化,说明其内心的运动和成长。敌人从动物变成了人,说明彭某对内心焦虑的内容变得清晰。红色鲜花的出现象征着美,隐射着对女性的褒扬,也可能是彭某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奖赏鼓励。栅栏是交流的障碍,是界限的标志,代表了彭某心中较为坚实的排斥。在沟通中彭某意识到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也意识到自己的逃避心理。他突然提到他的母亲,觉得她为他付出了不少,他想好好孝敬她。
第 16 次沙盘被命名为“苦尽甘来”,彭某描述为打退了入侵者,建立了一个平静的生活乐园,通过一条大公路来进出,河道也可以作为水运途径。大公路上设立了一个栅栏大门。四辆整齐朝向的汽车代表了更多一致方向的心理能量,路和河都暗示着彭某愿意沟通。增加的红花说明赞赏和鼓励增加了。彭某认为:“这个家园,虽然也经常会发生冲突,但是能够保卫得住,出入也很自由。”在“苦尽甘来”中彭某提到,这个沙盘中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的军人,但是他们能够和平共处了。
第三阶段彭某开始获得自我成长,自我像从农民变成一个拥有力量的军人,并且增加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元素。军人是正义和勇敢的象征,代表对强大力量的向往,也是对自身潜能的估计。两军冲突说明彭某心中正在面临重大艰难选择,“心愿”为了某物而努力。当意识到自己该为母亲尽孝,创造家园,拥有母亲的赞美时,彭某开始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内心力量正在逐步强大,潜能逐步被挖掘出来。在“苦尽甘来”中栏杆仍然有着隔离的意味,呈现缺乏安全感,需要军营的武装来“保卫自己”,这暗示着对新的生活的担心和害怕。但总体来说,彭某的力量能够抗衡来自未来的威胁,他已经作出选择,敢于面对未来,“苦尽甘来”,相对安全了。这是积极的变化,行为上的变化也进一步反映在认知上,彭某所持有的保卫者的态度,投射出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第16次主题:苦尽甘来
4.治愈整合阶段(17~20 次)
彭某把第19次沙盘命名为“奋斗”,以岛为中心,上面是他的别墅和车,岛中间的茶几可以喝茶聊天,他做了大哥,招募了其他的军人和他成为一个同盟,他们共同保卫这片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在随后的一次接见中,彭某对家人表达了思念和感谢。这是否意味着童年的创伤的治愈呢?(虽然弟弟是家人宠爱的中心,他需要独自面对未来未知的生活,但是他已经战胜孤独和恐惧,敢于去奋斗,并且接纳弟弟,想照顾母亲,照顾好弟弟和家人,找到作为大哥的感觉)。
第四阶段的治疗中,河水出现流动,体现了彭某转化与治愈的倾向。画面都出现以岛为中心的布局,河水缓缓环绕,代表了交流和谐及生命的源泉,是沟通、创造、成长的象征,彭某的第 20 次的治疗过程中,仍然是新家园为中心的奋斗主题,这是彭某的内心的突破,预示着他开始对家庭的接纳和新生活而奋斗。
四、讨论
经过20次沙盘治疗,彭某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安心改造和生活,对未来不再感到恐惧和焦虑,应该为了新生活而奋斗。干警和他犯反映彭某改造积极,人际关系较好。复测SAS为47分。咨询师认为随着出监焦虑的矫治,彭某内在积压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压抑的恐惧得以意识化,自我潜能逐渐被激发,自我治愈力被唤醒,自我统合逐步
完成。
本案例有效地矫治了服刑人员的出监焦虑。本研究在矫治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沙盘矫治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相对来说,监狱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矫治前后彭某的日常生活没有变化,无关变量可由此抵消,彭某的变化可以归因于沙盘疗法的效果。其治愈机制可能是:(1)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用包容、接纳和关注的态度,和彭某之间通过沙盘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使得彭某信任咨询师,这种信任关系是效果的保证。(2)沙盘治疗提供了安全自由的空间。整个治疗过程,彭某都在规范的沙盘室中由咨询师陪同进行治疗,咨询师提供了让彭某安全表达和自由探索自我的空间,以尊重、静默地见证、不评价解释的治疗态度,让其感觉到“安全、受保护和自由”,使其减少阻抗,积极接受治疗,利于深层自我探索。(3)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沙盘为彭某提供一个将内在想法和感觉具象化的场所,沙盘作品的制作过程投射的是他内在世界的变化,亦即沙盘治疗的过程。彭某通过摆放沙具和塑造沙盘内的沙子,建立一个与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潜意识过程以三维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使无意识心象意识化。做沙盘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会浮现出来,沙、水、玩具等无意识心象为彭某整合内部和外部、过去和未来世界提供了媒介,为实现深层治愈提供了可能。(4)压抑得到释放。沙盘模具有象征意义,当矛盾冲突、负面情绪及人格中的阴影和分裂性力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沙盘里,沙盘的摆设可以帮助彭某释放负性情绪,通过咨询师的帮助,整合它们的能量并丢掉它们的破坏性,释放消极情绪,宣泄潜意识中的阴暗面。(5)自我成长。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彭某的精神世界逐渐丰富,自我像经历从弱小到强大的变化,心理能量逐渐增强。沙盘唤醒了彭某的自我潜能,使其自我得到成长,从而恢复自信,重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使其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激发他的内在自我治愈力。
[1]龚文进, 敖小玲. 服刑人员出监前焦虑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8,6.
[2]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 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
[3]张日昇. 箱庭疗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3-120.
[4]罗艳红. 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临床中的应用[J]. 医学与哲学,2012,33(1B):48-49.
[5]陈顺森,张日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6]林惠彬,陈顺森,刘茂锋.箱庭干预女大学生失眠的效果[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75-180.
[7]赵玉萍. 一沙一世界[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8-33.
[8]李科生,朱强,陈京军,曾惠萍. 一例适应性障碍女大学生沙盘治疗过程及其效果[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
[9]Pearson M, Wilson H. Sandplay and Symbol Work[J].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44-53.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黄才玲
第19次主题:奋斗